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与合肥对比(理性看待对比武汉)

每年的七夕,似乎已经成为“消费日”,各大商场纷纷启动七夕营销活动,节日的氛围也激活了市场的活力,这一天的消费趋势,都能呈爆发式裂变增长。

虽然说南昌疫情还未完全消除,但昨天多个商场也出现人人人的场景,从百度热力图的视角,南昌热度如何?

南昌各区域热度如何?

南昌与合肥对比(理性看待对比武汉)(1)

从南昌七夕节当天的热力图看,老城区成片的红色区域,往东到了高新大道,往西到了赣江,往南到解放东路,往北到阳明路,这个范围,也是南昌老城区人流量密度最高的区域。

南昌与合肥对比(理性看待对比武汉)(2)

放大看,由于疫情的封控影响,热度对比平常周末都弱了不少,但也能看出老城区的两大中心,一个是八一馆,另一个是八一广场,这两个区域的商业数量分布多且密集。

南昌与合肥对比(理性看待对比武汉)(3)

赣江以西的红谷滩热度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斯友好路以北,庐山南大道以南,其中以红谷滩万达广场合T16mall为两大人流量中心。

像凤凰洲、红角洲人气都不算高。

在新城的表现里面,朝阳新城人口的增长能明显感觉到在增长,未来等象湖西岸住宅、商业陆续交付,区域的人气还会再上一层楼,这里未来最终的状态,可能会和老城区融为一个整体。

南昌与合肥对比(理性看待对比武汉)(4)

再从区域具体的热度情况看,天虹广场因为“停电”暂停营业,万达广场无疑是人气中心,等未来大悦城开业后,商业聚合所带来的吸引力,还会增强商圈的人气值。

其余热度高的包括还有新建区、南昌县中心城区,这两个也是南昌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的区域。

除此之外,有人气,热力图爆红的,基本上都是商业综合体,交通枢纽,所以,其实商业综合体还是非常聚合人气。

以前经开大而散,没有绝对的人口中心,但自从旭辉广场开业后,双港大街与紫荆路交汇区,俨然已经成为经开的中心,而这种集聚效应,今年还将在湾里上演,爱琴海正在筹备开业,计划8月呈现,未来也必将会带动湾里的消费活力,从而促进区域形成城市中心。

在以往,我们都是以观察南昌各大区域热度为主,今天,以全局的视角,对比一下周边的武汉、长沙、合肥,来看看南昌的热度表现如何,未来的潜力又有多大。

对比周边区域,南昌热度如何?

南昌与合肥对比(理性看待对比武汉)(5)

从四个城市的热力图对比看,长沙热度最高,整个河东已经红得连成片,甚至都不看出江面;武汉热度第二,可能是因为城区湖泊多的原因,长江以西的汉口、江岸热度成片,长江以东热度则呈条块状;南昌与合肥的热度相差不大。

再从四个城市的热力分布看,南昌、长沙、武汉主城区都由河流一分为二,但南昌相对较为平衡,两岸的热力值相差没有那么大,明显有绝对意义上的双中心;合肥明显是由中心向外扩散,这也与每个城市的城市格局有关。

南昌与合肥对比(理性看待对比武汉)(6)

像长沙,河东的人口密度远大于河西,河东南北城市框架长达27公里,在这27公里的城市空间里,基本上都被填满了人口,再加上地铁1号线又贯穿了整个河东,与4条地铁线路换乘,充分调动了人口活力,此外,河东东北侧又有长沙县,东南侧又有长沙南站,所以,整个河东基本融合成片,人口非常聚集;河西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梅溪湖片区和北侧沿江的市政府片区和滨江新城,南部人口则主要聚焦在洋湖片区。

南昌与合肥对比(理性看待对比武汉)(7)

像合肥,人口主要还是集中在老城区,其中大东门周边人气最旺,这里既是地铁换乘站,也是核心的商圈,包括银泰中心、包河万达广场、梦之城、淮河路步行街、百货大楼等。

南昌与合肥对比(理性看待对比武汉)(8)

像武汉,人口的分布整体较为均衡,虽然没有大片的红色区域,但呈现了多中心的城市格局,人口中心也是聚焦在商圈之上。

南昌与合肥对比(理性看待对比武汉)(9)

再从整体的热度分布看,南昌的热度整体还是偏弱,这也与城市的人口有关,在人口的基础上,像长沙、武汉都已经是千万人口级别,合肥距离千万也是一步之遥,而南昌只有643.75万人,所以,在人口的总量上还是偏弱,此外,又因为疫情的原因,所以游客客群也流失了不少。

那么,从城市热力图对比看,南昌又弱在哪里?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老城区和红谷滩中心区人气并不差,未来武商mall、万象城开业后,人气还会继续上升,特别是老城区,甚至可能会出现大片爆红的画面。

弱主要还是因为城市外围人口不足,像朝阳新城也是在沉淀数年之后,人口才迎来了快速增长,而像更大的九龙湖新城、象湖滨江,还处于建设期,人口填充需要时间。

南昌与合肥对比(理性看待对比武汉)(10)

但其实这也是一种潜在的机遇,我们可以理解为,南昌正在搭设城市框架,迎合未来的人口导入,像九龙湖、象湖滨江能吸引到丰樟高人口,东站新城、瑶湖片区能吸引到鄱余万人口,等这些新城慢慢成熟后,南昌的人口还会迎来爆发式增长,所以在新城的建设上,还是要以人为本,对于未来的人口导入,也会相对轻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