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世界少安初次见秀莲(平凡的世界少安不顾秀莲拒绝分家)

《平凡的世界》原著:

《红楼梦》里的凤姐说,没有不散的筵席。弟兄分家,或者父子分家,不管在现在还是以前都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但这件自然的事对孙少安来说确是一件很痛苦很难面对的事,这不仅令人费解?

有好多人为此评论孙少安很渣,看过这本书或剧的人都知道,秀莲嫁给少安的时候,没要彩礼,没钱没房没粮,真正是裸婚的不能再裸了。但秀莲丝毫不嫌弃,一心帮着少安撑起一大家人的光景。

可是秀莲再懂事再爱少安,她还是和天下所有结婚的媳妇一样,想和丈夫单另过生活,这是她刚结婚就有的梦想。

梦想归梦想,秀莲也明白,梦想必须在现实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所以在他们结婚初期,一大家人离开他俩就活不下去的情况下,秀莲选择压抑自己,一心帮衬丈夫争光景,但心里的念头还是会冷不丁通过一些行为表现出来。

少安是知道秀莲的心思的,秀莲也是知道少安就算和他离婚,也不会抛下这一大家人。所以,生活虽有矛盾,但还是这么一起帮扶着过着。

平凡世界少安初次见秀莲(平凡的世界少安不顾秀莲拒绝分家)(1)

时间这么一晃,他俩有了儿子,生活也有了变化。随着生产责任制的实行,他们一大家从此吃饱饭了,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变化。还有更惊喜的是,少安经同学刘根民的介绍,给原西中学拉砖挣了一大笔钱。用这钱建了个烧砖窑,一个多月就赚下700多元,这对庄稼人可是笔大钱。

此时的秀莲也有了变化,她不再想做少安的附庸,她也要做家里的主人,她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次秀莲明确的提出了分家,这很自然,这么几年,秀莲不仅给少安生了儿子,家里的每颗粮食每分钱哪个没有她的功劳,再别说她娘家的帮衬。所以秀莲这时候提分家是很有底气的,时机也是对的,家里有条件了嘛。

哪家人遇到这种情况,按常理就痛痛快快的分了。可孙少安的反应很激烈。

“家不能分!”少安生硬地说。

“你不分你和他们一块过!我和虎娃单另过光景!”秀莲顶嘴说。

孙少安大吃一惊。他没想到,他的妻子一下子变得这么厉害,竟然敢和他顶嘴!

他已经习惯于妻子对他百依百顺,现在看见秀莲竟然这样对他不尊重,一时恼怒万分!大男子的自尊心驱使他冲动地跳起来,扑到妻子面前,举起了他的老拳头。

少安没有打他的妻子,他内心是爱心疼秀莲的。在少安的哀求中,这次分家也就不了了之,但少安答应了秀莲箍新窑。

很快新窑箍好了,少安的烦恼又来了,秀莲分家的意识越来越强了,而且明确的表现在行动上。她不再和他一起去父母家吃饭,而是在新家自己做着吃,她对老人的态度也没有以前那么乖顺,在老人和秀莲之间,已经出现了一种危险的裂痕。

这次分家势在必行了,孙玉厚老两口也明确提出分家,老人家不仅仅是因为儿媳的缘故,更主要也想把亲爱的儿子解放出来好好过过年轻人的生活。

可孙少安陷入了更大的烦恼和痛苦之中。竟然在父亲面前痛哭流涕,反复说:“不能分……不能分……”

当然,在孙玉厚的坚持下,家还是分了。可以说,少安是被逼的。

少安为什么这么抗拒分家?为什么这么不能接受分家?我想很多人都会这么问。

其实,如果读懂了少安,就能理解了他对“不分家”的执念,就会不忍心说他渣

平凡世界少安初次见秀莲(平凡的世界少安不顾秀莲拒绝分家)(2)

第一个原因:多年来的一贯信念和生活哲学

他第一次感到了成家后的烦恼。随着秀莲进了家门,矛盾已经开始露了头。他多少年和父母弟妹生死与共,秀莲即使是因为爱他而伤害了家里的人,他也不能原谅。他是一个成熟的庄稼人,绝对不会像农村的有些年轻人,如俗话说的“娶了媳妇忘了娘”。不!牺牲自己而全力支撑这个穷家,这是他多年来的一贯信念,已经成了他的生活哲学。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没有从无数艰难与困苦之中垮下来,甚至因而感到自己活得还有点意思……

我们说信念是什么?是脊梁、明灯、路标,它支撑不倒的灵魂,照耀着期盼的心灵,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正是“牺牲自己而全力支撑这个穷家”的信念,使十三岁的少安在升初中考试考得第二名成绩的情况下,毫不留恋地退学当农民,甘心帮扶父亲供弟妹读书。

正是这份信念,使得仅仅十七岁的少安有力量撑起家,不仅成为父亲左膀右臂,更成了父亲引领者。

正是这份信念,二十三岁的少安不仅是全家人的依靠,连出嫁的姐姐大事小事都依靠着他,在家里出现问题时,只有少安在,一大家人就是心安的。他还是生产队一队队长,年纪轻轻就精明强悍得连田福堂、金俊武这些村里的老强人都不甘小视,把一队带领得比金俊武带领的二队还好。

他才多大啊,不是经历了太多生活的风霜雨雪,不是早早担当了不该担的责任,不是想给一大家子挣一份好光景,他怎么会被生活打造成这个样子。

与秀莲结合的初衷也是要找一个适合自己,愿意与自己一起奋斗的合作伙伴。

他做的所有的事,只有一个目的,让一大家子过上好生活。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他几乎没有想过自己,就像成了家,他的心里装得还是大家,在很长时间里,对小家是没有概念的。

这不能怪他,这是他的生活带给他的,所以当秀莲一而再地提分家,他一下子是接受不了的,因为他要失去他一贯的信念和生活哲学。

平凡世界少安初次见秀莲(平凡的世界少安不顾秀莲拒绝分家)(3)

第二个原因:那无法割舍的骨肉感情

不管从理智还是从感情方面讲,他无法接受分家的事实。他从一开始担负的就是全家人的责任,现在让他放弃这种责任是不可能的。这不仅是一个生活哲学问题,更主要的是,他和一家老小的骨肉感情无法割舍。他们这个家也许和任何一个家庭不同。他们真正是风雨同舟从最困苦的岁月里一起熬过来的。眼下的生活虽然没有了什么大风险,但他仍然不愿也不能离开这条“诺亚方舟”!

少安一直陷入到一种痛苦的感情纠缠之中。他一时怎么也不能想象,他要脱离开这个大家庭?多少年来,他已经习惯于自己在家庭中扮演保护人的角色;一旦没有他,其他人怎么办?

最艰难的岁月也许过去了,而那贫困中一家人的相亲相爱是不是也要过去了呢?

当少安因为分家伤心地像个孩子似的,在父亲面前痛哭流涕,孙玉厚像小时候一样抚摸少安的头,安慰他。

这一幕令人感动,忍不住要落泪。这是一份怎样的感情让一个饱受风霜的成年男子这样落泪。

这份对家的感情眷恋,一般的家庭真得体会不到,唯有在最困苦的岁月里,一家人抱成一团,互相取暖互相拉扯着走过,一起经历生活的大小考验,才能产生这样深厚刻到骨头里的感情。

孙玉厚是个情重的人,在最困难的岁月里依然咬牙帮扶了他的弟弟孙玉亭。少安和他父亲一样情重,对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充满了爱。秀莲给他饭舀稠点,仅仅拿了奶奶的一个白面馍给他,他能愤怒地打秀莲。不是他不懂秀莲的心,也不是他不爱秀莲,而是他无法忍受因为他的稠饭家里的老小就会吃的稀一点,因为他吃一个白面馍,奶奶就会少吃一个。

这不仅是他对家人的爱,也是他的责任。他是家里最大的男孩子,俗话说长兄如父,少安真得是这样做的。他的心里,照顾一家老小就是他当仁不让的责任,这份责任也让他有成就感,他为此感到自豪。

所以,当一想到分家,一个大家一分为二,卸下他的责任,对于少安来说肯定短时间内是无法接受的。

平凡世界少安初次见秀莲(平凡的世界少安不顾秀莲拒绝分家)(4)

结语

虽然分家对少安来说是痛苦的,但这份痛苦肯定是短暂的,随着时间流逝他会适应新的生活,他也会渐渐把更多目光分给秀莲和他们的小家。因为生活是变化的,在不断变好,少安终究也会随着改变。但少安对他那一大家人的爱、照顾、责任,永远不会因为任何事而改变。

写这篇文章再次感受了少安的不易,少安对家人的那份爱和责任令人久久无法忘怀。真得庆幸少安分家了,作为旁观者,我也心疼他,也像他父亲一样希望他过过年轻人的日子。

大家好!我是浅析所读,喜欢读书,顺便学着写写书评,喜欢我的文章的话,欢迎点赞评论关注我!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