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1)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2)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浙江普陀山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地处杭州湾以东的莲花洋上,岛上奇石林立,洞壑幽深,梵宇隐现,金沙璀灿,无不笼罩着佛国的神秘光环,素以“海天佛国”、“南海圣境”蜚声国内外。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3)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4)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5)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6)

普陀,又写作“普陀洛迦”、“普陀罗伽”、“补怛洛迦”、“补陀洛迦”,其实都是梵语音译之异名,用汉语译过来即是“美丽的小白花”或“观世音净土”。北宋大诗人苏东坡有诗曰:“兰山摇动秀山舞,小白桃花半吞吐。” 桃花说的就是普陀山西南海洋中的桃花岛,小白说的就是“小白花”(普陀山)。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7)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8)

历史上,普陀山几经更名。春秋越王勾践时期 (公元前497-公元前465年) 与舟山等岛统称为甬东。相传西汉成帝时期 (公元前32-公元前7年),南昌尉梅福来山隐居,采药炼丹,时称梅岑山。宋时称宝陀山。至明代有以梵语 “补怛洛迦” 意译称白华山。明万历33年(公元1605年),宝陀观音寺被钦赐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山以寺名,此为普陀山名之始。因其东南海中有洛迦山,又有“普陀洛迦”之称谓,昔时历代帝王多建都北京,其南之东海称作南海,故元、明时期也称 “南海普陀山”。

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主供观音菩萨,是著名的观音道场。唐代是普陀佛教初创时期,有天竺(古印度)僧来山礼佛,相传在潮音洞前目睹观音示现。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僧慧萼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圣像回国,普陀海面触新罗礁受阻,于潮音洞登岸,留佛像供民宅中,俗称“不肯去观音院”,观音道场自此始。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是观音圣诞、得道、出家的三大香期,国内外善男信女,纷至沓来,香溢全山,灯烛辉煌,佛事日以继夜,钟鼓相续,梵间达旦。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9)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10)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11)

当你穿过烟波浩淼的舟山群岛,渡过波光耀金的莲花洋,登上普陀净土,迎面便是气势恢宏的朝圣门,上悬“普陀圣境”手书门匾,凡前来朝圣进香、揽胜观光者,都得由此泊船登岸。临海岸牌坊,俯瞰万倾惊涛,禅心诗意,尽在其中。游人依山循坡,沿着庙坊小路,逶迤而上,一路松涛叠响,山岛和鸣,所有的尘心俗愿都受到了净洗,朝圣的序幕就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拉开了。

全山以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三大禅林为中心,主要是明末清初所修建,琉瓦黄墙,宏伟壮丽,至今仍保持明、清建筑群的特色。有观音洞、梅福庵、大乘庵、不肯去观音院等多座庵院。有梵音洞、佛顶山、紫竹林、磐陀石、二龟听法石、百步沙等几十处名胜古迹。

普陀全山也称“清净境”、“三摩地”。明洪武三年(1370),普陀寺住持僧行丕曾在潮音洞上建清净境亭。金华宋濂作《清净境亭铭》曰:“……子闻西方,国名净土,纤秽不存,以黄金为地,宝树重重,迦陵频伽,能演妙法。人思至之,有不能得。岂意东海之区,清净之境,为近之耶。是宜大士显灵於其地也……”游过普陀山的人,如果想具体了解 “清净境”,那么可去潮音洞,找找清净境亭旧址,最好能找到宋濂的铭文读一读。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12)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13)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14)

“三摩地”在普济寺西,这里佳木萧森,怪石骈列,甘泉清澈。其实三摩地与清净境一样,也是指普陀全山而言。“三摩地”为梵语,即三昧,汉译就是正定、正受,意思是“境地清净,可修习正定,可得到正受。”正受即为通过修习正定而得到的正道。所以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居士在道头附近的妙庄严路路口题词曰:“入三摩地”,说的是由此地就进人普陀山这个清净世界。游山如修道,游过此山,游客可以检省一下,是否有所领悟。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15)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16)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17)

“磐陀夕照”说的是西南岬角的磐陀石一带的傍晚景色。由梅福庵西行不远处便可看到磐陀石。磐陀石由上下两石相垒而成,下面一块巨石底阔上尖,周广20余米,中间凸出处将上石托住,曰磐;上面一块巨石上平底尖,高达3米,宽近7米,呈菱形,曰陀。上下两石接缝处间隙如线,睨之通明,似接未接,好似一石空悬于一石之上。传说在农历八月十五圆月当空时,曾有人牵线在两石衔接处横切而过,由此证明两石并未相接,但以后试者皆无成功。磐陀石险如滚卵,如果你站在面前,可能会担心一阵大风,将上面巨石吹滚下来。但却安稳如盘,亿载未动,万劫不摇,两石永远是这样相垒相依。磐陀石顶巅平坦,常见有二、三十个旅客在其顶上嘻戏,它纹丝不动,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一大奇观。

在磐陀石身上还有不少典故和趣事,据说《西游记》的西天便在此处,《红楼梦》中“通灵宝玉”又和这里的“金刚宝石”形意酷似,因而近代有许多电视、电影剧在这里拍摄外景。更有不少朝山的妇女登此石时,拿着自带的金属钱板在石上磨光,带回家去佩挂在儿孙身上,藉以“壮胆”“祛灾”。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18)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19)

普济禅寺是全山供奉观音的主刹,座落在灵鹫峰南麓,与法雨寺、慧济寺构成了普陀山的主要观音道场,成为普陀山最主要的人文景观。全寺占地37000多平方米,计7进10殿586间,规模宏大,是典型的清代建筑群。其中第三进大圆通殿,7开间15架梁,高21米,宽47米,深29米,建筑面积1363平方米,重檐歇山顶,黄色璃盖顶,七踩斗拱,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雄伟巍峨,百人共入不觉宽,千人齐登不觉挤,故有“活大殿”之称。殿的中间梁上高悬清康熙三十八年御书“普济群灵”匾额,莲台上供8.8米高的毗卢观音像,两边佛龛端坐观音32应身塑像,男女老少,圣凡人神诸像,都具鲜明个性,栩栩如生。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20)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21)

在普济禅寺中山门与天王殿之间的通道两侧,耸立着钟楼与鼓楼,分别悬挂着七千余斤的巨钟和五尺直径的大鼓,每到夜半,钟鼓声远荡海天。有人说:“姑苏寒山寺钟声清悠及远,普陀普济寺钟声宏亮被广,各有千秋。”、“暮鼓晨钟,惊醒多少世间名利客,金声佛号唤回多少苦海惘迷人。”

在西天门下东南方有一斜平坡巨石,广约300余平方米,圆浑平滑,中镌一巨大的“心”字,此字长5米,宽7米,周边近50米,中心一点可容八、九人同坐,整个字可容近百人打坐,可谓“心怀搏大”,亦提醒人们“问心?”,是普陀山上的最大石刻文字。此字刻于何年何月,出于何人手笔已无从查考。相传观世音菩萨曾在此石上讲法,在清代之前已存此摩刻。佛家以修心为上,如今人们虽不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心”字的内涵,但到此游玩,都喜欢坐在“心”字中摄影留念,或绕着心字环行抚摩,以作友情或诚心的象征。那些热恋中的男女还会买来连心锁,锁在景观台四周的护链上,以表达爱情永结同心的美好愿望。

从沈家门渔港了望普陀山,便见普陀山的耀目标志---金身大佛,矗立山头,光耀天日,令人肃然起敬,这就是于1997年建成的南海观音铜像。佛像处普陀山南端的龙湾山岗,此处势随岗起,秀林葱郁,气顺脉畅,碧波荡漾,水天一色。莲花洋彼岸的朱家尖,隔海侍卫;旃檀岭侧麓的紫竹林,潮音频传。身入此境,如临琉璃世界,赏心悦目,尘念顿消。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22)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23)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24)

南海观音佛像台座三层,总高33米,其中佛像身高18米,莲台2米,台基和功德大厅13米,连同礼佛广场共占地5500平方米。金身重70余吨,熔黄金6500克浇铸金容。佛相细目双垂,脸若满月,左手托法轮,右手施无畏印,佛像顶现弥陀,妙壮、慈祥,体现了观音大士“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伟大风范,令诸见者瞻礼获福,得大吉祥。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25)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26)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27)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28)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29)

据记载,佛历2547年9月29日(公元1997年9月29日),普陀山观音大士宝像落成开光。时天空阴云密布。9时许,全山住持妙善大和尚庄严宣布开光典礼开始。但见南方空中瑞云开处射出耀目祥光,照耀巍然屹立之观音法身,使之通体金光璀璨夺目,且见庄严法手之掌心金光炫目。天光洒向与典之数万善男信女,顿时欢声雷动,喧佛号声不绝于耳。众称奇迹,实乃无量佛光普照也。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30)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31)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32)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33)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34)

“南海海深幽绝处,碧绀嵯峨连水府。”普陀山深得沧海之精髓,又有着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使普陀的观音道场与安徽的九华山,四川的峨嵋山,山西的五台山,并称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

沉浮岁月,微茫烟涛,神话传说,为普陀山涂抹上一层沉幽沧桑的壮美和神秘色彩。大自然造化的海涛、金沙、奇石、洞壑、古木等山海风光,又为游人提供了求新、觅奇、探美的浪漫野趣。真是佛国胜境,其妙无穷!

普陀山这颗东海明珠,正在焕发着更加灿烂的光辉。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35)

海天佛国是普陀山还是五台山(海天佛国普陀山)(3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