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设计理念(硬核的设计理念)

全新设计理念(硬核的设计理念)(1)

全新的设计理念

引领建筑新潮流

人类的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日渐增大,自然环境因能源消耗的变化而逐渐恶化,并且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使人类社会的某些基本资源,如空间、水和食物,变得越来越紧张。最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许多极端天气发生,给许多城市带来巨大影响。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对建筑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创新,以创造一个清洁、优美以及宜居的环境。

01DOGUS汽车技术中心 全玻璃立面的通透空间

Dohoush汽车技术中心由ERA Architects设计,位于伊斯坦布尔,建筑共三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为玻璃幕墙。干净而清爽的外墙与周围喧闹的建筑风格形成鲜明对比。建筑模块单元外立面通过反光和玻璃上的凸透花纹反映了整个建筑的外部形态,特别是当从外向内看时,不同的视觉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立面效果。

全新设计理念(硬核的设计理念)(2)

▲ DOGUS汽车技术中心

户外空间主要由简单的开放露台和花园组成,内部和外部通过透明的立面连接起来。玻璃窗正面、倒影池和天空共同强调了建筑对空间的感受。人可以通过悬浮的楼梯进入层楼,这里同样是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同时,一个别致的灯具悬挂在中庭的顶部,设计灵感来自DOGUS公司不规则形状的logo,让来访者可以在中庭内外感受到不同的灯光效果。

全新设计理念(硬核的设计理念)(3)

建筑采用均匀透明的玻璃立面,与场地内的其它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该大楼的空间秩序和照明、采光策略为员工提供了优越的合作式办公环境,其空间品质远远高于国内IT行业平均水平,新楼落成在提升公司形象的同时,也对其它部门的员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全新设计理念(硬核的设计理念)(4)

02青岛西门子创新中心 被动的建筑

青岛西门子创新中心由Ludwig Rongen设计,建筑形如崂山之巅的巨石,有着特殊的流线和韵律感;如同凝固的音乐散发出迷人节奏和韵律,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但是,吸引更多人目光的却不止在于建筑的流线。在这座形如巨石的房屋里,不用空调和暖气,不管室外雪花纷飞还是烈日当空,室内温度都能保持在20度左右。

全新设计理念(硬核的设计理念)(5)

▲ 青岛西门子创新中心

青岛西门子创新中心,曾被称为中德生态园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四季恒温的维护,主要是通过住宅的隔热和密封实现,被动房隔热层采用岩棉材料,厚度达25厘米,是普通建筑隔热层的两倍多。

全新设计理念(硬核的设计理念)(6)

项目设计按照德国PHI被动房标准进行,采用高效的外保温技术、智能化楼宇控制技术、无动力冷梁、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屋面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带热回收的新风机组、地源热泵系统等节能技术。被动房每年可节约一次能源消耗130万千瓦时,节约运行费用约50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64吨,比现行国家节能设计标准相比节能达90%以上。

全新设计理念(硬核的设计理念)(7)

03Green Pea商业 可持续的建筑

由ACC Naturale Architettura Negozio Blu Architetti设计的Green Pea商业广场代表了一种新型城市建筑形式,设计使其在建筑和环境、可持续性和观赏性、质量和功能之间取得了平衡。场地用自然材料建造,让空间充满了阳光和绿色,其恢复力和生态可持续性体现在建筑的每一个角落。

全新设计理念(硬核的设计理念)(8)

▲ Green Pea商业广场

外围结构由双层表面构成,其中外壳由木制遮阳板条构成,通过钢筋支撑,从而形成技术性的“植物棚架”,在室内与室外之间筑起一道“过滤网”,使建筑可以自由呼吸,不受阳光的照射,同时能向城市开放。

全新设计理念(硬核的设计理念)(9)

木质外墙的有机纹理使得绿色植物可以插入建筑表面,从而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同时,绿色不再是一个拟态的结果,而是在露台上的一个大花池里实际生长起来的。这种实践使建筑成为一种自然的有机体,能够在光线和植物生长的同时呈现出动态的效果。另外,植物和硬质景观相互搭配,在地面上形成了一个步行广场,呈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空间氛围。

全新设计理念(硬核的设计理念)(10)

04超快速电动汽车充电站 绿色汽车充电站

由 COBE设计的超快速电动车充电站,以其创新的设计,从环境保护的层面对传统的加油站进行了反思。充电站由一系列结构性的“树”组成,屋顶就像一个真正的树冠,可以在遮蔽阳光的同时为下面的空间提供遮荫和保护,同时创造出绿色的环境和宁静的气氛,与传统排放着大量的尾气和汽油的加油站场景大相径庭。

全新设计理念(硬核的设计理念)(11)

▲ 超快速电动汽车充电站

模块化设计使充电站不断扩展,从一个“树”变成了一个“林”。同时,该充电站是用经过认证的木料和混凝土建造的,顶部装有太阳能电池板。站址周围栽植树木的种类都是由丹麦自然保护协会选择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站址周围的生物多样性。建筑物的所有部件都可以分解成可用的和可回收的材料,木材的选择进一步突出了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

全新设计理念(硬核的设计理念)(12)

05“漂浮之翼”度假船屋高科技船屋

FRIDAY设计的“浮体之翼”度假船屋,其设计理念(浮体、隔热、太阳能技术、环境问题、移动、预处理、模块化设计、包装以及标准容器内的程序安排)都不是真正的创新。但当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高度创新的产品

全新设计理念(硬核的设计理念)(13)

▲ “漂浮之翼”度假船屋

设计者在思考产品设计时联想到山上的平房,悬崖之上的灯塔,山顶上孤立的磨坊,林中的小屋等元素,便从这些意向里分别抽取一些部分,再加上流动性、游牧性和预制机制、模块化、能源自治和环境可持续性,从而诞生了一个可以在很长时间内自给自足的浮动的房子。

全新设计理念(硬核的设计理念)(14)

建筑每年自身能产生90%的能源需求,减少99%的废水负荷,使人们能够舒适、安全地生活在湖面上。小屋可以在水面上以5海里的速度前进,如果使用者愿意,他们可以每天以这个速度前进,到达新地点后,就把锚抛下,做各种水上运动,比如划船,滑水,钓鱼等等。这也是世界上最好的日光浴之地,晚上还可以看星星或休息。

全新设计理念(硬核的设计理念)(15)

06Transurban办公空间 技术与生态结合

“Transurban办公室”由CoxArchitecture设计,设计旨在将公司在布里斯班的五个办公室改造成三个办公室中心,减少办公地点,同时扩大市场机会。并探讨基础设施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体现全球化存在和Transurban目标创造的空间。

全新设计理念(硬核的设计理念)(16)

▲ Transurban办公空间

中央大厅和楼梯连接三层办公空间,顶层包括公共厨房和共用空间,培训室和会议大厅。通过形体、色调和种植设计,生态层体现了项目所在的亚热带地理位置。光亮的天花被涂成深绿色,上面挂满了智能培育的绿植,增强了室内的自然感觉,同时将会议室与立面分开,创造了安静的休息时光,让空间更通透。

全新设计理念(硬核的设计理念)(17)

Transurban利用最新的办公空间设计打破了对基础设施公司的影响,创造出进步的未来,创造有益于员工、可持续发展、简化技术和创新文化的空间。

全新设计理念(硬核的设计理念)(18)

07BOKU图书馆和研讨中心 数字化木制结构

BOKU图书馆和研讨中心由SWAP Architekten DELTA设计,该项目旨在对维也纳自然资源和生命科学大学(BOKU)进行扩建,新建筑包括讨论会、图书馆以及来自多个部门的办公室和共享空间。开放式入口层和公共平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接口。木制表面为空间创造了亲和的气氛,大比例的窗户引入了充足的光线,有助于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全新设计理念(硬核的设计理念)(19)

▲ BOKU图书馆和研讨中心

建筑物的外观特征是木制框架,建筑立面由未处理过的木材构成,延伸到入口层,形成了格子状的天花板,这使得承重结构也成为了一个设计元素。通高的玻璃窗使室内与周围环境产生对话。在温暖的时节,单个的玻璃单元可以向露台打开,成为学生们的交流场所。

全新设计理念(硬核的设计理念)(20)

公共场所和经常使用的空间分布在低层,入口层的两个大型讨论室可以连接起来,并向门厅开放,从而形成一个大型活动空间。在图书馆的学习空间里,以及在它下面的研习室都朝向东北方的绿树成荫的公园,营造一种舒适的空间体验。

全新设计理念(硬核的设计理念)(21)

08B Tube油罐智能新零售美妆集合店 数字化交互体验的美妆零售店

B Tube罐头美妆新零售集合店位于长沙,由Storeage设计,项目有别于传统的化妆品行业,该设计旨在通过极富表现力的视觉触觉触碰年轻消费者,在实体空间贯通线上、线下渠道,创造智能交互的购物体验,通过传递生活美学和美业资讯,激发年轻消费者探索和释放自我。

全新设计理念(硬核的设计理念)(22)

▲ B Tube油罐智能新零售美妆集合店

这个设计旨在创造一种完全沉浸的沉浸感,教会建筑有三个入口,分别被定义为清洁区、底妆区和彩妆区,每一个入口都配置有一个播放视频教程的指导中心和一个智能化妆互动系统,通过触摸屏的引导和交互,消费者可以方便地实际或虚拟地试用产品,或者在视频教程中查询适合自己的产品,或者在在线商城中查看其他替代品。

全新设计理念(硬核的设计理念)(23)

店内设计大基调还体现了干净、安全的空间感觉和质感,半封闭护肤区域大面积使用银色拉丝不锈钢和白色亚克力,营造出实验室般的高科技氛围。与此同时,利用AI技术捕捉国际上最新流行趋势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对化妆品和护肤品的科学研发和对皮肤进行临床安全性检测。

全新设计理念(硬核的设计理念)(24)

设计是一场不断进化的学问,在技术不断创新的前提下,设计需要与技术两者相结合,才会创造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作品。同时,在技术的助力下,可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甚至可以反哺于自然,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环境。

除特别注明外,

资料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oca Gallery编辑。

欢迎设计师和建筑师

线下体验 Roca Gallery

感受创意空间的美妙

本文来源:Roca艺术廊,查看更多建筑、设计、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相关议题,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oca艺术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