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小哥等不及出餐(外卖员因等餐与店家冲突)

近日,“外卖小哥等餐崩溃砸东西被店家打”一事引发网络关注。

外卖小哥等不及出餐(外卖员因等餐与店家冲突)(1)

外卖员与商家因出餐而起冲突的事件并非个例。2019年9月14日,济南一位外卖员与喜茶店店员发生口角,继而大打出手;同年12月22日,武汉一位外卖员因取餐与店员发生争执,将店员刺伤并致死......外卖员对超时的“恐惧”,是冲突频发的直接原因。究其根本,是外卖平台建立在超时率上的算法评价机制。

以超时率为基础的算法评价机制里,平台才是最大的赢家。

超时率是外卖平台最重要的数据之一。在美团和饿了么,外卖员分为专送和众包两类。专送即全职外卖员,有底薪,以好评率和超时率作为考核标准;众包则指兼职外卖员,平台注册通过后即可上岗,没有底薪和考核标准,但超时一秒,就扣掉一半配送费。

对外卖员来说,超时意味着可能会收到差评,差评率提高意味着可能会减少薪酬或被淘汰。为避免超时,外卖员只能尽力提高自己的配送速度,到头来却为平台做了嫁衣裳——在他们提速的基础上,平台追求着更快的速度。2016年到2019年间,美团进行了三次加速:3公里送餐距离的最长时限由1小时缩短至38分钟。外卖员原本是为了避免超时而提速,没想到却陷入另一个死循环中:你快,平台要求你更快。

从顾客下单的一刻起,外卖平台便开始根据外卖员的所处位置、是否顺路等因素来分配订单。同时,平台会为外卖员每一单的配送提供导航服务。如果一位外卖员被分配到5个订单,则平台会在11万条可能路线中,为外卖员规划出最优配送方案。

看上去不错,外卖员似乎该省心了。现实中果真如此吗?

2019年10月,贵州外卖员小刀在知乎发帖称,自己遇到过数次指引他逆行的平台导航。其中一次是去医院送餐,正常行驶需要调头,而根据美团平台规划的路线,小刀需横穿马路后逆行,逆行线路接近两公里。他还反映,有地方不方便逆行的,平台路线会指引外卖员直线通过。“比如碰到围墙,它显示的路线是让你穿墙过去”。

成本与利益才是平台的终极目标。对于平台来说,规划路线的安全性与可行性都不重要,只要路程与配送时间短了,顾客的好评多了,这就足够了。严格来讲,绝大多数外卖员与平台间只是外包服务关系,并不构成实际的劳动雇佣关系。换言之,即使外卖员在配送中因违反交通规则而受伤,平台方也不会承担相应责任,它在极力追求利益的同时,也将这种做法所带来的风险抛给了外卖员。“要么赌一把,要么超时被扣工资”,安全与收入不可兼得,这是外卖员们面临的残酷抉择。

外卖小哥等不及出餐(外卖员因等餐与店家冲突)(2)

网友热议

@Alex:饿了么,美团怎么可以把责任推给消费者身上,骑手配送时间不充足,难道不应该由企业去优化管理吗??

@大白:希望公众别转嫁矛盾行不行?平台不能多给骑手点时间吗?能尽快送达谁会磨叽?

@限迷恋:现在的很多工作,人都是工作机器,哪有什么尊严和情感追求

@男悲女贱:现在生活已经离不开小哥们了,希望他们的生活也能好点

来源丨红网论坛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

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