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与叶剑英都是(陈毅与叶剑英都是)

在共和国十大元帅中,有“儒帅”“诗人元帅”美誉的只有两人,一位是陈毅元帅,威震江南的新四军代军长、华东野战军司令,一位是叶剑英元帅,运筹帷幄的八路军参谋长、解放军总参谋长。

陈毅与叶剑英都是(陈毅与叶剑英都是)(1)

二人都是军队的重要创建者和优秀指挥者,为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同时他们也是著名的诗人,文章大家,而且都能写得一手好书法,是真正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文武全才。

陈毅元帅:“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陈毅出生于1901年,四川乐至人,早年曾赴法勤工俭学,回国后参加了南昌起义。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他都是独当一方的军政大员。

陈毅与叶剑英都是(陈毅与叶剑英都是)(2)

陈毅作为著名的诗人元帅,能诗善书,文化底蕴深厚,这得益于他幼年接受过良好的私塾教育。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纸和笔,他就用笔蘸米汤在草纸上练字。如今,他小时候用过的书篮和笔墨纸砚,都完好地陈列在陈毅元帅故居的纪念馆里。

陈毅曾出版有《陈毅诗词选集》,收集了他的300多首诗词,全部都用毛笔写成。关于陈毅的诗,流传最广的是《青松》和《梅岭三章》。“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陈毅与叶剑英都是(陈毅与叶剑英都是)(3)

遇险而不畏牺牲,临危而不改气节,失败而不气馁,读他的诗,能够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骨子里的那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不屈精神。体现在书法上,就是一种正大坦荡、霸气潇洒的气象。

陈毅与叶剑英都是(陈毅与叶剑英都是)(4)

陈毅个性鲜明,不仅博识多闻,而且风趣豪爽,他将诗人的才气与将军的豪气融为一体,将内心的丰富情感倾注于笔端,所以他的书法中,既有潇洒不羁之风流,也有刚毅端肃之威严。

陈毅与叶剑英都是(陈毅与叶剑英都是)(5)

具体来说,陈毅擅长行草,带有鲜明的二王风韵,这与他的性格和内在气质很相符。狂放而不失规矩,所以他的字虽如挥斥方遒,行云流水一般洒脱,但法度严谨,谨遵传统,章法布局也是自然精妙。

陈毅与叶剑英都是(陈毅与叶剑英都是)(6)

苏轼有诗云: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意思是说,要学好书法光勤学苦临还不够,还需要通过“读书万卷”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如果没有学识滋养,字写得再好也只是匠书而已。

陈毅与叶剑英都是(陈毅与叶剑英都是)(7)

而陈毅正是博览群书之人。语文课本上还有一个陈毅吃墨水的故事。说他小时候非常喜爱读书,到了近似书痴的地步。有一次他边看书边吃饼,竟然直接把墨水当成蘸酱,吃得满嘴是墨还浑然不知。后来,人们就称他是“喝过墨水的人”。

陈毅与叶剑英都是(陈毅与叶剑英都是)(8)

书读得多了,下笔自然有神,这也是陈毅元帅书法的精妙之处。据称,在十位元帅中,他的书法被认为是最有水平的。

叶剑英:清瘦如佳人细腰,刚健如利剑出鞘

叶剑英是广东梅县人,生于1897年,幼时曾随父下南洋,回国后入云南讲武堂学习军事。后参与筹建了黄埔军校,并在驱逐桂系军阀、征讨陈炯明等军事行动中显露了卓越的才能。参加革命后,长期担任军中的参谋长职务。

陈毅与叶剑英都是(陈毅与叶剑英都是)(9)

叶帅天资聪慧,文思敏捷,好以诗词会友,一生创作诗词达170多首,颇得毛主席欣赏。他的诗名可能没有陈毅元帅那么“响亮”,但他可是毛主席给陈帅写诗钦定的“老师”。

有一次,毛主席专门致信诗友陈毅说:“剑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学律诗,要向他们请教。”这么来看,说叶帅是陈老总写诗的“老师”确实不为过。

陈毅与叶剑英都是(陈毅与叶剑英都是)(10)

叶帅写过很多经典的诗词,气象豪迈,令人激昂澎湃。“放眼高歌气吐虹,也曾拔剑角群雄。我来无限兴亡感,慰祝苍生乐大同。”很难想象,这种为天地立心、生民立命的豪气,是来自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

陈毅与叶剑英都是(陈毅与叶剑英都是)(11)

1940年抗战胶着期间,他曾写下《和朱德同志》:“将军莫唱大刀头,沦陷山河寸寸收。勒马太行烟雾外,伊谁与我赋同仇。”豪气干云,视死如归,至今读来也令人感慨敬畏。

爱好诗文的叶帅自然对书法也颇有研究。虽然那个时代不允许他沉迷书斋,无法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练习书法,但他在青年时期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加上后天的时学时用,最终却练就了一手好字。

陈毅与叶剑英都是(陈毅与叶剑英都是)(12)

叶帅的书法整体上清瘦健美,与“启功体”颇有相似之处。他的书法作品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端雅斯文,跟他身上的文气一样。

陈毅与叶剑英都是(陈毅与叶剑英都是)(13)

仔细观摩,他的楷书还有颜楷和“二王”的影子。他笔下的线条温润细腻,时而清瘦如佳人腰肢,时而刚健如利剑出鞘。藏锋起笔,率意收笔,皆自然天成,恰到好处。

陈毅与叶剑英都是(陈毅与叶剑英都是)(14)

总体来看,叶帅与陈帅的书法,都有比较明显的书卷气,这与他们内在的文人气质是一脉相通的。同时他们的字也有浓郁的个性色彩,一个活泼潇洒,一个轻健端雅,各有风采,这其实也是他们不同性情的一种真实写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