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进行南郊祭祀(浅谈古代朝廷追功祭祀方式)

01 古代丧礼官员及规制

古(汉)代王侯、公卿大臣去世,按爵级和职官等级,其主祀官员主要有:大鸿胪(典客)、大行(太常)奏谥,光禄大夫、太中大夫吊襚、祠、赗,视丧事,太史令奉诔哀、策等。

《汉书.景帝纪》云:“二年春二月,令诸侯王薨、列侯初封及之国(赴任),大鸿胪奏谥、诔、策。列侯薨及诸侯太傅初除之官,大行奏谥、诔、策。王薨,遣光禄大夫吊襚、祠、赗,视丧事,因立嗣子。列侯薨,遣太中大夫吊祠,视丧事,因立嗣。其葬,国得发民挽丧、穿、复土,治坟无过三百人毕事。”

应劭云:“皇帝延诸侯王,宾王诸侯,皆属大鸿胪。故其薨,奏其行迹,赐与谥及哀策诔文也。”臣瓒云:“景帝此年已置大鸿胪,而百官表云武帝太初元年更以大行为大鸿胪,与此错。”

师古云:“诔者,述累德行之文,音力水反。”如淳云:“凡言除者,除故官就新官也。”晋灼云:“礼有大行人、小行人,主谥官,故以此名之。”臣瓒云:“大行是官名,掌九仪之制以宾诸侯者。”

“大鸿胪者,本名典客,后改曰大鸿胪。大行令者,本名行人,即典客之属官也,善改曰大行令。故事之尊重者遣大鸿胪,而轻贱者遣大行也。据此纪文,则景帝已改典客为大鸿胪,改行人为大行矣。而百官公卿表乃云景帝中六年更名典客为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行令为大鸿胪,更名行人为大行令。当是表误。”

应劭云:“衣服曰襚。祠,饮食也。车马曰賵。”

师古云:“襚音遂。賵音芳凤反。”师古云:“挽谓引车也。毕事,毕葬事也。挽音晚。”

《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奉常属官有太史。”《后汉书.续百官志》云:“太常卿一人”。本注:“掌礼仪祭祀。每祭祀,先奏其礼仪及行事,常赞天子。”注曰“《汉旧仪》云:“赞飨一人,掌赞天子。”案太常卿属官,有太史令一人。

《礼仪志》载“太史令奉诔哀策”。但也有个别例外,如《文章缘始》说:“汉乐安相李尤作和帝哀策。”

明吴讷《文章辨体》:"《周礼》:'太祝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六曰诔'。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孔子卒,公诔之曰、'昊天不吊,不来犬心遗一老,俾屏予一人以在位,茕茕予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此即所谓诔辞也。

郑氏注云:'诔者,累也,累列生时行迹,读之以作谥。此唯有辞而无谥,盖唯累其美行示己伤悼之情尔。'是则后世有诔辞而无谥者,盖本于此。

02 天子赐诔哀策

(一)诔策、哀策

诔,即累列死者生平的文辞。也称"诔辞"、"诔文"。如:诔文(悼词。亦简称"诔");诔赞(列叙死者生平事迹,并且赞美其德行的文辞) 。

《太平御览596》引挚虞《文章流别论》云:“今哀策,古诔之义。”

《广雅.释诂.卷四》:“贯、增(曾)诔,累也。”《广雅.释诂.卷四》:“贯、增(曾)诔,累也。”《说文》:“诔,谥也。累列生时行迹,读之以作谥者。”《释名.释丧制》云:“铭,名也,述其功美,使可称名也。诔,累也,累列其事而称之也。” 《广韵》:‘垒也。垒述前人之功德也。

《墨子·鲁问》:“诔者,道死人之志也。” “《周礼·春官·大祝》:“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疎、远近,六曰诔。”《注》:“谓积累生时德行以锡之命,主为其辞也。”

《曾子问》:“贱不诔贵,幼不诔长,礼也。惟天子称天以诔之,诸侯相诔,非礼也。”《注》:“累举其平生实行为诔,而定其谥,以称之也。”祷祀用诔。

《论语》:“诔曰:‘祷尔于上下神只。’”《疏》:“累功德以求福。”《注》:“诔者,哀死而述其行之辞也。”

《文章缘起》载汉武帝《公孙弘诔》,然无其辞。唯《文选》录曹子建之诔王仲宣,藩安仁之诔杨仲武,盖皆述其世系行业而寓哀伤之意。厥后韩退之之于欧阳詹,柳子厚之于吕温,则或曰诔辞,或曰哀辞,而名不同。迨宋南丰、东坡诸老所作,则总谓之哀辞焉。大抵诔则多叙世业,故今率仿选魏晋,以四言为句;哀辞则寓伤悼之情,而有长短句及楚体不同。"

明徐师曾《文体明辨》:"诔者,累也,累列其德行而称之也。《周礼》太祝作六辞,其六曰诔,即此文也。今考其时,贱不诔贵,幼不诔长,故天子崩则称天以诔之,卿大夫卒则君诔之。……

刘勰云:'柳妻诔惠子,辞哀而韵长',则今私诔之所由起也。盖古之诔本为定谥,而今之诔惟以寓哀,则不必问其谥之有无,而皆可为之。至于贵贱长幼之节,亦不复论矣。其体先述世系行业,而末寓哀伤之意,所谓'传体而颂文,荣始而哀终'者也。"

清王兆芳《文体通释》:"诔者,谥也,累也。累列行事,以为谥也。毛诗传曰,丧纪能诔。礼曾子问曰,贱不诔贵,幼不诔长。又曰,诸侯相诔非礼也。"

类似情况,如《汉书.赵充国传》云:“初,充国以功德与霍光等列,画未央宫。成帝时,西羌尝有警,上思将帅之臣,追美充国,乃召黄门郎杨雄即充国图画而颂之。”

《后汉书.续礼仪志》云:“司徒太史令奉谥哀策”。注:“晋时有人嵩山下得竹简一枚,上有两行科斗书之。加中外传以相示,莫有知者。司空张华以问博士束皙。皙:此明帝显节陵中策也。检校果然。是知策用此书也。”

东汉蔡邕《独断》云:“策书。策者,简也。下附篆书。其诸侯王、三公之薨于位者,亦以策书诔谥其行而赐之,如诸侯之策。三公以罪免,亦赐策。”

(二)哀策祭册

1、策书分类。古代策书析为十类:祝册、玉册、立册、封册、哀册、赠册、谥册、赠谥册、祭册、赐册、免册。

明代儒学大家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册》云:“古者册书施之臣下而已,后世则郊祀、祭享、称尊、加谥、寓哀之属,亦皆用之,故其文渐繁。

今汇而辨之,其目凡十有一。一曰祝册,郊祀祭享用之。二曰玉册,上尊号用之。三曰立册,立帝、立后、立太子用之。四曰封册,封诸侯用之。五曰哀册,迁梓宫、及太子诸王大臣薨逝用之。六曰赠册,赠号、赠官用之。七曰谥册,上谥、赐谥用之。八曰赠谥册,赠官并赐谥用之。九曰祭册,赐大臣祭用之。十曰赐册,报赐臣下用之。十一曰免册,罢免大臣用之。”

《资治通鉴.汉纪25.孝成皇帝》云:“上遂赐册,责让以政事不治,灾害并臻,百姓穷困……(翟)方进即日自杀。上秘之,遣九卿册赠印绶、赐乘舆秘器、少府供张,柱槛皆衣素。

天子亲临吊者数至,礼赐异于它相(丞相)故事”。这里前一个“册”就是“免册”;后一个“册”就是“祭册”、“哀册”。

2、西汉成帝朝第三任御史大夫张中镇墓兽《颂赞诔》四言九句

(1)左右诔铭

左铭《东平相少府颂》:有年少张中,今人主,黄似翁正,金还头君,有霜白 菊以席弄,花色酒三,园叶欢场,满孤朝年。

右铭《御史大夫赞》:措新君横,淮亿君后,干杨祛洚,曾似系抱,不好鱼山,露兰罹秋,含箭薄露,风那线梢,晓晶浴炯。

(2)行款九行九句格式功用:祭祀功臣,彰功表德

古代行款9行9句文体格式,主要用于军事、兵符、调军发兵;宗教、占卜、祭祀。寓意宗庙将士誓言出征,祷告神灵助威功成,凯旋祭祀功臣。

(3)文献依据。

汉末文史大家蔡邕《独断》云:“宗庙所歌诗之别名:《丝衣》一章九句:绎宾尸之所歌也;《酌》一章九句:告成大武,言能酌先祖之道以养天下之所歌也;《桓》一章九句:师祭讲武類禡之所歌也。”

也就是说,古代九句之制,一章九句之文,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是《桓》,调兵遣将,誓言出征,向天祷告,君臣庙祭,祈福护佑。第二是《酌》,大功告成,班师凯旋,酌酒宴饮,彰功表德,告慰先祖;第三是《丝衣》,祭祀功臣,向英灵告别。

(4)张中治河抗洪抢险出征诰誓

这里也许三种情况都有包含。调兵遣将,誓言出征,“大功告成”,就是指前29—前28年,张忠以少府侯任(待诏)御史大夫之职,代理因河决不忧职而自杀的前任御史大夫尹忠之职,在汉室宗庙向天祷告出征,以政斗威权之器调集军民,督导校尉王廷世治理黄河金堤决堤洪水灾害,救民九万七千多人,汉成帝为此将建始五年前28年改元为“河平元年”,奖励王延世黄金,册封张忠御史大夫关内侯。

“绎宾尸歌、祭祀功臣”,就是前23年,张忠得年早逝,汉成帝追思功臣,令刘向刘歆撰写祭祀颂赞诔文,而命少府机构铸制政刻镇墓兽,在张忠绎宾尸时唱赞,并殉葬。

3、颂赞诔策类比

(1)西汉《元后赞诔》赞体四言4句(精减版)

《汉书.元后传》云:“太后年八十四,崩。(王)莽诏大夫杨雄作诔云:‘太阴之精,沙麓之灵,作合于汉,配元生成。’”

(2)《元后颂诔》四言(全文版)

《艺文类聚.十五》及《古文苑》:“新室文母太后崩,天下哀痛,号哭涕泗,思慕功德,咸上柩,诔之铭曰:

惟我有新室文母圣明皇太后,姓出黄帝,西陵昌意。实生高阳,纯德虞帝。孝闻四方,登陟帝位。禅受伊唐,爰初胙土。陈田至王,营相厥宇。度河济旁,沙麓之灵。太阴之精,天生圣姿。豫有祥祯,作合于汉。配元生成,孝顺皇姑。

圣敬齐庄,(《古文苑》作「承家尚庄」)内则纯备。(《古文苑》作「被」)

后烈丕光,肇初配元。天命是将,兆征显见。新都黄龙,汉成既终。胤嗣匪生,哀帝承祚。惟离典经,尚进言异。大命俄颠,厥年夭陨。大终不盈,文览之。千载不倾,博选大智。新都宰衡,明圣作佐。与图国艰,以度运。征立中山,庶其可济。博采淑女,备其侄娣。觐(一作「亲」)礼高,祈庙嗣继。靡格匪天,靡动匪地。穆穆明明,昭事上帝。弘汉祖考,夙夜匪懈。兴灭继绝,博立侯王。亲睦庶族,昭穆序明。帝致支属,靡有遗荒。咸被祚庆,冀以金火。赤仍有央,勉进大圣。上下兼该,群祥众瑞。正我黄来,火德将灭。惟后于斯,天之所坏。人不敢支,哀平夭折。百姓分离,祖宗之愆。终其不全,天命有托。谪在于前,属遭不造。荣(一作「策」)极而迁,皇天眷命。黄虞之孙,历世运移。属在圣新,代于汉刘。受祈于天,汉祖受命。赤传于黄,摄帝受禅。立为真皇,允受(一作「执」)厥中。以安黎众,汉祖黜废,移定安公。皇皇灵祖,惟若孔臧。降兹圭璧,命服有常。为新帝母,鸿德不忘。钦德伊何,奉命是行。菲薄服食,神祗是崇。尊不虚统,惟祗惟庸。(一作「惟垣惟墉」)隆循(一作修)人敬,先民是从。承天祗家,允恭虔恪。丰阜庶卉,旅力不射。恤民于留,不皇诡作。别计千邑,国之是度。还奉于此,以处贫薄。罢苑置县,筑里作宅。以处贫穷,哀此嫠独,起常盈仓,五十万斛。为诸生储,以劝好学。志在黎元,是劳是勤。春巡灞,秋臻黄山。夏抚樗杜,冬恤湿樊。大射飨饮,飞羽之门。绥宥耆幼,不拘妇人。刑女归家,以育贞信。玄冥季冬,搜狩上兰。寅宾出日,东秩谷。鸣鸠拂羽,胜降桑木。(《古文苑》作「戴胜降桑」失韵)蚕于茧馆,躬执筐曲。帅导群妾,咸修(《古文苑》作「循」)蚕蔟。分茧理丝,女工是敕。遐迩蒙祉,中外礻是福。自京逮海,靡不仰德。成类存生,秉天地经。无物不理,无人不宁。尊号文母,与新有成。世奉长寿,靡堕有倾。著德太常,注诸旒旌。呜呼哀哉,以昭鸿名。享国六十,殂落而崩。四海伤怀,擗踊拊心。若丧考妣,遏密入音。呜呼哀哉,万方不胜。德被海表,弥流魂精。去此昭昭,就彼冥冥。忽兮不见,超兮西征。既作下宫,不复故庭。爰缄伊铭,呜呼哀哉。”

(3)汉宣帝时期《霍光颂》颂体四言8句

《汉书.宣帝纪》云:“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薨。天子思光德,诏:‘天下蒸庶,咸以康宁,功德茂盛,朕甚嘉之。复其后世,畴其爵邑,世世毋有所与,功如萧相国。’”

(4)汉成帝赐《赵充国颂诔》赞体四言32句

《汉书.赵充国传》云:“初,充国以功德与霍光等列,画未央宫。成帝时,西羌尝有警,上思将帅之臣,追美充国,乃召黄门郎杨雄即充国图画而颂之。(师古:“即就也。於画侧而书颂。”)(赵充国颂诔)

明灵惟宣,戎有先零。先零昌狂,侵汉西疆。汉命虎臣,惟後将军,整我六师,是讨是震。

既临其域,谕以威德,有守矜功,谓之弗克。请奋其旅,于罕之羌,天子命我,从之鲜阳。

营平守节,娄奏封章,料敌制胜,威谋靡亢。遂克西戎,还师於京,鬼方宾服,罔有不庭。

昔周之宣,有方有虎,诗人歌功,乃列于雅。在汉中兴,充国作武,赳赳桓桓,亦绍厥後。”

从西汉皇帝哀策祭诔比较,《张忠颂赞诔策》,其风格明显相似于西汉四言诗体例。而东汉时,则已经为五言或散文式体例。

古代帝王进行南郊祭祀(浅谈古代朝廷追功祭祀方式)(1)

03 朝廷赐东园秘器、印玺、金缕玉衣、温明、镇墓兽等

古代帝王进行南郊祭祀(浅谈古代朝廷追功祭祀方式)(2)

古代帝王进行南郊祭祀(浅谈古代朝廷追功祭祀方式)(3)

2009年武汉出土战国时期楚国木质龙首镇墓兽

《后汉书.礼仪下》对诸侯王公及二千石以上大臣去世的礼仪规格要求记载:“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皆令赠印玺、玉柙银缕;大贵人、长公主铜缕。诸侯王、贵人、公主、公、将军、特进皆赐器(棺椁),宫中二十四物……诸侯王、公主、贵人皆梓棺,铜朱,云气画。”

“朝臣中二千石、将军,使者吊祭;郡国二千石、六百石以至黄绶,皆赠常车驿牛赠祭……载饰以盖,首鱼尾,华布墙,纁上周,交络前后,云气画帷裳。中二千石以上有辎,左龙右虎,朱鸟玄武;公侯以上加倚鹿伏熊……诸侯王、傅、相、中尉、内史典丧事,大鸿胪奏谥,天子使者赠璧帛,载日命(符)谥如礼。”又云:“诸侯王、三公薨,赐印玺。”

《后汉书.礼仪下》云:“诸侯王,傅、相、中尉、内史典(主持)丧事,大鸿胪奏谥。”

04 天子临吊,少府供张(制作符策明器)

古代少府是负责皇室 、朝廷器物制作的专职部门。

按使用对象可分为两类,一是供皇室宫廷享用的玺印,由少府(及属下的尚方、符玺御史)负责;二是为满足州郡及诸侯国等地方官吏而制作。

按作用不同,也分为两类,一是尚方负责生前威权执政器物如“政斗”、威斗、宝剑、玺印、权杖等器物制作;二是东园则负责逝后殉葬器物如棺椁、“镇墓兽”等殉葬品制作。

此时,张忠的大伯父张壮任尚方署令之职,而尚方署令就是为朝廷皇帝和三公九卿等高官制作作战兵器和威权器物的机构。政斗作为生前辅政大臣的威权器物,就是由尚方制作。

镇墓兽作为殉葬品,属于东园秘器之列。东园不是地名,而是古代皇室和中央朝廷专门制作贵族殉葬品的部门,归属少府领导。

御史大夫张忠前23年逝世时,少府任职者系王骏。镇墓兽葆即由少府于前23年铸制,且王骏(司隶校尉)与张忠(少府)一道于前30年共同劾奏相匡衡丞相匡衡贪污公田租税,而双双升迁,张忠任御史大夫,王骏则接替张忠任少府。

《汉书·翟方进传》云:“方进即日自杀。上(汉成帝)秘之,遣九卿册赠以丞相、高陵侯印绶,赐乘舆秘器,少府供张,柱槛皆衣素。天子亲临吊者数至,礼赐异于它相故事。谥曰恭侯。长子宣嗣。”

宋、苏洵《衡论.相贤》:“古者相见于天子,天子为之离席起立,在道,为之下舆,有病,亲问,不幸而死,亲吊。”

05 汉汉代皇帝赐三公九卿陪葬守陵制

陪葬守陵制度:汉初规定,皇帝陵墓周围赏赐高官大臣以陪葬。还从全国各地迁徙豪强士族以守陵,、设置守陵官员”“令、丞、公”。如汉武帝陪葬墓有卫灵、霍去病陪葬墓等。《史记》还记载司马相如在汉武帝时期,曾任孝文园令。

据《汉书.楚元王传》记载:“初,休侯富既奔京师,而王戊反,富等皆坐免侯,削属籍。後闻其数谏戊,乃更封为红侯。太夫人与窦太后有亲,惩山东之寇,求留京师,诏许之。富子辟强等四人供养,仕於朝。太夫人薨,赐茔。”师古云:“四子以在京师供养其祖母,故仕於汉朝也。”“茔,冢地,谓为界域。茔音营。”

06 东序循吏画像彰功表德

古代强调以德治国,凡吉祥瑞物或道德纯备功劳巨大者,朝廷将其名姓或画像,作之朝廷,或立于东阁东序学馆,以彰功臣,显耀其威,以参稽其吏,以节制其民,劝学辅国。

1、西汉武帝设立麒麟阁11位功臣画像。

《史记》记载汉武帝将《周公负成王图》立于朝堂之上,以炯诫霍光等辅政大臣。《汉书.李广苏建传》载:宣帝命朝廷画霍光、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等11个功臣之像,放在麒麟阁。“凡十一人,皆有功德,知名世,是以表而扬之,明著中兴辅佐,列于方叔、召虎、仲山甫焉。”刘向说:“正臣进者,治之表也。”

2、东汉明帝设立云台28宿功臣画像。

《汉书》记载东汉明帝曾把辅佐光武帝建国的28位功臣邓禹、马成、吴汉、王梁、贾复、陈俊、耿弇、杜茂、寇恂、岑彭、坚镡、冯异、王霸、朱祜、任光、祭遵、李忠、景丹、万修、盖延、邳彤、铫期、刘植、耿纯、藏宫、马武、刘隆等画在南宫云台,比之天上星宿,称为“云台二十八宿。”

3、东汉灵帝设立鸿都文学32图像以劝学。

《资治通鉴.汉纪.孝灵皇帝》记载东汉灵帝刘宏:“光和元年,诏中尚书方为鸿都文学乐松、江览等三十二人图象立赞,以劝学者。”

4、唐太宗贞观年设立凌烟阁24功臣画像。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把长孙无忌等24 功臣的图形画在凌烟阁,称为“凌烟阁画像”。从此,“凌烟阁画像”成了后世表彰有功之臣的最高荣誉。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