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波音乐开发左右脑(让脑电波作曲成为现实)

017年9月13日,MuseScore发布了一款可以通过脑电波绘制乐谱的软件“MuseScore”(该企业同名软件),而该软件在MuseScore官网提供免费下载使用。

电波音乐开发左右脑(让脑电波作曲成为现实)(1)

MuseScore于2011年在比利时创立,是一家音乐软件开发商。用户可以通过MuseScore的软件来创建、编排乐谱,并使用MuseScore预设的乐器来演奏这份乐谱。此外,该企业还经营音乐教程、合唱团、乐团介绍等业务。

MuseScore的创始人为Thomas Bonte,他出生于1979年,毕业于哥本哈根InvestorNet-Gate2Growth技术学院。作为丹麦爵士乐的起源地,Thomas也受到了哥本哈根音乐气息的影响,出身程序员的他毕业后选择了与音乐相关的职业,音乐软件开发。Thomas先后就职于Wikifonia、OpenDDP BVBA、Colour Interlink NV这三家音乐软件公司,但是这些企业并没有满足他对音乐的渴望,于是Thomas最终选择自己创业,做一家可以创造音乐的软件公司,MuseScore。

电波音乐开发左右脑(让脑电波作曲成为现实)(2)

刚创立MuseScore之时,Thomas潜心带领团队开发软件,不过音乐软件的难点并不在于软件,而是在于音乐。Thomas仅仅用了1年时间就完善了软件的所有功能,然而他并不满意,因为早期MuseScore的试听功能采用的是合成音效,而不是真实乐器演奏出来的效果,这就使得这些软件所编写的乐谱听起来”怪怪的“(wired)。随后,Thomas便开始将真实乐器的声音一一匹配到软件中去,使得这些曲谱作者可以听到真实乐器演奏的声音。

即使Thomas对于乐器选择以及表演者水平的要求非常严格,但是这项工作仍然没有花费太长时间。Thomas并不愿意让企业停滞于某一项业务,他喜欢创新。于是Thomas为企业增加了音乐教程、合奏安排等等业务。2015年时,Thomas在看到有关脑机的新闻时联想到,“是否可以用脑电波来直接编写乐谱呢?”以MuseScore的业务水平来看,编写乐谱是件非常简单的事情,那么Thomas唯一需要的就是将脑电波翻译成音符添加到乐谱里。

事不宜迟,Thomas当即就聘请了格拉茨技术大学三位脑科学研究者,就脑电波与乐谱编写相关工作开始了研究。研究之初,研究者通过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与水电极生物信号放大器,让三位志愿者在脑中编写同一首歌曲。他们发现这些歌曲的信号相似度达到了77%。随后,研究者利用感知运动节律系统(SMR)在参与者脑中编写的多个不同歌曲中找到了规律。再利用P300电位系统,把这些规律与电位信号做匹配,这就使得佩戴BCI的参与者可以把脑电波转换成MuseScore可以识别的信号,最终经过一次翻译,变成MuseScore上的音符,完成乐谱。

不过这样的做法并没有太高的准确率,而且音乐区间过小,节奏也很难把握准确,该功能虽然已经植入到MuseScore软件中,但是仍为试验阶段,仅供用户作为编写乐谱的参考。MuseScore接下来会招募更多的志愿者以提供更多的数据,从而提高准确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