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

第23課 橫豎的複合筆勢「三」

一 撥鐙法寫十字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1)

一級課程46課,我給各位講解了撥鐙法,撥鐙法四個動作,推拖撚拽,寫出來就是一個十字形。如果圈轉得小一點,黃色就是橫筆的收筆,白色這個就是抬筆向上,最後寫一豎。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2)

剛才的「十」字是先橫後豎,如果反過來先豎後橫,寫法是完全一樣的,只是旋轉的方向改為逆時針了。撥鐙法轉圈小一點,看起來就是頓筆收,然後抬筆向上,轉過來換面寫一橫。

正十字,反十字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3)

這樣我們就有了兩個十字,寫起來恰好相反:一個是先橫後豎,抬筆是順時針方向,另一個是先豎後橫,抬筆向上是反時針方向。左邊先橫後豎的我稱之為正十字,右邊先豎後橫的我稱之為反十字,今後課程中講起來比較容易區分。

以前我給大家講過,順時針兩圈等於反時針一圈,如果寫正十字運用這個規則,就會變成這樣。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4)

有些人用鉛筆寫「十」字的時候,常常就是反時針一圈。同樣道理,反時針兩圈等於順時針一圈,反十字運用這個規則,就會變成這樣子。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5)

所以無論正十字還是反十字,都有兩種。

好,讓我們總結一下,「十」字有兩種: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6)

一種是先寫橫筆,後寫豎筆,我稱為正十字,它可以用順時針兩圈寫出來,也可以用逆時針一圈寫。

另一種是先寫豎筆,後寫橫筆,我們稱為反十字,它可以用逆時針兩圈寫出來,也可以用順時針一圈寫。用兩圈寫的,其實是包括了頓筆收的動作,比只用一圈的寫法好。

王羲之《蘭亭序》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7)

你看王羲之這個「地」字,左邊是個「土」,「土」字是「十」字加一橫,「十」字寫了一橫之後抬筆向上,這是順時針轉的,是一個正十字。「十」字寫完後再次抬筆向左寫一橫。所以「土」字實際上是一個奮筆勢,兩次抬筆。

這裡有兩個「十」字,都是王羲之寫的。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8)

這兩個「十」字都是先橫後豎,所以都是正十字。左邊這個寫完橫筆後頓筆收,然後抬筆向上寫豎筆。右邊這個「十」字橫筆是挫筆收,一豎尖鋒向上,很可能是反時針一個圈寫成的。

為什麽我說「很可能」呢?因為這個十字用順時針也可以寫出來的,各位可以試一下。

王羲之《十七帖》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9)

在王羲之的作品中,反十字翻手腕抬筆的動作往往不大。王羲之《十七帖》有兩個「先」字,這「先」字可以分為上下兩個筆勢,上面是豎筆勢兩開,寫了一開後抬筆,再寫下一開。這抬筆就是翻手腕,往上轉過去的。

這兩個「先」字第一開寫完沒有收筆動作,只是反時針翻手轉上去,王羲之把這兩個圈寫得非常小。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10)

如果改為順時針兩圈,如一開始的「十七」兩個字,那轉圈就大得多了。

二 什麽是橫爻勢?

二,介紹一個新筆勢,橫爻勢。什麽是「爻」呢?

古人迷信,經常要算命,大家都聽說過八卦。「爻」是指八卦的兩個基本因素,一橫代表陽,兩個短橫代表陰。陰陽交叉重疊,就成為卦。三個爻重疊,有八個可能,這就是八卦。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11)

八卦再次交叉重疊,可以得到六十四卦。這時候的卦就有六層了,稱之為六爻。《說文解字》說:爻,「交也」,就是陰陽交錯的意思。但是請注意,八卦只是記錄占卜的結果。

實際占卜怎麽做呢?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12)

古人說「筮者揲蓍取卦」,算命的人稱之為筮者,所用的工具是蓍草。筮者手中拿一把蓍草,以四根為單位一次次分開,等於是蓍草總數除以四,最後餘數那幾根夾入手指縫中,根據數目決定陰陽,這稱之為一變,多變以後就可以完成六爻,具體方法大家可以自己去查。

甲骨文、金文都有這個「爻」字,應該來之於蓍草取卦。

書法和算命沒有關係,筆勢中所謂橫爻勢,只是指兩個交叉,很像橫放的一個「爻」字。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13)

我們看到,原來的「爻」字是撇和捺的交叉,橫過來就是兩個十字形,變成了橫和豎的交叉。

戈守智《漢谿書法通解》說:

■橫爻之法,兩畫兩豎......其法,先左豎,次左畫,三右畫,四右豎。發筆失次,必致零亂

戈守智所說的,是橫爻勢的常見寫法,先是寫左邊的豎,然後寫左邊的橫,第三是寫右邊的橫,然後寫右邊的豎。最後一筆以豎筆收,方便接下來寫下面的部分。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14)

但他的說法還比較繁,我們可以簡單地說,左邊用反十字,右邊用正十字,這樣就比較簡單。這左右兩個十字一正一反,看起來好像是分開的,但兩個橫筆氣脈相連,寫起來順手就連過去了。

三 橫爻勢的用途

那麽,橫爻勢可以用在哪些地方呢?

3.1用於草字頭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15)

橫爻勢普遍用來寫草字頭,也稱草蓋頭、草花頭等等。草字頭就是兩個十字正好用橫爻勢來寫。

《陰符經》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16)

《陰符經》中有不少例子,如這個:「莫」字,草字頭就用了橫爻勢,寫法和戈守智講的一樣。

《陰符經》「藏」字,上面也是橫爻勢。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17)

但戈守智的寫法,只是橫爻勢的寫法之一,其他書法家未必如此,你寫兩個正十字也是橫爻勢。

如王羲之《蘭亭序》中的「蘭」字,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18)

草字頭,但王羲之是否用了正反十字,不容易判斷。後人趙孟頫、俞和臨本,是用正反兩個十字來寫的。

王羲之《蘭亭序》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19)

然而你看《蘭亭序》中的「萬」字,頭上橫爻勢的形狀和「蘭」字一樣,卻是兩個正十字,橫豎橫豎兩次,所以「蘭」字也很可能是這樣的。注意王羲之寫這個橫爻勢還有一個特徵,就是左邊十字的橫筆比較短,箭頭所指的地方不出頭,後來學王羲之的人,也往往如此。

智永《真草千字文》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20)

好像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橫爻勢左邊橫筆也是不出頭的,這就是所謂《蘭亭》筆法。橫爻勢不等於草字頭,它可用於其他地方,如一個字的中間,只要有兩個並排的十字,就可以用橫爻勢。

3.2用於字中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21)

王羲之《蘭亭序》的「畢」字,這個「畢」字有兩點要注意:

一是中間兩個小十字從牽絲看,應該是左邊正十字,右邊反十字。

這算不算橫爻勢?當然是,橫爻勢就是橫豎兩筆交叉成兩個十字。

第二這個「畢」字跟印刷體相比,少了一橫,書法是取筆勢,寫出來稱為帖體,跟印刷體不同是常見的。

所以橫爻勢有各種化勢,看起來似乎差不多,但你仔細看看,其實是不同的。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22)

第一個王羲之的「垂」字,中間有兩個十字,兩橫打通,然後寫豎豎。第二個智永,兩個十字都是正十字。第三是褚遂良,他的寫法也就是第一個王羲之的寫法。這些都可以認為是橫爻勢的化勢。

3.3用於類似草字頭

有些字本來不是草字頭,如「萬」字,什麽是「萬」呢?原來就是一種長尾巴蝎子,古代稱之為蠆,這動物有毒,《魏誌·華佗傳》說:

「彭城夫人夜之廁,蠆螫其手,佗令溫湯漬其中。」

彭城夫人夜間上廁所給蝎子蜇了手,華陀用溫湯來醫治。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23)

甲骨文「蠆」是這樣寫的,後來小篆變成這樣,「萬」字原來下面還多一個「虫」,表明是蟲之屬。後來去掉「虫」字,假借為千千萬萬的「萬」。所以「萬」字跟草字頭沒有關係,頭上是蝎子的兩個螯。

以前有些人寫「萬」字,頭上經常不寫兩個十字,左右均不交叉,以示和草字頭有別。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24)

但在書法作品中用橫爻勢,和草字頭沒什麽區別。

《陰符經》中「萬」字很多,可分為兩類: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25)

一類是橫豎不交叉的,寫法往往是先寫兩豎,然後寫左右兩橫,而左邊這一橫經常是用一個兩向點。

另一類直接用了橫爻勢,正反十字。

我想是「萬」字太多所以求變化,臨帖的時候要注意一下。現在有些字典把「萬」字歸入草部,其實以前是禸部,禸部都和虫有關。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26)

類似的例子還有「觀」字,「觀」字左邊是「雚」,「雚」歷來認為是一種小型水鳥,它頭上是「卝」,這也不是草字頭,通常寫起來是豎豎,就是豎筆勢,然後左右加上羊角勢。

王羲之《蘭亭序》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27)

請看王羲之《蘭亭序》中的「觀」字,很明顯是先寫了兩豎,然後左右各加一點,這就是豎筆勢加羊角勢。

《陰符經》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28)

《陰符經》正文第一個字,就是「觀」,起筆寫這個「卝」,寫法應該和王羲之一樣。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29)

晉唐人寫「卝」,很注意這是不是草字頭,所以寫起來跟橫爻勢兩個十字有區別的。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30)

到宋元以後,「卝」字的寫法就寬鬆多了,慢慢就直接運用橫爻勢了。

智永《千字文》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31)

這裡提醒臨智永《千字文》的各位注意,這本帖中的「勸」、「歡」等字,「卝」的寫法是用了豎筆勢和羊角勢,不是橫爻勢。

有沒有例外呢?有,如「舊」字上面是寫橫爻勢。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32)

讀帖時候請注意這兩種取勢的不同。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33)

其他用橫爻勢的地方,如「蒙」,上面也寫了橫爻勢。

柳公權《玄秘塔碑》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34)

柳公權《玄秘塔碑》用橫爻勢寫「夢」字的上面,這上面不是草字頭。

四 草字頭共有幾種寫法

好了,最後講一講草字頭共有幾種寫法。

4.1 橫爻勢:先反十字,後正十字。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35)

第一種,剛才講過,用橫爻勢:先反十字,後正十字,左右相反。

4.2 橫爻化勢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36)

第二種,橫爻化勢,兩橫打通,寫法是先左豎,然後一橫拉長,寫完橫後抬筆向上寫右面的一豎。

文徵明《游虎丘詩》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37)

文徵明《游虎丘詩》「茗」字,草字頭就是這樣寫的。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38)

不是草字頭也可以用。

4.3 橫爻勢:兩個正十字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39)

第三種,兩個正十字,橫豎橫豎兩次。這也是橫爻勢,和戈守智寫法不同而已。

4.4 橫爻勢:兩個反十字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40)

第四種,橫爻勢,兩個反十字。豎橫豎橫,如米芾《蜀素帖》的「葉」字。

4.5 豎筆勢兩開抬筆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41)

第五種:以前講過,用豎筆勢兩開抬筆,寫一個「上」字形,就可以當作草字頭用。

王羲之《蘭亭序》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42)

這個也是,只不過「上」字有些變形。

4.6 奮筆勢抬筆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43)

第六種,奮筆勢兩開抬筆。先寫橫,然後豎豎。如文徵明《游虎丘詩》。

4.7 奮筆勢抬筆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44)

第七種,也是奮筆勢兩開,先寫一長橫,抬筆向上寫一短橫,然後一折向下。在行草書中最為常見,如孫過庭《書譜》「芳」「花」兩字。

4.8 布棋 正十字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45)

第八種,左邊的十字改成兩點,通常姿態一樣,都是向右,布棋就可以。右邊的十字,橫筆也可以用點,或用一小橫。這是張即之寫的「落」字。書法講究變化,取勢有很大學問,草字頭有沒有第九種?各位讀帖時可以注意。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46)

本節要點:

■正反十字。 

■橫爻勢及其用法。 

■草字頭的各種寫法。

複習思考:

■「茉莉花茶葉莊」六個字都有草字頭,如果請你來寫牌匾,這些草字頭怎樣安排才好看?

■王羲之《喪亂帖》這個「先」字,箭頭所指處抬筆,請你判斷這是順時針兩圈還是反時針一圈?

黄简讲书法前字的草法(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47)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观看本课完整视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