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寒季什么汤进补(记得常喝3碗滋补暖汤)

冬天寒季什么汤进补(记得常喝3碗滋补暖汤)(1)

立冬至,天地冻,露成霜,草木凋零,万物始藏。

今日立冬,太阳黄经到达225°度。《逸周书·时训》载立冬三候:

立冬至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

彼时北方已进入寒风冻人之时,而南方则要到了冬至前后才算真正入冬。世人自是搞不清,立冬和冬至,哪个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冬天开始?

冬天寒季什么汤进补(记得常喝3碗滋补暖汤)(2)

立冬和冬至,哪个才是冬天的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立,建始也”,又曰“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是秋冬交替的节点,自是民间冬天之始,亦是一年迈入终了之时。此时,气候初见轻寒,天地之间冷清萧瑟。追溯历史,古时天子与百姓会在当日举行盛大的立冬仪式,以祭拜祖先和祈祷明年风调雨顺。

而冬至,自有冬之极致之意,此时气候已至数九寒冬,阴极而阳初生,世间万物正为复苏而孕育着。

立冬食补当温补,勿扰阳气为核心

冬天寒季什么汤进补(记得常喝3碗滋补暖汤)(3)

立冬时节,食养尤为重要,当以健脾益胃、暖肾润肺为主。中医倡导“秋冬养阴”,此时养生的关键即不要扰动阳气,使之收敛闭藏。

立冬补冬,但要注意一是要温和补之,不要过于峻猛大补;二则慢补,以免猛补至燥热,导致阳气得不到真正的温煦。

立冬食补,则是以清补、温和、润养为宜。饮食需注意少食性寒之品,可减少水果的摄入,多吃些富含优质营养元素的坚果;肉类可以羊肉、猪肉、牛肉、鸡肉为主,以补充阳气,但不宜过分进补;蔬菜则适宜食用应季根茎类及豆类,如白菜、萝卜、豆腐等。

冬令进补,养藏为宜,以当令食材炖煮滋补暖汤,滋阴暖胃,补而不燥

1、 祛寒娇耳汤

冬天寒季什么汤进补(记得常喝3碗滋补暖汤)(4)

娇耳,即饺子。吃饺子是北方立冬时节的传统习俗,以此纪念医圣张仲景施汤救百姓。

相传东汉时节,正值冬日,张仲景回乡之时路过南阳,看到当地百姓饥寒交迫,许多人耳朵都冻掉了,于是他将羊肉、辣椒、生姜等祛寒温阳的食材剁成馅,包在面皮里捏成耳朵形状,煮熟后送给百姓连汤食用,有驱寒保暖之功。

2、 萝卜羊肉汤

冬天寒季什么汤进补(记得常喝3碗滋补暖汤)(5)

俗话说:“冬吃萝卜赛人参”。秋冬交际之时,寒邪容易入侵体内,最先侵袭的脏腑则是肺脏。从中医角度来讲,白萝卜味甘辛、性凉,入肺、胃二经,有润肺、养阴、行气、开胃之功。然而白萝卜性偏凉,不宜生食,炖萝卜汤则是最适合的做法。

立冬进补,羊肉则是很好的选择,其性温热,有益气补虚、温补肾阳、驱散寒邪之功。但羊肉略偏燥热,与白萝卜同炖煮,萝卜可中和羊肉的热性,羊肉可温养萝卜之寒性,有健脾开胃、补益气血之功。

制作羊肉萝卜汤,需先将羊肉焯水以去除血水和腥味,白萝卜切块,放入汤煲内,加入生姜、葱、花椒等调味,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煮1小时,至羊肉软烂后,加入白胡椒调味即可。

羊肉萝卜汤,适合气血虚弱、畏寒肢冷、疲劳无力的人群食用,从地区来讲更适合北方人群食用。

3、 白菜栗子汤

冬天寒季什么汤进补(记得常喝3碗滋补暖汤)(6)

民谚有云:“百菜不如白菜”。白菜是冬天应季蔬菜,中医认为其性平微寒、味甘,有清热除烦、润肠养胃、生津利尿之功,可缓解肺热咳嗽、口渴咽干、便秘等症状。

然而白菜性偏凉,冬季不宜冷食,可炖汤食用,同时可加入栗子与猪肉以中和其凉性。

栗子被称为“肾之果”,其归脾、肾二经,有益气、健脾、养胃之功,可调和脾肾,即养护先后天之本。

白菜栗子汤,则是先将猪肉切片后焯水,与栗子、生姜放入汤煲中炖煮,白菜切丝,半小时后放入煲中,15~20分钟后加盐调味即可。此汤清补,更适合南方人群食用。

冬天寒季什么汤进补(记得常喝3碗滋补暖汤)(7)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自立冬起至冬至之时,则是一年当中阳气闭藏的关键时期。顺应天地之自然规律,保持身心安宁、闭藏有度。愿这冬始之时的三碗暖汤,可以帮您养护阳气、补充能量、健脾养胃、安稳一冬。

#大家健康超能团##超能健康团##立冬##“立冬”美食图谱##致敬真知灼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