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如何成为gdp第一的城市(3.0版夜上海出炉)

在夜间灯光强度、城市公交活跃度和新兴展演空间活跃度三大维度上均保持全国领先,夜间出行活跃度、夜场电影活跃度和酒吧数量也都位列全国前三……得益于在六项指标上的均衡表现,上海的夜间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一。

今天举办的首届“全球24小时活力城市论坛”上正式发布了《上海市夜间经济空间布局和发展行动指引(2022-2025)》,已经步入“3.0版”的“夜上海”将下一个目标定在了“24小时活力城市”的打造上。

秀展体验、夜动夜跑赋能,申城夜经济步入“3.0版”

苏州河畔,一场名为“夜次元——夜以为序”的主题艺术展上周末刚刚落下帷幕,以“夜”为题,现场呈现了7位/组艺术家的观察视角。而这场为期十日的展览,也是UCCA Sky Space城市天台首次在夜间开放。

“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展览现场都不设专门的射灯。到了夜间,在18楼进行全景式观展,作品的背景就是窗外流光溢彩的苏州河、外滩景色。”

上海如何成为gdp第一的城市(3.0版夜上海出炉)(1)

同一作品展示出不同的日夜场景效果

UCCA集团首席商业官朱玮琦说,夜色为多媒体作品赋予了更多色彩感和互动性,“圈粉”效果显著。展期内一共接待了近4万名观众,其中更多的是结束了一天工作、学习甚至运动、娱乐的年轻人,来到这里过一次更有文艺范儿的夜生活。

国内各大城市的夜间经济经历了三次迭代。 从80、90年代的餐饮“大排档”唱主角,到00、10年代以购物、餐饮、观光等功能成为主流,再到近年来的“3.0版”,秀演展览、节事体验进一步赋能了夜间功能、业态、形态的聚合——城市的夜晚包罗万象,既有下班后的一顿聚餐、一场购物,也有逛展览、看演出,达人们的观光打卡、夜动夜跑,都是城市夜间活力的重要组成。

“在城市天台上,我们也会组织大家在观展之余看一场露天电影,组织一个小型的派对,或是一次沿苏州河的夜跑。”朱玮琦明显地感受到,申城“夜猫子”们追求的仪式感和差异化越来越强了,除了夜间项目选择的多元化,甚至连服饰和妆容也要做到“夜定制”。

头部商圈晚间客流占全天40%

生活在繁华的不夜之城上海,每一个人,都是夜间经济的体验者、贡献者和推动者。而这座城市也在源源不断地释放着“夜动力”。

今天发布的《中国城市夜经济指数》综合了2021年的电影、酒吧、livehouse等业态以及人流、配套共六大维度数据对中国城市进行排名。上海在夜间灯光、公交、展演空间等领域的活跃度是排在全国首位,夜间出行重庆市排在第一位,夜场电影深圳排在第一位。

得益于在各个维度表现突出,申城的夜间经济综合指数排名全国第一,深圳、北京、成都紧随其后。

上海如何成为gdp第一的城市(3.0版夜上海出炉)(2)

根据2021年的统计数据,上海夜间出行人群的规模约为338万人,远高于其他一线城市。从一天中的分时客流来看,上海头部商圈从晚上19点到第二天6点间的客流量,能够占到全天的四成左右。

上海如何成为gdp第一的城市(3.0版夜上海出炉)(3)

与此同时,全市范围内的主要商业网点、休闲运动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正叠加形成一大片复合型的“夜态”集聚区,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对夜生活的多元需求,也成为拉动城市夜经济的引领力量。这种功能复合的趋势未来将进一步扩散,并成为“24小时城市”活跃空间的主要形式。

上海如何成为gdp第一的城市(3.0版夜上海出炉)(4)

3.0版夜间经济:“1 15 X”空间布局

24小时城市,代表了人们对城市活力、尤其是夜间活力的一种向往。

据统计,上海共有近6000家品牌连锁便利店、1.3万余家营业至0点后的夜宵餐厅、506个运营至22点后的地铁站点。2021年上海共有演出场馆410家,其中脱口秀、livehouse等新兴展演空间144家,音乐现场类活动演出达到1658场,相比2019年几乎翻了一倍。

与此同时,我们打造了外滩枫径、安义夜巷、凯田集荟等3条分时段步行街,连续三年举办的“上海夜生活节”还陆续发布了15个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10个水岸夜生活体验区和30个水岸夜生活好去处。

上海如何成为gdp第一的城市(3.0版夜上海出炉)(5)

在今天举行的“全球24小时活力城市论坛”上,《上海市夜间经济空间布局和发展行动指引(2022-2025)》也正式发布。《行动指引》中提出了上海夜间经济发展的“1 15 X”空间布局体系——

“1”指以一江一河交汇口为核心,沿黄浦江、苏州河岸线展开的1条滨水夜间经济活力带;

“15”是全市范围内夜间活动最活跃、夜间项目最密集、最能引领潮流的15个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

“X”指将在各区培育一批多样化形态的夜间经济特色示范项目。此外,上海也将进一步完善精细化的夜间经济治理体系。

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表示,申城未来将完善夜间经济空间布局体系,聚焦“一江一河”,围绕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秀、夜读、夜动等七大领域,丰富夜生活的多样性。同时也将持续打造一批城市夜间经济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并继续培育一批公益项目,致力为城市夜间经济保驾护航、默默付出的都市夜归人们,围绕“24小时活力城市”的愿景,推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