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词的押韵规则(诗词要素浅谈格律诗)

一般来说,格律诗要求的内容相比韵律要多,而古诗讲格律,诗歌只讲韵律,但现代古诗词已经打破了格律和韵律的束缚。韵律则指声韵和节律,韵律美的古诗词是文学的重要特质,押韵的诗词吟诵起来更有韵味。

格律诗词的押韵规则(诗词要素浅谈格律诗)(1)

押韵

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诗文的创作中,要求某些句子末尾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使得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用了同一韵母的字,称之为韵脚。

古诗押韵八戒

押韵还有些较细的要求,就是古人所讲的“押韵八戒”:一戒落韵、二戒凑韵、三戒重韵、四戒倒韵、五戒哑韵、六戒僻韵、七戒挤韵、八戒复韵

1、落韵

落韵也叫出韵。就是一首诗某个韵脚上用了其他韵部的字,与诗中原来韵部的字放在一起押韵,这是不允许的。比如,前一句用“寒山”,后一句突然成了“麻花”。一首诗押律诗的首句用临韵不算落韵,因为首句本来就是可押可不押的,所以允许从宽。这种情况叫“孤雁出群”。

2、凑韵

俗称“挂韵脚”。就是为了押韵,勉强选用韵部中一个与全句的意思不符合、不连贯、不关联的字,凑成韵脚。这是不行的。

3、重韵

就是重复押一个字做韵脚,这也是不可以的。

4、倒韵

就是为了押韵,把正常的词颠倒过来。比如“风雨、先后、新鲜、慷慨、凄惨、玲珑、参商、琴瑟”等等,把它们颠倒过来写,就觉的非常别扭。平时习惯怎么用就怎么用,不能为了押韵而有意颠倒词的习惯顺序。

5、哑韵

就是用一些声调读起来不清晰,意义也不明显的字押韵。并不是所有是平声字都适合做韵脚的。有的字看起来不喜欢,读起来也不响亮,就不要免强使用它了,否则会使整个诗句都感觉萎靡不振。“欲作佳诗,先选好韵。凡音涉哑滞者,便宜弃舍”。这是袁枚老先生教我们的话,可参考。

6、僻韵

就是用不常见的生僻的字押韵。比如下平六麻里的“犌”字,有几个认识?又如上平一东里的“蝀”字,偏僻不?有的人专门喜欢找一些生僻的字来显摆。其实,他不知道他显摆出来的正是一种诗病。袁枚老先生说:“李杜大家,不用僻韵,非不能用,乃不屑用也”。

7、挤韵

又叫“犯韵”、“冒韵”。就是在押韵的句子中,特别是二四六位置上,使用了与韵脚同韵的字,造成句读拗口。但是,与韵脚连在一起的叠韵是一种修辞手法,不算挤韵。

8、复韵

就是一首诗中,意思一样或意思相近的字,反复地押。比如押了“忧”字,再押“愁”字;押了“花”字,再押“葩”字;押了“香”字,再押“芳”字。这类的押韵是要尽力避免的。它与重韵是一样的道理。

格律诗词的押韵规则(诗词要素浅谈格律诗)(2)

古诗押韵规律

格律诗的声韵系统基本是《切韵》-《唐韵》-《广韵》-《平水韵》-《佩文诗韵》这个体系。近体诗的韵通常须押平声,歌行体则常常平仄韵相间,每个字的平仄也必须依照这个体系来判断。律诗一般都是二四六八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大多数情况下都押韵,正如下例解: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首句押韵,格律整齐,“山”,“关”,“还”押十五删韵。

格律诗词的押韵规则(诗词要素浅谈格律诗)(3)

1、偶句押韵

律诗要求二四六八句押韵,无论是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大多数情况下都押韵,也可不押韵。

例如:

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此时第一、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四言诗或七言诗首句押韵常见,五言诗首句不押韵常见。

格律诗词的押韵规则(诗词要素浅谈格律诗)(4)

2、押平声韵

近体诗一般押平声韵,目的是为了声韵和谐,读起来铿锵有力。只押平声韵,是诗词格律中的一条铁律,如果韵脚押仄音字读起来会非常绕口。所以古人写诗都遵守这一规律。但也有押仄声韵的诗作,例如: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格律诗词的押韵规则(诗词要素浅谈格律诗)(5)

3、一韵到底

古风,又是古体诗,中途可以换韵,但近体诗不允许这样中途换韵的。尤其是古代的科考时,因为当时科考所使用的《切韵》体系已经完全不符合口语声韵了,更有很多人用方言作诗。在古代,科考和日常作诗有所不同,不能用于科考的应试,要求苛刻的对待写诗的考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