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话最难学的一句(潮汕俗语的运用及规范)

我们知道,文学的语言应该是生动、形象、富有生命力的。很多文学名著就是极富有地方色彩(即方言色彩见长),如老舍的《四世同堂》、《茶馆》、《骆驼祥子》,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等。俗语作为方言的一个部分,它可以为一部作品增加一些地方色彩。潮汕方言地区的文学创作,是如何利用潮汕俗语呢?我们以几部有代表性的潮汕地区文学作品为例。一是清朝佚名的《三春梦》,一是陈跃子的《女人是岸》,一是郭启宏的《潮人》。在这几部作品中,对潮汕俗语的运用主要有三种情况:

潮汕话最难学的一句(潮汕俗语的运用及规范)(1)

潮汕话最难学的一句(潮汕俗语的运用及规范)(2)

1.对潮汕俗语原文照录。这一类俗语没有任何加工修饰,运用在文章中没有什么晦涩难懂的地方,可以让潮汕方言区以外的人理解、接受。

例: “我记得你说过,我小时候嘴巴就大,相面先生说是福相,‘嘴阔食四方’,是不是?食四方,就得东西南北走啰!” (《潮人》P194)

例:林海阳骨子里原本有些傲,这些年把傲打掉了,却又化作脸上一道冷,求人如吞三尺剑!他不愿第二次登门,便买来成衣,拆开仿样,还买来一些裁缝方面的书,日夜琢磨。潮俗有云,有心打石石成砖,火到猪头烂,工夫不负有心人!以他的智商加上刻苦,很快掌握了从设计到裁剪到缝纫的全套工艺。(《潮人》P220)

例:小军对曰:“古语云:深山出好茶,东海出龙虾;食饱无事做,掠虱望上爬。”(《三春梦》)P151)

例:(众屠户)打得旗奴欲死勿死,欲活勿活。(《三春梦》P18)

例: “百货合百客,阿姆合阿伯。蟹兄的蟹倒掉也比你强几倍。”(《女人是岸》P11)

除了上文所引之例外,还有“世上有白来猪白来羊,无白来雅姿娘”、“一只鹧鸪占一个山头”、“人心不足蛇吞象”等等。

2.对潮汕熟语的只字片词作改动。此类熟语中某个字词为潮汕方言字,外地人难以读懂,作者把这些字词改为相应的现代汉语词语。例如:

例:陈奇木顿生悔意:“阿爸,请原谅我的失礼!程已经启动了,潮州俗语说,爬上虎身就得骑……”人》P351)(“着”换为“得”)。

例:邢伯忽然认真起来:“老丑说白话的样子,来向阿木负荆请罪的呀!” ( (“呾”换为“说”)。我是学着老廉颇《潮人》P359)例:于国琏领命,这明知现死,图其赊死。 (《三春梦》 P111,即潮汕俗语的“现死博赊死”)

例: “大头蛤,开口就臭!”珊妹白了那后生一眼。 (《女人是岸》P12)

例: “哦?籴米换豆?” (《女人是岸》P27)

对潮汕熟浯的个别字词略加替换,这一类在小说中为数不少,如“从暹罗说到猪槽”(“啵”换为“说”)、“瘦骨落肉”(“(疒省)”换为“瘦”)、“食盐多过你食米,行桥多过你行路” (“(多支)”换为“多”)等。作者对外地人颇费理解的字词作轻微的改动,让外地人也能非常容易地领会这些具有潮汕特色的熟语了。

3.对整个潮汕熟语作改造。此类熟语的某一部分被改造,甚则整个从潮汕熟语化用而来,从意思上看仍保留了潮汕熟语的特色,但字面变化较大。例如:

例: “可事实上官府都做了些什么?遇着海盗,自家先跑了,跑得那根辫子直过离弦箭!” (《潮人》P11)(原句为“支辫掠做直”。)

例:两个女人可以开多半个墟市。 (《潮人》P21)(原句为“三个姿娘斗个圩”。)

例: “我都不怕,你怕什么?树正何愁影子斜呵!” (《女人是岸》P14)

例: “我一双好手,成天搬弄的是死鱼死虾,是捆了草的无脚蟹。”(《女人是岸》P33

这种类型的潮汕熟语在小说中也经常出现,如”坟堆当大路走” (原句为“坟看作厝”),“还没拉屎先唤狗来吃”(原句为“未曾放屎先呼狗),作者在保留潮汕俗语中的关键字眼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加工,使之能之容易为外地人接受理解,这是文学创作中运用方言的一种较为成功的方法。

因此,在描写潮汕地区的事,塑造潮汕地区的人这些作品中,如果恰到好处地运用潮汕俗语,或者对俗语进行合理改造,就能更鲜明地显示地方特色,只有立足本土,才能让作品冲出潮汕。#方言#

如何做到这一点?我们认为,作为生长生活在方言区的作家,应该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努力克服语言运用的弱点。首先是思维过程的普通话化。一个生活在方言区的作家,生活于斯,成长于斯,接触的基本上是同一方言区人群,思维的定势大体上还是方言思维,这样作品就难免十分明显地带上方言的烙印。要克服这一点,作家要努力学习普通话,通过普通话来规范我们的语言思维。其次,利用方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们知道,方言与普通话存在着差异,满纸方言肯定是让外地人不知所云,即使是在方言区也是行之不远的。但如果对丰富生动又富于地方色彩的方言俗语稍加修改,让外地人能接受,能理解,这样不但可以增加作品的生动性,又有助于对典型环境的描写和典型人物的性格塑造。这岂不是大好事儿?#潮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