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利院:深圳福利

深圳福利院:深圳福利(1)

深汕合作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距深圳市中心约120公里。资料图片

“深圳的一个新发展机遇就是深汕特别合作区,即汕尾划了468平方公里给深圳规划和发展,目前我们正在规划专线高铁和高速公路直通这里,这个地方的居民也要全部转成深圳户籍。”8月22日,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在2018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论坛”上透露了这一重磅消息。

深汕特别合作区(以下简称“深汕合作区”)除了把居民转为深圳户籍外,还将增加哪些深圳元素?最新发展成果又将如何惠及当地居民?这些成为热门话题。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下半年以来,深汕合作区进行体制机制调整,转由深圳全面负责建设管理,被称为深圳第“10 1”区。深汕合作区按照粤港澳大湾区门户区、深圳自主创新拓展区、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定位,规划建成现代化的滨海新区、产业新城,打造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范例、创新典范。

有规划专家表示,深汕合作区有望成为中国飞地经济发展模式首创者、飞地治理模式首创者、飞地城市化实践首创者。

●南方日报记者 陶清清

成立七年

深汕合作区发展驶入“快车道”

从深圳市中心出发,开车向东约120公里可抵达深汕合作区,全程约一个半小时。

从地图上看,深汕合作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西、北部与惠州市惠东县接壤,东与汕尾市海丰县相连,南临红海湾,是广东东部通往珠三角地区的重镇。辖区包括鹅埠、小漠、鲘门、赤石四镇,总面积468.3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14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2.5公里,区内常住人口为7.1万人。

2011年2月11日,广东省委、省政府批复《深汕(尾)特别合作区基本框架方案》,正式成立深汕特别合作区。自2011年5月授牌成立以来,由于规划未明确、体制未理顺等原因,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发展一度停滞。

到了2017年,深圳开始全面接手深汕合作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在深圳市统计局今年4月中旬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深汕合作区去年的GDP首次纳入深圳GDP中。

2018年上半年,《关于深圳市组织实施深汕特别合作区体制机制调整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印发,该工作方案中就提到,将开展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的更换工作。《工作方案》强调要将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深圳市一个重要的经济功能区,按“10 1”(深圳市10个区 深汕特别合作区)模式给予全方位的政策和资源支持。

对于深汕合作区居民有望转成深圳户籍这一新动向,有研究人士认为,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实际管辖面积从1997平方公里变成了2465平方公里,扩大了468平方公里、即23.45%。这对于土地极度紧缺的深圳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截至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规划建设道路71条,已建成通车19条,已动工建设26条,正在开展前期工作26条。已落地产业项目67个,预计达产后年产值有望超过600亿元,年税收约40亿元,这个被外界定义为“东深圳”的飞地新城正在加速崛起。

展望未来

公共服务融入更多“深圳元素”

孩子能不能享受深圳的优质教育?社保会不会向深圳看齐?深圳的各种惠民政策会不会延伸到这里……现在,这些成为了深汕合作区居民最关心的问题。一位基层干部表示,立足于在当地解决医疗、教育等问题或是政府的重要思路,既可满足当地居民的需要,也可提高深汕特别区对于人才的吸引力。

据悉,深汕合作区目前正在加速“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规划建设三甲医院、幼儿园、九年一贯制学校、寄宿制高中都已摆上政府议事日程,成为今年深汕合作区的重点工作。今年以来,深汕合作区管委会多次与深圳卫生、教育部门沟通合作,推进医院、学校项目的筹备和建设工作。

这里不是深圳市中心,但到处都有深圳的影子。“作为深圳最大的‘飞地’,在这里工作,感觉像在深圳的某个工业园一样,到处都是熟悉的名字——公交车、公交站和路牌都跟深圳很相似。”在深汕合作区工作的萧华说。

去年下半年,体制机制调整方案通过后,深汕合作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由深圳市全面主导,而此前的分工是深圳主导经济工作,汕尾负责征地拆迁和社会事务。

去年10月29日,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深圳前三季度生产总值为15408.62亿元,括号注明含深汕合作区。“深圳总部 深汕基地”“研发 生产”成为深汕合作区的发展模式。深汕合作区已引进了华为、腾讯、华润等大数据产业项目,截至去年5月,来自深圳的项目占87.5%。

而从去年11月3日开始,深汕合作区官网陆续发布的3则官方文章中,深汕特别合作区均改名为“广东省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

今年以来,深圳市医疗卫生、人居委、民政局、气象局等多个政府部门到深汕合作区调研。同时,深汕合作区启用了0755的电话区号。

据了解,深汕合作区与深圳市国资委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引进深圳水务、深圳燃气,加快深汕合作区水、气、污水处理等配套建设。

目前,深圳巴士集团已在深汕合作区开通了多条公交线路,并可刷深圳通出行。该区域先后与特区建发集团、盐田港、水务集团、燃气集团、巴士集团、出版集团、天威视讯、深高速公司、建安集团等众多深企合作,越来越多的深圳公共服务元素正进入深汕合作区,居民有望实现“深圳标准”的生活。

■记者观察

“产业 配套”

加速形成一体化

发展格局

在将2018年确定为全区基层基础全面建设年的背景下,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加快基础配套和产业项目建设,努力实现与深圳政策贯通、交通互通、资金融通、人才畅通、民心相通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业内人士分析,深汕特别合作区通过引入深圳特区的创新精神、延伸和拓展深圳城市功能、创新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将最大程度惠及当地老百姓,也必将得到当地群众大力支持。

一方面,深圳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成功经验和模式有望逐步在深汕合作区复制推广,助推其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养老、住房等领域向深圳靠拢看齐,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另一方面,深汕合作区承接了深圳部分城市功能,医院、保障房等完全采用深圳的管理标准和产业扶持政策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深圳支持建设的三甲医院、人才公寓、高级专家公寓、鹅埠产业核心区公共配套设施等建设正加快推进,城市广场已建成使用,街心公园、开元小区等设施将成为深汕两地居民重要的居住配套。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李晓江说:“几年前,对于深汕特别合作区,许多人都觉得是一个遥远的传说,如今,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生事物和深圳全面建设管理的‘飞地’,无论是这座城市的规划还是后续的发展都十分具有典型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