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关于贫穷的经典语录(毛姆人性的枷锁)

知乎上有人问:“有没有哪本书,读完之后整个人生都打开了?”

高赞回答说:“读完《人性的枷锁》,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半生,回归平淡又见到了光。”

读一本书,便能体会一种人生。

在毛姆的自传体小说《人性的枷锁》中,主人公菲利普经历的磨难让人似曾相识:

因身体缺陷感到自卑,举目无亲时茫然失措,遇到爱情后却惨遭抛弃……

菲利普半生都在与各种“枷锁”博弈,陷入困顿时与生活较劲的模样令人心疼。

当现实与虚构交织在一起,对于生命的窥探也更加神秘。

正如毛姆所说:

“人生是一席随意编织的波斯地毯,随机而没有意义。”

人生的路有时像是一团迷雾,只有找到方向才能拨云见日。

不妨读一读《人性的枷锁》,人生的这3个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毛姆关于贫穷的经典语录(毛姆人性的枷锁)(1)

克制内心的欲望

才能正视平凡

在小说的开头,主人公菲利普以一个“寄人篱下”的形象出场,与之形成反差的,是他那自命不凡的梦想与追求。

他想要当一个艺术家,却苦于没有天赋而向生活妥协;

他希望被他人善待,却总是因身体的缺陷被人嘲笑;

他把继承遗产当作人生跳板,却因挥霍无度陷入困顿。

所以,有朋友对他说:

“有一笔不错的生意,你要是想赌一把,说不定就能发笔小财。”

这种可以在短期内获得财富的机会,让菲利普跃跃欲试。

他知道高风险的投资可能会赔钱,但在迫切想要得到一样东西时,他还是失去了理性。

菲利普把钱投进股市,首次获利的甜头让他的欲望愈加膨胀。

他一边享受着“意外之财”带给他的优越感,一边把炒股当成暴富的捷径。

不承想,最后把钱亏到分文不剩,只得靠着一份在商场的工作维持生计。

人生一世,总会面临各种诱惑与选择。

如果无法正视自己的平凡,那么很可能会成为欲望的囚徒。

毛姆关于贫穷的经典语录(毛姆人性的枷锁)(2)

正如一句话所说:

“好不容易发现了自己的平庸,却为时已晚,这才是最残忍的事。”

不切实际的追求,会把内心的欲望放大,变得不像自己。

平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无法正视平凡。

克制本能的欲望,才是真正的理智与清醒。

毛姆关于贫穷的经典语录(毛姆人性的枷锁)(3)

挫折和磨难

往往能塑造人格

一个人越是拥有独立的自我,就越能感知磨难的意义。

很多人之所以摆脱不了痛苦,其实源于对现实的无知。

就像菲利普天生跛脚,被外界调侃而陷入自卑,想要改变却屡次在他人面前抬不起头。

年少的他,因为生理缺陷、缺少父母的关爱,一直深陷痛苦。在学校受尽同学们的嘲笑和侮辱,令他对人生的理解出现偏差。

他想要通过不断祈祷求得解脱,从而获得外界认可。因此,他发奋读书,积极参加读经会。

当伯父告诉他祈祷有很大的力量,甚至可以移山填海时,他每天睡觉前都虔诚祈祷,希望自己的跛脚能被治好,但毫无作用。

伯父只得告诉他:“不灵验是因为心不够诚。”

菲利普并不知道,治好跛脚只是为了掩饰自卑,拥有健全的人格才能摆脱苦难的束缚。

直到多年后伯父去世,他才放弃寄希望于祈祷,重新走进医学院,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与此同时,他还找到一份助理工作,让未来拥有更多可能。

遇到挫折与磨难,是人生的常态。

如果一个人无法接受这些困难,只会加深痛苦,从而难以认清自己。

你是怎样的人,不需要外界来定义,而是由自己决定。

著名演讲家尼克胡哲与菲利普有相似的“先天不幸”。

天生没有四肢,上学被同学嘲笑,被迫退学,甚至一度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他没有给人生设限,反而克服外形的自卑,学会料理日常生活,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演讲家。

杨绛曾说:“好的人生,都是从苦难中熬出来的。”

的确,比起逃避,慢慢熬才是更豁达的人生态度。

毛姆关于贫穷的经典语录(毛姆人性的枷锁)(4)

面临同样的困境,有人踌躇不前,有人却涅槃重生。

前者被生活左右,后者却驾驭了人生。

征服挫折的过程,也是塑造人格的过程。

一个人对待苦难的态度,决定了他人生的高度。

毛姆关于贫穷的经典语录(毛姆人性的枷锁)(5)

人生最难的修行

是与自己和解

罗曼·罗兰曾说: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很多时候,让我们陷入困顿的,并不是困顿本身,而是我们自己。

人生一世,与自己和解才是最难的修行。

菲利普在失去通过祈祷改变命运的精神支撑后,开始用爱情来寻得安慰。

他与年龄相差巨大的威尔金森小姐初尝禁果,事后却又后悔不已。

毛姆关于贫穷的经典语录(毛姆人性的枷锁)(6)

因为两人之间并没有爱情,他只是在欲望面前,抛弃了道德的束缚。

需要她时,觉得她美丽动人;不需要她时,又觉得她个性无趣。

这时的菲利普薄情寡义,却又不愿意承认自己没有爱的能力。

直到他在伦敦学医时,遇到米尔德里德后,他才生出一种对爱情的无力感。

米尔德里德不爱他,但他甘愿卑微地付出,对她言听计从,慷慨消费讨她欢心。甚至后来米尔德里德爱上他的朋友,他还出钱让两人出去旅游。

菲利普这时的种种行为,早就与爱无关。

自尊让他恨,自卑让他爱,内心的纠结把他所有的激情都消耗殆尽。

他沉迷于单恋,却只感动了自己。

米尔德里德的贬低与疏远,让他产生一种极端的占有感。

不过好在,米尔德里德的离家出走让他意识到:

把一个不爱自己的人留在身边,只会伤人伤己。

当他开始正视爱与不爱的真相后,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幸福,让不完整的灵魂得到了救赎。

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人与事,其实都是一种馈赠。

很多人感到痛苦的根源,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固执。

渴望爱情,却总是逃避;期待认可,却从未行动。

当一个人无法与自己和解时,所有的欲望都会变成一种执念,让人看不清现实。

正如高尔基所说:

“人一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与其向外寻求慰藉,不如向内自我救赎。

与自己和解,胜过盲目的执着。

毛姆关于贫穷的经典语录(毛姆人性的枷锁)(7)

写在最后

毛姆在书中这样写道:

“如果生命是一座天平,那么伤痛、顽疾与不幸已经把一端压得倾斜不平。”

诚然,磨难是生活的馈赠,枷锁是人生的历练。

我们不是菲利普,却可能会面临和他相似的波折与心境。

人生就是迈过一道又一道的坎,然后开始懂得:

遇到的人会走散,经历的事会忘记,凡事自渡,才能顿悟生命的意义。

余生,愿你我扛得住涅槃之痛,经得起平淡之苦,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毛姆关于贫穷的经典语录(毛姆人性的枷锁)(8)

作者:遇见小媛,一手执笔,写尽千山。本文首发公众号:读者读书会(ID:duzhe0423)。《读者》杂志官方阅读交流平台,在这里,看见世界,读懂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