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出一颗强大的心(一场自我修炼的路)

在医疗行业创业,特别是诊所创业,是一条苦行之路,薄利之路,风险之路。

恭喜每一位看本书的朋友,你一定是在修下辈子的福报,今生才踏上了诊所创业的不归路。

修炼出一颗强大的心(一场自我修炼的路)(1)

我先来猜一下读者的身份:

1. 已经从医院离职,开办诊所的创业者、合伙人,或诊所就职者;

2. 尚未从医院离职,但“悄悄“地投资了诊所的创业者;

3. 尚在医院工作或其他公司工作,但期望创办一家诊所,还在学习了解中;

4. 各种身份的投资人,也许你是风险投资人、也许你是矿老板、也许你是地产商,总想投资连锁诊所,还有可能你是一个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耐不住寂寞想做互联网 医疗的创业,这种身份的朋友都是想做大做强,甚至IPO,拥有江湖地位。

各位,最难的是我们根本不知道结果。

每个人都能举例说某家诊所、某家医院做的很不错,赚了不少钱,但压根就不知道每个故事背后的主人公经历了多少苦泪,更不知道那些没赚钱的机构背后多少艰辛。

我给大家做个对比,在中国目前开诊所和各业的对比(以200平米的店型对比),你就知道其中的艰难。

诊所

中档餐馆

理发店

美容店

按摩店

小超市

申办条件

极高。需要专业场地、专职医师,申报周期长,需1-3个月

较高。场地有一定要求,申报周期短

没有要求

没有要求

没有要求

没有要求

开办费用

30-200万(主要根据投入设备)

30-100万(主要根据装修)

20-50万(主要根据装修)

50-100万(主要根据装修)

15-50万(主要根据装修)

40-80万(主要根据铺货)

净利润率

20%以内

40%以内

40%左右

60%以内

40%左右

20%左右

回报周期

2-5年

1-2年

1-1.5年

2年以内

1年以内

3年左右

风险

很高,出了医疗事故,很可能全盘皆输

食品安全风险,但通常没有

几乎没有风险

有较多纠纷,但风险可控

有一定纠纷,但风险可控

食品安全风险,但通常没有

品牌积累

口碑和人脉不断积累,终生价值

品牌有效力通常不超过3年

品牌有效力通常不超过2年

品牌有效力通常不超过5年

品牌有效力通常不超过5年

不在乎品牌

你一定会发现,开办诊所是最需要耐心的,投资最大、回报最慢、风险最大。对于个人创业者来讲,虽然开诊所可能成为终生的职业,但随时面临突发风险,这又是个人所最承担不起的。而作为投资人,除非有长远战略布局需求,投资诊所的短期回报率就不要期望了,当然这些所谓的长远战略价值,对于每个投资人都有很多说服自己的理由,就看你是否愿意长期跟进,不断补仓。

接下来,我来梳理下大家创办诊所的动机,同时给大家一个理性解释。

1. 医院待不下去了,没有发展前景,自己创业不受人管。这个一般是和医院闹了矛盾的同事,或者科室属于相对冷门,挣不了钱,或者升迁无望,早谋出路。这种心态,看似不好,其实最易成功。因为这种医生有一定技术,但想法不大,觉得靠手艺吃饭就立刻行动了。他们往往投资不大,但相信自己能力,所以干事的时候不计较,遇到挫折也抗得过去,反正自己选的路,咬着牙也趟过去。这类诊所盈亏平衡最先实现,因为是自己的事,精打细算,很快就活下来了,甚至2年内投资就回了本。当然,这可能并不代表未来的诊所模型,毕竟这类诊所天花板明显,所以,也急需升级。

2. 技术专家想尝试新产品和新服务,还没从医院离职就已经谋划投资了,等诊所业务上了轨道,然后自己就从医院毅然决然地出来了。这类专家一般是二甲以上,有相当成熟技术实力的专业人士,朋友圈人脉也不错,大家就一起投资了一家专科性较强的诊所。这类诊所有两个极端,一个是由于项目选的好,专家坐镇,很快做大做强,甚至做成了连锁;一个是由于盲目选型,市场结合点还没找到,专家出来也救不了场。因此,我们再次提醒,新项目要认真调研,有风险!

3. 单纯想赚钱。在医院上班的一些同志,看到同事、朋友张三李四投资了诊所,自己也按耐不住,也想在业余时间搞点外快,于是就开了诊所,请了专职的医生,自己偶尔去帮忙,甚至不亦乐乎地把医院的患者悄悄导入过来。这是目前国内的普遍现状。一方面公立医院医生有病员,缺机制,赚不了钱,于是就动脑筋转移公立病员,一方面也是国内缺乏多点执业的执行细则,导致医生被迫接私单、导私客。这种体制的缺陷,其实即耽误了公立医疗体制提升质量,也更让每个从业医师获得了“原罪“,这是极其可怕之处!人人皆罪,将导致医生没有安全感,患者没有信任感,最后引起社会矛盾。

4. 业外人士听朋友说诊所赚钱,还能走资本扩张道路,于是就合伙投资了一间诊所,甚至连锁诊所。请了专职医护人员,把它像一家公司一样进行管理。这种投资行为非常多,但赚钱者寥寥。很显然,他们忽略了一个道理,做诊所和搞公司不同,诊所高度依赖医生的能力和能动性,而普通公司更依赖行业方向和老板的资源。这种模型下,很多投资人一开始也从善意上给予医生股份激励他们,工资也给的不低,但为什么往往事与愿违?很简单,这是你作为投资人的行为,医生永远感觉他只是一个雇员,他也缺乏平台上升,所以他没有忠诚度,缺乏能动性。很快这种诊所便显示无法盈利的颓势,投资人剩下的只是一堆无价值的资产罢了。

5. 资本角逐,高举高打。当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总有那么些不安分的资本想催熟一个行业(不限于医疗),在几十倍的PE估值诱惑下,把规模迅速做大,流水做大,净利润做些文章,加上医疗题材又很好,于是大规模开店。结果很快发现连锁诊所即缺管理,又缺人才,流水根本做不上去,净利润离市场要求太远。投资的几千万、上亿资金竹篮打水一场空。由于管理细节做的很差、高端人才招不进来,人才梯度建不起来,培训也无法开展,加上生意不好,于是人员迅速流失,最后人去楼空。

各位,看清楚没有,上述都是现实的动机。反而动机越质朴,成功概率越高;动机越庞大,失败概率越高。

修炼出一颗强大的心(一场自我修炼的路)(2)

动机,或者说目标,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原动力,也是他扛住压力持续向前的支撑。然而,放眼今天的医疗创业者,又有多少人是为了悬壶救世的初心,为了希波克拉底的誓言,为了在行医过程中得到贵族般的尊重和欣赏?这种几千年来鞭策着行医者,甚至成就医学家的精神力量,已经几乎消失。尽管这有很多内外原因,但,今天的读者,你一定要深信,秉承此普世精神从医,不仅会让你笃定前行,克服重重困难,而且也一定会让你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助人为乐,应当是每一位行医者的内核,而财富,仅仅是执善之结果。我们越是本末倒置,越是事与愿违。所以,你要好好问一问你的初心是什么?你越浮躁,就越注重经营形式,注重吸客的方法,注重装修的豪华,注重绩效管理,你必将对从医之本、行善之德、专研医术流于形式。

当创业者失败的时候,他会抱怨口岸不好、顾客太少、顾客抠门、医患不和;当投资者失败的时候,他会抱怨医生无能、管理无方、扩张太快等等。而我们看到的,核心只有两个字:“浮躁“。

顺自己的心,开一间自己喜爱的诊所。

不要问它回报率,因为它不如一间面馆;

不要问它赚多少,只问你为顾客做多少;

不要嫌它面积小,匠心独具,小美胜大美;

不要投资几十家,做好一家是一家。

百年老店,始于一家,我们深信只有你拿出匠人之心、医者仁心,才能开好一家诊所,一家可以流芳百世、子承父业的诊所。

再好的赛道,再好的内心,也需要强大的体力支撑,在创办诊所前,请你填一张问卷,看看开业潜力得多少分?

1,你的身份?

A,医生

B,非医生创业者

C,机构投资人

D,个人投资者

2,你多少岁?

A,20-30

B,30-45

C,45-55

D,55以上

3,你做过门店生意吗?

A,没有

B,有,但失败了

C,有,而且盈利中

4,你深入实地考察过多少家比较成功的目标诊所?

A,没有

B,1-3家

C,3-8家

D,8家以上

5,你有几个专业合伙人?(无论是医疗还是营销、管理等,5年以上资深专业经验)

A,没有

B,1-2人

C,3-5人

D,5人以上

6,你有多少投资预算?

A,30万以内

B,30-80万

C,80-200万

D,不差钱

7,你有靠谱、资深的政府资源吗?

A,没有

B,有一些

C,很丰富

8,你家庭的经济状态?

A,工薪家庭

B,中产阶级

C,财富自由

9,你的家人和朋友支持你开诊所吗?

A,不支持

B,比较支持

C,充分支持

10,你有合作的医院吗?

A,没有

B,比较浅的合作

C,深度合作

上述的得分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A

10

5

3

3

3

3

3

3

3

3

B

7

10

7

5

5

5

7

7

7

7

C

5

7

10

7

7

7

10

10

10

10

D

3

3

10

10

10

请统计一下,只有当你潜力得分超过60分时,你挑战诊所创业的可行性才基本合格。当然,这并不绝对,也许潜力得分很高,但由于管理不善也会失败;也许先天不足,但后天奋发,也有成功概率。但奉劝投资者和创业者们,不要轻易挑战己所不能之事。

最后,在创业开诊所前,好好地问一下自己的内心:

我真的要创业吗、适合创业吗?

我真的可以坚持医者仁心、匠人之心吗?

我真的有足够的资本(资金、资源、精力)创业吗?

顺自己的心,顺成功的势,预祝你马到成功。

作者:老P (南洋国际医疗创始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