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浮力计算及物体浮沉条件:中考物理中惯性

中考物理浮力计算及物体浮沉条件:中考物理中惯性(1)

中考物理浮力计算及物体浮沉条件:中考物理中惯性(2)

1.惯性

【知识点的认识】

(1)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惯性定义: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叫做惯性.惯性代表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相对难于改变,也就是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相对容易改变,也就是惯性小.

中考物理浮力计算及物体浮沉条件:中考物理中惯性(3)

中考物理浮力计算及物体浮沉条件:中考物理中惯性(4)

3.浮力大小的计算

【知识点的认识】

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

(1)两次称量求差法 F浮=F1﹣F2

(2)二力平衡法 F浮=G物

(3)阿基米德原理法 F浮=G排

【命题方向】

利用公式计算或综合性题目,即浮力与密度、压强、二力平衡条件和杠杆等相结合类题目.

【解题方法点拨】

要灵活运用以上各种方法例如:

1.两次称量求差法

由上面的分析知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与重力的方向刚好相反,所以先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F1,然后把物体浸入液体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2,则.

2.二力平衡法

把一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让其从静止开始自由运动,它的运动状态无非有三种可能:下沉、不动或上浮.物体浸没在液体中静止不动,叫做悬浮,上浮的物体最终有一部分体积露出液面,静止在液面上,叫做漂浮.下沉的物体最终沉入液体的底部.根据物体的受力平衡可知,悬浮和漂浮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3.阿基米德原理法

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3.阿基米德原理

【知识点的认识】阿基米德定律是物理学中力学的一条基本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其公式可记为F浮=G排=ρ液•g•V排液.

【命题方向】

直接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解题,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解决与浮力有关的问题.

【解题方法点拨】

解题时注意找物理量,分析问题时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来分析增大压强方法.

3.电功率的计算

【知识点的认识】

(1)定义式:P=UI.即电功率等于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乘积,该公式是电功率的普适公式,适用于所有的用电器.

P表示电功率,单位是W;U表示某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单位是V;I表示通过这段电路的电流,单位是A

(2)导出式:P=I2R,P=U2/R.这两个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即能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如电炉子、电饭煲就属于纯电阻电路.

【解题方法点拨】

(1)分析比较用电器的电功率:

首先考虑公式P=UI分析,如果不好使,可以考虑:

①对于串联电路,因为电流到处相等,用P=I2R较为利便;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P1/P2=U1/U2=R1/R2(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

②对于并联电路,因为各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用P=U2/R较为利便.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P1/P2=I1/I2=R2/R1(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

(2)计算用电器的电功率:计算每个用电器的电功率,无论串联、并联电路,都可以用P=I2R计算,也都可以用P=U2/R计算.选用哪个公式就看题目已知的是哪些量.

【命题方向】

第一类常考题:电功率计算公式的简单运用

第二类常考题:变形公式的综合应用

中考物理浮力计算及物体浮沉条件:中考物理中惯性(5)

中考物理浮力计算及物体浮沉条件:中考物理中惯性(6)

中考物理浮力计算及物体浮沉条件:中考物理中惯性(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