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零食吃什么好(学生膳食六大原则)

#重新定义儿童零食# #营养演说家#

学生处于学习阶段,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营养学上把6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归为学龄儿童。

学龄儿童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高于成年人,膳食营养状况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至关重要,同时这个年龄段也是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

如何科学合理安排膳食,满足各年龄段学生成长和学习需要,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打好基础,是每个为人父母的必修课。

学生零食吃什么好(学生膳食六大原则)(1)

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学生的膳食应遵循哪些原则:

1.烹饪采取少油少盐少糖的原则

从小培养清淡口味。学龄儿童基本上与父母同食,如果家里饭菜口味过重,孩子从小在这个家庭环境下,也会养成口味过重的习惯。

口味过重可能导致主食吃的更多,长期高油高糖也会引起超重甚至肥胖,增加成年肥胖的风险。

2.规律饮食,保证正餐营养均衡

每一餐要包括:

主食,如米饭、馒头、面条、面包等。

优质蛋白质类——鱼肉蛋奶豆,如鸡蛋、瘦肉、鱼、虾、豆腐、豆浆、牛奶等。

蔬果类,如菠菜、西红柿、西蓝花、苹果、草莓、橙子等。【水果也可以在两餐之间】

学生零食吃什么好(学生膳食六大原则)(2)

同事给小学4年级的儿子准备的午饭

3.关注生长发育期的关键营养,保证供应充足

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对很多营养的需要量与成人相当或超过成年人。

比如铁,成人的推荐摄入量是20毫克/天,而对女童的推荐摄入量从11岁开始开始为18毫克/天,接近成人的推荐量。

对于骨骼生长至关重要的钙,成人每日推荐量是800毫克/天,而儿童从4岁开始推荐量即为800毫克/天,7岁达到1000毫克/天,11岁开始达到高峰1200毫克/每天。

学生零食吃什么好(学生膳食六大原则)(3)

我们身体的“建筑大师”蛋白质,对于18-49的成年人,男性推荐每日摄入量是65克/天,女性是55克/天,而对7岁的儿童(男女)推荐量达到40克,14-17岁达到75克/天(男)、60克/天(女),超过成人推荐摄入量,因为蛋白质构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细胞、肌肉等以及构成参与生化反应的各种酶,优质蛋白质一直被强调,在饮食中很重要。

学生零食吃什么好(学生膳食六大原则)(4)

正餐安排要荤素搭配,尽可能做到食物多样优质蛋白质充足,【鱼肉蛋奶豆】是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每天吃两到三种,比如早餐吃一个鸡蛋,午餐里有肉或豆制品炒的菜,晚餐有鱼或虾;经常吃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定期吃肝脏、鸭血,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促进铁的吸收;经常吃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绿叶菜;经常吃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促进钙吸收,经常参加户外活动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

学生零食吃什么好(学生膳食六大原则)(5)

4.注重早餐,用营养开启美好的一天

很多家庭的早餐比较糊弄,食物单一,有吃饼干、面包的,有吃方便面的,还有干脆不吃的。

三餐的能量供应比例早餐占25%~30%,午餐30%~40%,晚餐30~35%为宜。

要每天吃早餐,且保证早餐的营养充足。

5.养成饮用奶及奶制品的习惯

奶类富含优质蛋白质,也是钙的优质来源,为满足骨骼生长,每天要保证300毫升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如酸奶、奶酪),纯牛奶为主,酸奶尽量选择【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低的。

学生零食吃什么好(学生膳食六大原则)(6)

6.家庭分餐制

家庭建议分餐,家庭成员用专属餐盘,各类食物盛到餐盘里,很直观有利于掌握孩子的饭量,对各类食物的摄入情况,便于调整。

学生零食吃什么好(学生膳食六大原则)(7)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科学选择零食,让零食为成长助力

零食的选择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是个难题。

超市里供选择的零食琳琅满目,包装精美,儿童们很难抵御诱惑。

两餐之间吃一些优质健康零食,可以缓解饥饿,满足儿童对食物的渴望,选对了零食为健康加分。

儿童零食可选择新鲜水果,新鲜水果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水果不宜过多,每天食用2~3种,半斤左右即可。

加餐也可选择一盒牛奶或酸奶,或几片奶酪,奶及奶制品提供优质蛋白质、钙。

也可量坚果类作为儿童零食,但要注意选择原味的,而不是高盐、糖浸的坚果,坚果能提供蛋白质、维生素E、钙、铁、锌、硒等矿物质,每天一小把即可,比如核桃两三个或巴旦木十几粒或瓜子一小把。

另外,也可选择面包、海苔、煮鸡蛋(鹌鹑蛋)作为零食。

学生零食吃什么好(学生膳食六大原则)(8)

以下零食需要严格限制食用

果脯、果汁等含糖饮料、乳饮料、冷冻甜品(如冰淇淋)、膨化食品(如薯片、虾条)、油炸食品(麻花、薯条)、含人造奶油的甜品、香肠。

过多的糖容易引起儿童龋齿,容易超重或肥胖,油炸、高油、高糖食品不宜作为零食。

学生零食吃什么好(学生膳食六大原则)(9)

从小引导、培养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让孩子从小认识食物,学习烹饪,提高营养科学素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孩子受益终生的财富。

一起加油吧!


作者:王晶 注册营养师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参考资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2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