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课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欢迎关注我,我是小学教师,自由撰稿人,热爱读书与写作。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山行》。

3.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4.能从古诗描绘的景象中知道所描写的季节。

3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课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1)

生字组词

寒(寒冷)(贫寒)径(半径)(石径)斜(歪斜)(斜阳)霜(霜冻)(霜花)

赠(赠送)(赠言)盖(盖子)(瓶盖)菊(菊花)(赏菊)残(残余)(残留)

君(君子)(国君)橙(橙子)(橙色)送(送别)(送来)挑(挑水)(挑拨)

多音字

挑:①tiāo (挑水)(挑选)②tiǎo (挑战)(挑拨)

重点词语

寒冷、石径、歪斜、霜叶、赠送、盖子、菊花、残留、君子、橙子、送别、挑战。

3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课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2)

课文解析

1.《山行》译文: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家居住。我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二月花还要红艳。

2.《赠刘景文》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菊花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枝叶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朋友,一年中最好的光景您一定要记住啊,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天。

3.《夜书所见》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身处异乡的我不禁产生思乡之情。料想是孩子们在拨弄蟋蟀,因为夜深了,远处笆篱下的灯火映入眼帘。

3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课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3)

主题感悟

《山行》描绘了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色彩绚烂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秋色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赠刘景文》通过对“荷尽”“菊残”“傲霜枝”“橙黄橘绿”等秋景的描写,突出了菊枝傲霜凌寒的气概,表明秋季才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光,以此勉励朋友要乐观向上。

《夜书所见》通过对梧叶摇落、江上秋风、篱笆下的灯火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3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课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4)

课后习题

习题二

这三首诗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色。能体现出是秋季的词语,有《山行》中的“寒山”“霜叶”,《赠刘景文》中的“荷尽”“菊残”“橙黄橘绿”,《夜书所见》中的“萧萧梧叶”“江上秋风”。

习题三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二月花还要红艳。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朋友,一年中最好的光景您一定要记住啊,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天。

3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课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5)

课外拓展

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 秋歌》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欢迎关注我,我是小学语文李老师,探讨教育热点话题,分享语文学习方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