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败给诸葛亮的战绩 史料中只有两次卧龙斗冢虎

#创作挑战赛#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是诸葛亮遇到的最强劲的对手,两人交锋各有胜负,最后是年长两岁的司马懿仗着饭量大身体好,硬熬着笑到了最后。

演义中的诸葛亮司马懿数次交手,读者诸君早就烂熟于胸,半壶老酒说多了会惹您讨厌,所以咱们还是来聊聊正史中的“卧龙”斗“冢虎”:从这两场龙虎斗中,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这两人指挥能力的高下,陈寿说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很显然是要讨新主人曹魏和司马晋的喜欢。

其实陈寿这样评价,也是冒了一定风险的:你说诸葛亮军事水平一般,那被诸葛亮削得满头包的“晋高祖宣皇帝”司马懿,岂不成了一只菜鸟?

司马懿败给诸葛亮的战绩 史料中只有两次卧龙斗冢虎(1)

世上本没有常胜将军,诸葛亮也不是百战百胜。失去荆州后,刘备集团实际已经不可能实现“隆中对”的战略构想。为了不把战火燃到西川,诸葛亮采取了以攻为守的策略:休养一段时间,攒够了军粮就出祁山,吃光粮食就回来。

《三国志·卷三十三·后主传》简要记载了诸葛亮与魏军的六次战役:“建兴六年春,亮出攻祁山,不克;冬,复出散关,围陈仓,粮尽退;七年春,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遂克定二郡;八年秋,魏使司马懿由西城,张郃由子午,曹真由斜谷,欲攻汉中,丞相亮待之于城固、赤阪,大雨道绝,真等皆还(没打起来);九年春二月,亮复出军围祁山,夏六月,亮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二月,亮由斜谷出,秋八月,亮卒于渭滨。”

诸葛亮带兵与曹魏的大规模作战应该是六次,其中建兴六年是两次,建兴八年是前出迎战,这六次战争并不是全从祁山进军。

熟读三国史料的都知道,诸葛亮初出祁山的对手是曹真和张郃,赵云带领少数疑兵在箕谷吸引曹真主力,诸葛亮亲率大军,以马谡为先锋,在街亭迎战张郃率领的偏师。

司马懿败给诸葛亮的战绩 史料中只有两次卧龙斗冢虎(2)

马谡失街亭,汉军(刘备集团建立的是汉,也可以称季汉,但却不能称为蜀)主力溃退,赵云的疑兵也顶不住曹真的主力,田忌赛马战术失败。

诸葛亮初出祁山伐魏没有遇到司马懿,六次大战中,卧龙和冢虎的对决,其实只有两次,司马懿是在大司马、大将军曹真死后,才接管了部分军权,并开始了跟诸葛亮的正面较量。

曹真并不像《三国演义》写的那样是个既无勇也无谋的草包将军,他跟刘备孙权都交过手,也都取得过胜利。

曹真是不是无能且放在一边,咱们今天主要聊的是诸葛亮和司马懿的两次交战,这两次交战双方均有记录。

蜀汉方面的记载前面咱们已经说过了,曹魏的《明帝纪》写的是:“太和五年三月,大司马曹真薨。诸葛亮寇天水,诏大将军司马宣王拒之。”

曹魏的太和五年和季汉的建兴九年,都是公元231年,如果那一年曹真没有病死,,还真轮不到司马懿去迎战诸葛亮。

司马懿败给诸葛亮的战绩 史料中只有两次卧龙斗冢虎(3)

卧龙诸葛亮可以说是冢虎司马懿的克星,司马懿第一次统领全军,就被诸葛亮打得鼻青脸肿,还搭上了曹魏最后的宿将张郃。

诸葛亮是在粮尽撤军途中射杀张郃的,在汉军有粮食吃的时候,司马懿被诸葛亮打得损兵折将而无还手之力。

诸葛亮总共五出祁山,司马懿掌握军权正赶上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先是在上邽(今甘肃天水)击败了曹魏雍州刺史、建威将军郭淮和后将军费曜,然后又在上邽之东摆开阵势,要跟司马懿来一场龙虎大战。

诸葛一生唯谨慎,司马懿看起来比诸葛亮还谨慎,面对诸葛亮的百般挑战,司马懿是骂死也不出头,曹魏诸将都大为光火,张郃跟司马懿摆事实讲道理痛陈厉害:“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在不战……不宜进前而不敢偪,坐失民望也。”

司马懿埋头挖壕沟竖栅栏,部将贾栩、魏平多次请战不得,说话就很难听了了:“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司马懿败给诸葛亮的战绩 史料中只有两次卧龙斗冢虎(4)

司马懿被逼得实在没办法了,就在五月辛巳日派张郃向南围进行了一下试探性进攻,结果是给人家当了一回运输大队长:“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捡了一条命的司马懿,不管是诸葛亮羞辱还是部下嘲笑,他就是抱定了一个原则:我不跟诸葛亮打,也不让你们跟他打,郭淮费曜的四千人被卧龙吃得连渣儿都不剩,我这冢虎可不想变成龙粪!

司马懿坚守不出,直到诸葛亮吃完粮食回家,才派张郃去追击,然后就断送了张郃的性命。

张郃之死,演义和小说的描述与记载不同,史料也有冲突,据《魏略》记载,是张郃不想追,而司马懿强迫他去追:“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

在公元231年这第一次龙虎斗中,司马懿三次出手,三次都是损兵折将,所以在第二次相遇时,司马懿就变得更加谨慎了。

司马懿败给诸葛亮的战绩 史料中只有两次卧龙斗冢虎(5)

龙虎斗的第二场,上演于曹魏青龙二年、季汉建兴十二年(234年),就是这第二次相逢,诸葛亮送给了司马懿一套女装:“亮既屡遣使交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怒宣王。宣王将出战,辛毗杖节奉诏,勒宣王及军吏已下,乃止。”

读者诸君当然知道司马懿要出战是故作姿态,当时姜维还有点遗憾:“辛佐治(辛毗字佐治)持节挡在司马懿军营门口,这老贼肯定不会出战了。”

诸葛亮无奈地笑了:“他本来就没想打,他之所以上表请战,那就是做给部下看——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他要能打过我,还用得着千里上表请战吗?”

司马懿这样一番表演,是为了表示自己不怕诸葛亮,但正是这种虚张声势,坐实了他畏敌如虎的虚弱,“冢虎不敌卧龙”,也是他亲口承认的:“天下奇才也!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

司马懿败给诸葛亮的战绩 史料中只有两次卧龙斗冢虎(6)

司马懿这是在给自己找台阶,这头冢虎既不能料卧龙之生,也不能料卧龙之死,他能做的,就是熬时间。

曹魏的人力物力资源都远胜季汉,司马懿的身体也比诸葛亮好,所以时间就是司马懿最有效的武器,但要是论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冢虎也自知不是卧龙对手。只是不知道罗贯中为什么要在《三国演义》里把司马懿写得那么厉害,这可能也是为了突出诸葛亮技高一筹。

卧龙与冢虎这两次对决盘点完了,现在该由读者诸君发表高见了:建安九年和十二年这两次战役,司马懿都没占到半点便宜,如果两人交换位置,让诸葛亮统帅魏军,让司马懿带领汉军,双方展开旷日持久不死不休的决战,最终将鹿死谁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