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喀秋莎火箭炮齐射震撼(喀秋莎火箭炮有多厉害)

提起喀秋莎你会想起什么?是美丽苏联姑娘,还是一段动听的旋律,亦或是那个令人闻风丧胆一型轮式车载武器喀秋莎火箭炮。这个美丽名字的背后,有无数敌人丧生于他的炮火之下。自出生以来,喀秋莎火箭炮成为了不少敌人的梦魇。关于这点,德国人想必体会最深。

1941年7月14日,德国军队刚刚截获了苏联的一批物资,火车轰轰驶过。当这帮德国人正沉浸在胜利喜悦之中时,突然听到空中大批的飞行物呼啸而来。没有等他们一睹喀秋莎的芳容,周围瞬间化为一片火海。这几百名倒霉的德国士兵被炸上了天,周边的工事、碉堡、哨卡等所有地表也被摧毁殆尽。

然而,这个强悍的大杀器却诞生于前苏联科学家的一场意外发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为了解决飞行武器的威力问题,俄国人将固体燃料火箭弹的研制提上了日程。

1921年,第二中央特别设计局成立,致力于火箭的研究。苏联成立后,这个神秘的研究院吸引了全世界的人才聚集。就在这些人正研究如何将火箭上天的时候,还真有一个意外的发现,这些火箭就这样当作陆地武器发射出去,威力似乎也十分爆表。

时间来到1938年10月,苏联国力巨增,经过了十几年的技术积累,苏联正式开始了火箭炮车载实验。这次实验使用的是吉斯-6重卡车为平台,使用工字发射轨上下两排。但缺点也很明显,只能上下移动,且瞄准精度差,调整的速度也慢。

但这次实验显然达到了苏联人的目的,准度差,动作慢都没事,只要轨道发射装置可靠,火箭飞行稳定,炮弹洗地就是了。它貌不惊人的外表中蕴含着巨大的破坏力,在数秒的火力测试中,前方的椭圆区域中顿时出现了相当于几个足球场的火海。

而灵活又有动力的载具卡车,则让他在打完这16枚火箭弹后,能迅速转移位置,到达下一个打击目标。德国人和美国人并不知道,当时人类陆军史上火力天花板级别的武器即将诞生。

新型喀秋莎火箭炮齐射震撼(喀秋莎火箭炮有多厉害)(1)

1939年3月,苏联沃罗日涅工厂火箭炮研发成功。由于实施了严密的保密措施,以至于操作的将士们也不知道确切的型号名称,但卡车上标记的字母K为共产国际俄文的首字母,所以苏联将士们亲切的称其为喀秋莎。喀秋莎的传说也将从这里开始。

1941年6月28日,神秘的喀秋莎正式亮相,莫斯科军区由7辆喀秋莎组成的独立实验部队首次参战。在斯摩棱斯克的阿尔沙地区,7辆喀秋莎炮火齐射,共计112枚火箭弹,将德军刚刚占领的火车站几乎射成废墟。

1942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喀秋莎与德国火箭炮对射,瞬间将其重创。1945年的柏林战役,苏联人将喀秋莎降下角度对敌军基地平射,德国人的防线瞬间崩溃,仿佛纸糊的一样。到了1950年,世界也并不太平,志愿军与美军的第一次战役中在中朝边界打响,拉开了历时两年0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如果说德国人对卡车上的噩梦即将结束,那么美国人才刚刚开始。

战争刚开始的时候,美军根本没有把志愿军放在眼里,麦克阿瑟甚至夸下海口,要让美国大兵回家过圣诞。他认为只要两个月就能打败志愿军,占领整个朝鲜。麦克阿瑟之所以如此自信,是有它的道理的。当时我志愿军的装备依然大多数以杂牌为主。在第一次战役之前,我军的装备落后到什么程度?

据说当时武器最精良的第四野战军,一个军的火力都不如美军的一个团的火力,重火力不足,交战的时候自然非常吃亏。例如在第一次战役的时候,参战的炮兵部队只有5个营,总共才发射505发炮弹。第三次战役的时候,有106门火炮参战,总共发射4278发炮弹。这个数量是多还是少呢?

从第一次战役开始到第三次战役结束,历时大概两个半月,我军总共打了5000发炮弹,而美军一天消耗的炮弹就上万。例如长津湖战役中,被包围的美军在第一天就打出了15000发炮弹。为了改变重火力严重不足的情况,我军准备扩充炮兵部队,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计划就是组建火箭炮部队。

1950年11月,一支刚在广西结束剿匪任务的精锐部队奉命北上。这支部队就是四野第143师,该师战功卓著,董存瑞就出自该师。

新型喀秋莎火箭炮齐射震撼(喀秋莎火箭炮有多厉害)(2)

当时,国家即将从苏联进口一批喀秋莎火箭炮,打算组建一支火箭炮师。这在我军是个新尝试,出于对143师的信任,把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们。143师在辽宁阜新集结后,改编为炮兵21师,下属5个炮兵团,每团两个营,全师一万多人。这是新中国第一支火箭炮师。

1951年2月14日,第二十一师以团为单位,举行了隆重的授炮仪式,接收刚从苏联运来的喀秋莎火箭炮。当时一共进口了120门,每个团配备24门,军队改编完成,火箭炮到位,接下来就是进行训练。按常规来说,从步兵改编为炮兵,要想形成战斗力,至少得需要训练一年,更别提当时军中文化程度非常低,都是文盲和半文盲。

火箭炮这么先进的武器,学起来更慢。但是当时第四次战役已经打响了,战事紧急,志愿军急需炮兵,特别是火箭炮兵入朝作战。所以催的比较急。没办法,只能改变训练方式。

在结合我军军委炮司的要求和苏联专家组的意见后,按照先技术后战术,急用先学、学以致用的原则,开展了短期特训。简单讲就是先学会怎么操作,怎么用,背后的专业知识和原理往后放。经过两个月的紧急特训,1951年4月初,21师师长吴荣正带着第201团和第203团先行出发,副政委吕琳将带着余下的部队随后出发。

火箭炮师的到来,让彭德怀总司令非常高兴,他对吕琳说,现在志愿军有了你们这样最先进的现代化的喀秋莎火箭炮,美国到目前还没有,我们要好好的利用它,发挥好它的优势。你们的火箭炮团配属哪个兵团,哪个军作战都要经过我的批准。

面对上级的期待,全师将士都憋着劲,准备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大放异彩。一定要把火箭炮师的首战打得漂亮,让美国佬也尝常被炮火席卷的滋味。这个机会很快就来到了。

1951年7月,双方展开关于军事分界线的谈判,美军为了获得谈判桌上的优势,企图用军事进攻的方式迫使中国就范。

于是在8月到10月发动了夏秋季局部攻势。当时美军一方分成三线向我方发起进攻,东线是美军第七师,目标是我军第27军阵地。中线是美军骑一师,目标是我军47军阵地,西线是英军第二十八旅,目标是我军64军。在美军的猛烈攻击下,我军一度失去了部分阵地。

为了夺回阵地,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彭总下令21师出兵,由201团、202团和203团分别支援三方战线。这是炮兵21师的入朝第一战,也是我国火箭炮兵的历史第一战。能否打赢,赢得是否漂亮,对火箭炮在炮兵中的地位来说,对全师的荣誉来说,意义都非常重大。

率先发起进攻的是支援东线的203团,他们的对手是美军第七师,这是一支打过一战二战的精锐部队。装备好,素质强,刚刚夺取了我军的后洞里阵地。目前有两个营助手,203团的目标就是消灭这两个营,帮助我27军夺回后洞里。

新型喀秋莎火箭炮齐射震撼(喀秋莎火箭炮有多厉害)(3)

9月1日晚,夜风习习,驻守的美军大多已经睡去,他们觉得有空军巡查,我军是无法突破其防线的,所以根本就不用担心。

当然,美军的空军是个极大威胁,所以203团经过仔细研究,拟定了专门的作战计划。黄昏后布置夜间开炮,一次性全部打出所有炮弹,然后立刻转移,不给敌方空军轰炸我方火箭炮车的机会。

一切准备妥当,夜色下,203团的24门火箭炮接到发射命令,384枚火箭弹齐射,不到10秒钟的时间,美军的两个营就被埋葬在硝烟和烈焰之中,根本来不及反应。这一战203团立下大功,击伤击毙美军700多人。

由于喀秋莎火箭炮的攻击太迅速,太猛烈,一瞬间就烈焰滔天,被俘美军还以为是原子弹爆炸,大喊着指责我们使用了原子弹,美国大兵显然是吓得不轻了。原子弹是十几年后的事情了。后洞里一战21师首战告捷,之后202团在中线的添木洞击毙美军800多人,大捷。

201团在西线的晚笛洞.板桥洞一带击毙敌军700多人,大捷。在21师喀秋莎火箭炮的火力配合下,我军击退了美军的夏秋攻势,无论是我军还是美军,都见识到了喀秋莎的强大。从这之后,喀秋莎活跃在朝鲜战争的各大战役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光辉战绩。

1952年10月14日,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拉开了序幕。敌军先是派出了两个精锐师袭击我方阵地,然后逐步增兵至6万多人。不仅如此,还派出了3000架次飞机、300多门大炮、170多辆坦克,对我方阵地进行全方位的轰炸,特别是炮兵每秒钟就有6枚炸弹落下,我方的地表工事被破坏干净。

负责防守上甘岭的志愿军指挥官秦基伟,给副总司令洪学智打电话汇报战况,洪学智问他要什么支援,秦基伟毫不犹豫的说道,要喀秋莎火箭炮。于是,21师派出了209团,喀秋莎火箭炮和其他炮兵协同作战。山炮和榴弹炮先攻,然后是喀秋莎384枚火箭弹齐射,巨大的火力撕碎敌方阵地之后,就是步兵挺进打扫战场。

整个上甘岭战役历时43天,美军一方总计发射炮弹190万发,我军发射炮弹40多万发,炮兵火力密集程度已经超过二战最高水平。上甘岭战役的惨烈为全世界所震惊。西方媒体称此战役为另一个凡尔登绞肉机,而在这次战役中,喀秋莎火箭弹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瞬间以超大火力集中攻击一个目标点的特征,特别适合上甘岭战役。

敌人无论是守阵地还是夺阵地,都需要大量步兵密集攻防,正适合喀秋莎轰炸。在上甘岭之后,喀秋莎表现最亮眼的就是金城战役。金城战役爆发于1953年7月13日,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次战役,也是整个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炮击战。到了这个阶段,我军的武器装备已经比刚入朝鲜的时候强大太多。这是我军的火炮整体质量虽然仍不如敌军,但是数量已经超过。火箭炮21师出动五个团,配合六个军作战,先后进行69次齐放射击。在喀秋莎的强大火力支援下,先后击毙击伤敌人九万余人。金城战役大胜之后,美韩被迫停战。7月27日,中美朝三方签署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胜利结束。

10月21师凯旋归国,从入朝作战到胜利离开,火箭炮师创造大量光辉战绩,屡创单次轰炸歼敌纪录。在铁原反击战中更是两轮齐放杀敌1000多人,引得山上步兵欢呼,炮兵万岁。

洪学智将军更是在回忆中说,步兵非常欢迎喀秋莎炮兵师,称之为炮兵之王。喀秋莎火箭炮作为一种武器,其实是很恐怖的。朝鲜战场上被其歼灭的美国大兵的尸体,几百辆卡车都拉不完。但是在那个时代,我军必须引进他,因为落后就要挨打,这在战争中表现的淋漓尽致。随着我军的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喀秋莎火箭炮已经成为历史,静静的放置在军事博物馆里。但是其保家卫国的优异表现将永远为后人所称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