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时鼓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鼓包回血进空气)

输液时鼓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鼓包回血进空气)(1)

导读

如何减少输液导致的各种纠纷?

来源:医脉通

作者:奔走的急诊老刘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输液时鼓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鼓包回血进空气)(2)

近日,阿宝老师发布了一篇文章,吐槽媒体炒作“女子输液回血护士先掏手机”的视频。老刘曾经在急诊室见过太多留观输液的奇葩人与事,对于这种视频已经见怪不怪。

本周,我们就来一起说说输液引发的各种纠纷!

输液引起的纠纷屡见不鲜

儿科护士不能一针见血而被殴打的现象最常见,比如聊城市某医院儿科住院病房护理室,一名年轻的护士在给孩子输液时,因孩子乱动没有固定好套管针,而被家属殴打。

护士违反操作规范输错药导致严重后果的行为也偶有出现,比如宜兴市某医院儿科发生输错药情况,最终导致患儿死亡,医院将当班护士辞退。

护士太忙没有及时实施操作时也有可能被挨打,比如镇海某医院输液大厅护士被打,原因是没及时拔针,回血了。

成都某医院夜班护士由于输液器滴斗“冒泡”而被患者家属殴打,因为家属认为护士回答“没影响”时态度不好。

霸州某医院儿科患儿家属发现输液袋上的名字非患儿的,怀疑输错液体,且输液后患儿全身过敏反应,出现皮疹,值班护士也遭了殃。

随便输入相关关键词,都会搜索出各种各样的因为输液导致的纠纷,最终的结果大多都是——被殴打,被索赔,被诉讼!

输液会遇到哪些突发情况?

输液室主要是护士、患者和家属“交流”的场所,偶尔出现异常情况后,医生可能会被呼叫,加入到其中。当每每在输液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时,最先受累的一定是护士。

输液时会出现哪些突发情况呢?盘点一下老刘所知道的:

1.穿刺失败——大巴掌轮过来了。

2.输液外渗——护士,鼓包了。

3.输液回血——护士,快点,输过了,出血了。

4.输液管接头脱落——针掉了!出血了。

5.输液管内有气泡——护士,空气输进去了。

6.液体变色或有异物——液体变混杂,变颜色,有沉淀物,有异物漂浮。

7.未避光——需要避光的药物未避光。

8.滴斗液体走空——护士,走过了,没液了,赶快的。

9.剩余液体——瓶里还有液体呢,这么早拔针药都浪费了。

10.质疑药品正确性——怎么就是盐水,我拿的那些药呢?/今天颜色怎么这么浅,是不是少加药了?/护士,我的药你配里面了吗?是不是你们留着卖了?

11.质疑输液速度——怎么走这么慢?这什么时候能输完。/怎么这么快?我心脏可不好。

12.质疑液体太凉——液体太凉了,怎么不给先热乎一下。

13.质疑没有床位——我坐不住,给我安排个床位。怎么他们能躺,我躺不了?

14.质疑缺乏巡视——护士都干什么呢?怎么不看着点儿?

15.要求退药——输液出现不良反应要退药;皮试阳性要退皮试液;液已配尚未输,患者不想输了要退药。

16.投诉输液室环境不佳——太热、太冷、风吹着了、灯光太强、没有饮水机、电视没法换台。

除了上面一些小问题和无厘头的质疑,还有一些比较严重的情况:

1.过敏反应——皮疹/晕厥/心悸/恶心呕吐/喘憋/意识不清

2.发热反应——畏寒/寒战/发热

3.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

4.心衰、肺水肿——喘憋/心跳骤停

……

这只是老刘遇到的部分情况,还有其他更多的奇葩问题,只有想不到的,没有遇不到的。看到这里,输液室的护士们是不是有些想转岗了。

那么,是不是越忙的输液室纠纷越多呢?是不是医院级别越高纠纷越多呢?是不是医患比越小纠纷越多呢?是不是硬件条件越差纠纷越多呢?

老刘并没有深入了解,但通过观察发现,社区医院纠纷少。对于社区医院,患者普遍都比较宽容,并且去输液的患者多数都是老病人,并非危急的情况,心态相对好。

而最忙的三甲医院,护士少,患者多,但往往也是秩序井然,患者态度也都比较好,虽然可能护士是“以一敌百”,但大多数患者和家属都是客客气气的,纠纷比例较少。

最悲催的可能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医院,特别是水平中游、患者不多的医院,患者不信任,护士并不是异常忙碌,一旦出现问题,患者常常不依不饶。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缺乏信任而容易质疑,护士相对没有那么忙碌,更加容易被挑剔。

如何减少输液导致的各种纠纷?

对于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隐患,各个医院可能都有自己的防范管理措施。总结起来主要分两个部分,就是纠纷的预防措施和纠纷的解决措施。

预防输液导致的纠纷,主要是规范地实施静脉输液操作,做好护理、观察,及时处理发生的异常情况。护理文献分享了一些措施:

1.治疗护士应加强责任心,输液前护士应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对查牌护士抄好的输液卡中的床号、姓名、医嘱内容认真、仔细再查对一遍,确认无误后执行输液操作;

2.取用无菌溶媒时应仔细查看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液体中是否有絮状物、浑浊、变色,瓶口、瓶身是否破裂;

3.加药前后认真核对 1 次;

4.采用斜面针头加药,避免瓶塞橡皮碎屑进入软袋液体中;

5.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手把手教护生操作;

6.排尽空气;

7.加药后、穿刺后再次查对床号、姓名、医嘱内容;

8.严格按无菌操作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9.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耐心听取病人的主诉,严密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输液管有无扭曲受压,输液速度是否适宜等;

10.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请医生评估,并给予适当处理。

一旦纠纷已经发生,那么只能积极应对,以期妥善解决纠纷:

1.做好救治工作,将对患者的损害降到最低;

2.立即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对患者输液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作全面的评估;

3.与患者及家属做好沟通;

4.做好输液危机处理的各种记录,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协助解决纠纷;

5.讨论分析发生危机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6.定期总结经验,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演练,提高处理输液危机的能力。

任何医疗操作都存在一定风险,在实施时大家都要怀有一颗“敬畏”的心,容不得半点马虎。

但当遇到事情了也不要恐惧,任何事情都有处理的方法。做好救治,做好沟通,仍不能解决及时呼叫外援协助。

参考文献:

1.沈惠仙,邓雪珍. 输液危机隐患分析与防范管理措施[J].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6):772.

顾问律师:

向海曼,北京权知律师事务所(原北京仁创律师事务所)律师,长期从事医事法学研究及实务,有丰富的医疗法律从业经验。

本期案例来自于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

责编|米子

封面图来源|医脉通

输液时鼓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鼓包回血进空气)(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