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为什么是七月半(中元节是七月十四还是七月十五)

“七月又十四,信不信由你”每次一到这个时节,我就不由的想起这句话小时候看恐怖片的恐惧经历还历历在目,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中元节为什么是七月半?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中元节为什么是七月半(中元节是七月十四还是七月十五)

中元节为什么是七月半

“七月又十四,信不信由你”。每次一到这个时节,我就不由的想起这句话。小时候看恐怖片的恐惧经历还历历在目。

在我的家乡,祭祖过的是农历七月十一到七月十四。

当然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一年一度的“鬼节”中元节。七月十五原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日,到了东汉时期道教称之为“中元节”,而佛教称其为“盂兰盆节”,在唐代时期统治者开始推崇道教,因此道教的“中元节”开始盛行,节日设在七月十五,并一直延至迄今。

中元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同清明节、重阳节、除夕等都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的大节。

但每个地方的习俗又有些许不同。有些地区着重就过农历十五这一天。而在我的家乡,这个节总共过四天,也就是从农历七月十一开始到农历七月十四结束。

在农历七月十一的前一天,每家每户就开始打理自家门前院落,除除草,扫扫路面的泥土。在七月十一当天,传说阴间大门打开,已故祖先可以在这一天回到自己的家中,与家人团圆。

在农村一般早早准备晚饭,因为要接“老人家”回来,这里的老人家就是已经逝去的列祖列宗。家里健在的长辈一边摆好碗筷,甄上好酒,一边上香烧纸,屋外鞭炮齐放,每家每户都热闹非凡。接过之后,待“老人家”食用完,再拿回锅里重新加工,因为前面的菜是没加任何佐料的,我曾就这个问题问过我的奶奶,奶奶说“老人家”不用吃调料。重新加工过后,我们就开始吃晚饭了,一般都是在偏厅用餐,不会使用堂屋的桌椅。但放在堂屋中间的桌子并不会撤去,上面换成了糖果、饼干和水果之类的,一般三个盘子。

在这几天中,每天早晚两餐是必须先让“老人家”先吃的,吃完了之后我们再吃,就好像家里来了长辈客人一样,要好生招待,每餐有酒有肉。

到了七月十四这一天,就是要送“老人家”回去的时候了。家家户户早早吃过晚餐,就开始烧纸祭拜。先在堂屋的神龛面前一个个先人按顺序来,逐一会念到。奶奶说如果不念名字,那烧过去的钱会收不到,而且会被抢。当然那些连奶奶都记不得的先人名字就统一烧一摞大的纸钱。

这个祭祀仪式大概会持续一个小时左右,期间会被烟雾缭绕熏得睁不开眼。焚烧封包越多,火势越大,表示家族越发兴旺。过后一家人会提着糖果饼干水果一起送到路边,然后以鞭炮相送。

在七月十四这一天的晚上是不被允许在外面瞎溜达的,因为怕冲撞了先人,撞了霉运,当然现在肯定知道这是迷信的说法,吓唬小孩子,只是在当时还是有威慑力的。

无论是哪种习俗,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这种祭祖行为是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感德祖先的文化传统。

中元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信仰。中元节通过本身的活动来提示人们,不要忘记祖先,要始终牢记民族的根本。

你们家乡中元节的习俗有哪些?大家一起来说说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