洛阳关林方言(洛阳话门嵌儿)

门嵌qiàn儿:是洛阳老城土话儿,大门下的一块挡板,普通话名称应该是:门槛kǎn儿。上世纪五十年代有很多人来洛阳工作,租赁房屋居住在老城,无法理解洛阳人为啥把门槛儿称“门嵌儿”,老城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写,这事儿疑惑了好多年,后来大家彼此熟悉了,各说各的味儿都能明白也就无人再细纠啦。实际这个很简单,大门下挡板乃“嵌入式”设计,很多人家的这个木板儿都是活的,可以拔出来过车儿,叫“门嵌儿”就顺理成章啦。殷实人家的大车门,把门嵌儿提出来,通过马车,小门户的可以通过载重的“独轮车”,毕竟,老城区的人做小生意的居多。

门嵌儿两边都有雕花的“门嵌石”洛阳人叫门墩人,文化人称“门当”,娶媳妇不是讲究“门当户对”吗,后成了社会观念中男女婚嫁衡量条件的常用语。“门当”,形状有圆形与方形之分,圆形为官宦之家,其余商贾想要有门当,也可,但必须是方形。官宦家里,宅内庭院大门也可用方形。因为有严苛的“规制”所以,大家一看就知这一家儿啥档次。想与人家攀亲,得看看大门上下的门当与户对。

门嵌儿没啥大讲究,好用变得,有钱人家自然好木料,一般人家也有杂木啦,反正是硬料就行吧。儿童时期,我们都学大人端着碗在坐在门嵌儿上、石台儿上吃饭,吃饭时间可唠嗑、闲聊,也叫:喷喷。最好玩儿的是吃浆面条,恁家最好多做几碗儿,街坊邻居看见啦,会毫不客气会快速吃完他的饭,进恁家灶火(厨房)舀一碗还得加点辣椒,邻里之间没有谁感觉不妥。所以啊,那些年,大家坐在大门前或大门过道儿喝浆面条是最有趣的事儿,这个时候,门嵌儿充当了凳子的作用。

洛阳关林方言(洛阳话门嵌儿)(1)

洛阳关林方言(洛阳话门嵌儿)(2)

洛阳关林方言(洛阳话门嵌儿)(3)

洛阳关林方言(洛阳话门嵌儿)(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