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扇子舞蹈(男孩子跳舞原来可以这么)

中国历史,对舞蹈的记载流传下来的其实不多,但也有一些,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其中的“霓裳”和“六幺”便是两段闻名千古的舞蹈。

能被大家所熟知的舞蹈,大多是宫廷舞蹈,以女性舞者为主,但是在最古老的文字记载中,其实有很多恢宏的舞蹈是以男性舞者为主的。

诗经中便记载了一次舞蹈的场面,其中男性舞者的英姿甚至引得观舞的诗人心生爱慕。

诗经中的扇子舞蹈(男孩子跳舞原来可以这么)(1)


诗经·邶风·简兮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简兮”是鼓声的拟声词,《万舞》是这场舞蹈的名字。

鼓声擂响,正午时分,太阳居于正前,《万舞》即将开场,领舞的舞者站在队列的正前方。

舞者健壮勇武,在公庭之上表演《万舞》,他的动作有力如猛虎,拿着缰绳仿佛在组织队列。

左手拿着龠管,右手拿着羽翎,他跳得面色潮红,公侯连连赐酒。

诗经中的扇子舞蹈(男孩子跳舞原来可以这么)(2)

诗歌到这里,舞者已经完成了他的舞蹈,最后一章由于和前文并不怎么相合,很多学者认为是错简,但是也有学者认为错简从古代一直错下来,以误区当真境,亦无不可。

《诗经》中在其他诗歌中共有七处“山有……”“有……”的对举句式,所以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知道,这是以树隐喻男子,以草隐喻女子,托兴男女情意。

高山之上有榛树,田地之间有苍耳,我心中思念的是谁?是西周的舞者。那英俊的男子,是从西周过来的啊。

诗经中的扇子舞蹈(男孩子跳舞原来可以这么)(3)

《万舞》是存在于春秋时期的一种舞蹈,舞者需要先拿着武器,做武舞,再拿乐器和鸟羽,做文舞,对舞者的各方面的能力要求都很高。

且诗歌点明了地点,在公庭之上,那这公庭至少应该是诸侯的庆贺殿堂,按规制至少有六佾,也就是说他至少需要领着三十六个人完成整个舞蹈,难度很大。

诗歌中写“公言锡爵”,可见他的舞蹈完成地很是成功,甚至得到了诸侯的赏识,这般厉害的男子,能得到女子的青睐便不稀奇了。

诗经中的扇子舞蹈(男孩子跳舞原来可以这么)(4)


舞蹈和音乐几乎是最难流传的艺术形式了,《诗经》其实本身是一本歌词收录书,原本应该是配有一本音律的,但是失传了,所以现在的我们只能把它当诗歌来简单朗读,而舞蹈就更难了,即使是保存了部分曲谱的“霓裳羽衣舞”的呈现,都是现代人根据古籍再创作的,更不用说两千年前的公庭舞蹈了。

这是一种遗憾,却也是一个突破口,对古代文化的融汇与发扬首先需要建立在已有素材的基础上,取其精华打下基础,再融合现代的特点进行古文化的再创作,就如同央视大火的《经典咏流传》,用经典打下基石,再以流行文化点缀,所呈现出来的艺术形式,既有内涵又不失流传性,对古文化的传播发展,可谓大有益处。

期待《诗经》文化的传承可以让我们看到《万舞》的再现,一舞千年,名副其实~

本文由一古文点小原创,每天会分享一篇古文,喜欢的朋友记得转发关注哟~

诗经中的扇子舞蹈(男孩子跳舞原来可以这么)(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