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历史:为什么说乱七八糟而不是乱十九糟?原因在这里

大家好,我是白话!今天给大家扒一扒历史上两次著名的皇族打架事件!

"乱七八糟"这个成语我们经常用,一般形容的是没有秩序没有条理,极其杂乱的样子。那为什么是"乱七八糟",而不是"乱十九糟"或者"乱六七糟"呢?

这就得从中国历史上两次著名的内乱说起了,分别是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和西晋时期胡"八王之乱"。

"乱七",指的是 "七国之乱","八糟",指的是"八王之乱"。

这两次内乱,有一个很大的相同点,就是都是皇族打架,属于家族内斗,不过两者结局却大不相同。

"七国之乱",为中央扫清权力障碍,奠定强汉百年基业!

白话历史:为什么说乱七八糟而不是乱十九糟?原因在这里(1)

西汉初年,吸取了项羽教训的刘邦在铲除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又分封了一批刘姓子弟为王,想依靠刘氏宗族的力量,巩固其统治。但他还是太单纯了,并不知道在权力诱惑面前,血脉亲情就会被无限的淡化,并不知道欲望可以泯灭人性。

自从他当上皇帝那一天起,他老刘家就不再是沛县的那个老刘家了。

白话历史:为什么说乱七八糟而不是乱十九糟?原因在这里(2)

出于血浓于水的想法,刘邦不仅大肆给地,还赋予了这些同姓诸侯们极大自治权,他们可以募兵、收税、铸币,相当于一个个独立王国。

当然了,刚开始都是亲儿子亲兄弟,大家也服刘邦,包括他儿子刘盈,相安无事,甚至于平定吕后外戚干政,这些刘氏宗亲也是出了大力气的。但到后面可就不一样了,汉文帝以汉高祖庶子继统,地位本来不很巩固,而汉初所封诸侯王,已经历了两三代的更迭,与汉文帝的血统关系逐渐疏远,政治上已不那么可靠,因而一再发生叛乱。

白话历史:为什么说乱七八糟而不是乱十九糟?原因在这里(3)

为了解决诸侯王拥兵自重,威胁中央这一问题,汉文帝与臣子们想了一个办法,就是"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把一些大国析为几个小国,例如析齐国为齐、城阳、济北、济南、淄川、胶西、胶东七国,以已故的齐王刘肥的诸子为王。

他孙子汉武帝搞的的"推恩令"其实和这个差不多!

但这种方法明显会激化中央和地方诸侯国势力的矛盾,到了汉文帝他儿子汉景帝刘启的时候,这个矛盾已经无法调和。

景帝二年(前155年),御史大夫晁错向景帝上《削藩策》,请求削减封地,收回旁郡。吴王刘濞担心削地没完没了,于是一不做二不休,联合诸位兄弟亲戚,起兵造反。景帝三年,吴王刘濞串通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各自在封地聚众起事。

白话历史:为什么说乱七八糟而不是乱十九糟?原因在这里(4)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之所以反,并不仅仅是因为削藩,各自都还有着其他的原因。首先吴王刘濞他儿子是死在了景帝手里,楚王刘戊被晁错弹劾淫乱,要诛杀他,赵王刘遂也曾被定罪。至于剩下的这几位原齐国诸王,他们可是高祖长子刘肥的后代,妥妥的,血统可不比庶出的文帝一脉低,结果被强制分家不说,还要不停的被削地。

这可忍不了!

七国以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的名义,举兵西向,从而开始了西汉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

白话历史:为什么说乱七八糟而不是乱十九糟?原因在这里(5)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场声势浩大的叛乱,仅仅持续了3个月,便被平定!

西汉景帝成功平定了 "七国之乱",并以此为契机,牢牢地将权利握在了自己手中。而西汉通过这场叛乱基本解决了诸侯王离心问题,为后来的武帝盛世打下了基础。从而使得大汉王朝,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朝代。

"八王之乱",持续了十六年,直接导致西晋灭亡和之后东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局面!

西晋,汉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

它的生涯前期,与曾经的西汉王朝非常相似!西汉历经楚汉之争,结束了秦末乱世。而西晋除灭吴蜀,终结了三国之争。

白话历史:为什么说乱七八糟而不是乱十九糟?原因在这里(6)

而在统一华夏之后,两者都经历了一个亲戚作乱的动荡期,西汉景帝时期经历了的"七国之乱"、西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到光熙元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

白话历史:为什么说乱七八糟而不是乱十九糟?原因在这里(7)

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

和刘邦一样,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在建国之时,分封了许多的同姓王,以郡为国,他们的权利很大,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当然,还有军队。

白话历史:为什么说乱七八糟而不是乱十九糟?原因在这里(8)

这就为之后的动乱埋下了伏笔!

司马炎死后,即位的惠帝无能,皇后贾南风干政。为了争夺权力,贾南风先引楚王司马玮进京杀辅政权臣杨骏,后又杀辅政亲王汝南王司马亮,最后再杀掉了楚王司马玮。从此独揽朝政,贾家外戚专权。

原本贾南风到这里如果收手也还相安无事,毕竟西晋根基还在,贾南风政治能力也还尚可,西晋并没有大乱。

白话历史:为什么说乱七八糟而不是乱十九糟?原因在这里(9)

但极度的权力欲望驱使她再度作死,当时她因为没有儿子,太子时皇帝和其他女人生的。所以她怕太子即位后,自己会失势,于是便想要整死太子。结果此次阴沟里翻船,被赵王司马伦等人推翻。司马伦篡位自立称帝,这个人是司马懿的第九个儿子,而司马懿的儿子里除了司马师和司马昭两兄弟,其他的都是废材。

所以,他上台后,将国家搞得乌烟瘴气,给了诸侯王们以可趁之机。

于是成都王司马颖,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三王联合,讨伐篡位者司马伦,司马伦兵败被杀。而后就是诸侯王们各自争权的时候,先是司马冏被河间王司马颙联合长沙王司马乂灭掉;然后司马乂被司马颙搞死,后来又是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相继败亡。最后东海王司马越成为大赢家。

白话历史:为什么说乱七八糟而不是乱十九糟?原因在这里(10)

但即使赢了,也没多大意义了。司马家的家族内部撕逼,已经将西晋祸祸得不成样子了,留给司马越的是一个烂摊子,国家极度空虚。

给了北方少数民族可趁之机,他们纷纷跑出来造反,建立国家。大赢家司马越和他新立的小皇帝都死在了他们手上。

慢慢的,那些少数民族造反也造嗨了,在北方中原大地,相互征伐,最终演变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民族动乱,史称:"五胡之乱"

白话历史:为什么说乱七八糟而不是乱十九糟?原因在这里(11)

不仅西晋因此而灭亡,在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数百年时间里,中国陷入了一个长期的动乱分裂时期,百姓苦不堪言。其黑暗程度,堪比欧洲中世纪!

所以,是真的糟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