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怎么控旺(1忌2窍门加上9基本)

前年之前,我曾种植过三年的黄秋葵,至今印象深刻。说起黄秋葵,个人觉得真是好东西,它又名补肾草、羊角豆,叶、花、芽皆可食用,可炒食、做汤、蒸食,样样皆美。肉质柔嫩、润滑爽口,是一道近年流行的绿色高档营养保健蔬菜。种植黄秋葵难吗?个人觉得不算难,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是能成功种植的。在三年的种植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经验,现在分享给大家。有哪些技巧呢?我总结为“129法则”,概括起来就一句话:“1忌2窍门,加上9基本”。具体是什么意思?且别着急,听我慢慢讲述。

种植黄秋葵有哪1忌讳?

黄秋葵并非我国原产,是一种引种作物,它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最忌讳连作。连作危害甚大,会发生根结线虫病。不仅忌讳黄秋葵自身的连作,也忌讳果菜作物的连作。什么意思呢?就是像辣椒、茄子、西红柿、苦瓜等果菜类作物,都不能是黄秋葵的上茬,它的上茬必须避开这些作物。

什么作物可以是黄秋葵的上茬呢?通过几年生产实践,我发现除它自身和果菜类之外,其它都是可以的,但最理想的是叶菜、根菜类,比如白菜、菠菜、白萝卜、红萝卜、生菜、香菜、香菜、韭菜等,都是可以作为黄秋葵上茬作物的。

黄秋葵怎么控旺(1忌2窍门加上9基本)(1)

种植黄秋葵有哪2窍门?

世间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只要善于观察与总结,就能发现每种事物的奥秘。种植黄秋葵期间,我发现两个少有人知的窍门,能降低植株徒长风险,能提高开花坐果率,把握住就能丰产丰收。那么,是啥窍门呢?

1、扭枝

什么是扭枝呢?就是将叶柄扭曲,扭成弯曲状。为什么要扭枝?因为黄秋葵生命力强,主枝侧枝粗壮,叶片肥大,容易徒长,导致开花结果延迟。对于如何防止徒长,各人有各招,但一个偶然机会发现,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扭枝,将叶柄扭成弯曲状后,能有效控制黄秋葵的营养生长,对防止徒长特别有效。

2、温度

黄秋葵是喜温作物,生长期的适宜生长温度在24~30℃之间。我想,它有没有像其它作物的最佳生长温度?于是通过摸索实践,发现真有。那就是:当温度在27℃左右时,黄秋葵能处于生长的最佳状态,开花最多、结果最好、产量最高、品质最佳。所以,后来生产中都将温度调整在26~28℃之间,这样的温度,黄秋葵能达到最佳生长发育状态。

黄秋葵怎么控旺(1忌2窍门加上9基本)(2)

种植黄秋葵有哪9基本?

万物讲基本,秋葵也当然。黄秋葵种植过程中,需做好9个基本工作,即播、植、水、肥、温、光、除、防等九字方针。这八项基本工作,项项重要,都得做好。

1、播

黄秋葵播种,可直播种植,可播种育苗。由于直播苗期生长慢,建议育苗移栽,可让土地提高利用率。黄秋葵的播种期,南方北方因为气候不同而有差异。以冬后入春的温度为准,平均气温达到15℃以上即可播种。大体上说,南方3月、北方5月、长江流域4月皆可种。播种前,种子需浸种催芽,清水浸泡12个小时后,置于25~30℃环境中催芽,当种子出芽率达60~70%时即可播种。

2、植

黄秋葵的定植移栽也有个小窍门,那就是带土移栽,尽量保护根系不受伤害。如果是苗床育苗,尽量多带土;如果是钵、盆、营养袋育苗,保持钵、盆、营养袋土不松散。苗期不宜过长,2~3叶时移栽较好,25天左右是最佳时期。移栽前,需打底肥。底肥以腐熟农家粪肥为主,每亩施5000公斤,再施三元复合肥20公斤,耙细耙平即可栽植。

黄秋葵怎么控旺(1忌2窍门加上9基本)(3)

3、水

水对黄秋葵的生长发育很重要,但不耐涝,需把握好湿度。保持土壤湿润即可,不可过湿,也不可干燥。水过多,土壤湿度过大,容易诱发立枯病;水太少,土壤干燥,植株长势差,发育不良,果实品质差。幼苗期需水多,生长期水量适当,果实膨大期需水量增多。但水勿多,切记不能大水漫灌。

4、肥

黄秋葵喜肥,除育苗底肥、移栽底肥之外,生长过程中应有多次追肥。第一次追肥时间为苗期,出苗后显真叶时进行,每亩施尿素6~8公斤;第二次追肥时间为移栽缓苗后,每亩施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第三次追肥时间为开花结果期,需施重肥,每亩施三元复合肥25~30公斤或人粪稀肥250~300公斤。第四、第五、第六次追肥,需根据黄秋葵的长势而确定,由于采收期长,一般有120~150天,追肥时间灵活把握。

5、温

前面我们提到一个窍门与温度有关,说明温度对黄秋葵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整个生产周期中,苗期、生长期、开花结果期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种子发芽与苗期的温度要求不高,温度达15℃以上即可发芽,生长温度达20℃以上即可。生长期最佳温度26~28℃。开花结果期最佳温度27℃,白天不能低于20℃,夜间不能低于15℃,否则影响开花结果。

黄秋葵怎么控旺(1忌2窍门加上9基本)(4)

6、光

光照,对黄秋葵来说是跟温度一样重要的元素,它对光照是非常敏感的。光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这是黄秋葵对光照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在选择地块时特别要注意,不能选择有树木、林地边的地块,避免遮阳而影响它的生长。需选择无树无林遮挡的向阳地块进行种植,可合理密植,但要把握好行距与株距,避免太密而影响通风与采光。

7、除

除草,是黄秋葵种植过程中的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移栽定植后,需进行除草工作,有两个目的:一是除草,二是翻动土壤提高地温,促进缓苗。当第一朵花开放前,需进行第二次除草,中耕,利于蹲苗,也因松土而利于根系发育。开花结果后,需进行最后一次中耕除草,并培土防倒伏。

8、整

黄秋葵生长发育能力强,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植株进行调整。一是将过密、病态、弱小侧枝摘掉,确保养分、水分都供应到健康主枝与侧枝上;二是采摘嫩果时摘心,促进侧枝生长发育,可提高黄秋葵产量;三是生育中后期,嫩果采摘后,需及时摘除老弱病残叶片,提高透风透气能力,减少养分水分的消耗,还可防止病害、虫害的蔓延。

黄秋葵怎么控旺(1忌2窍门加上9基本)(5)

9、防

黄秋葵之防,主要有三:一防病害,二防虫害,三防倒伏。此三防,有讲究。

(1) 防病害:黄秋葵采收时间长,但采收时间间隔短,防治病害原则上不能用有毒性的农药,只能用无公害、毒性小或微毒农药,这是对消费者的健康负责。其病害主要有疫病、病毒病,可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的方法进行处理,为了消费者的健康,因采收间隔短而避免农药残留,尽量不使用化学防治法。

(2) 防虫害:其虫害主要有毒毛虫、美洲斑潜蝇。跟防治病害一样,尽量避免使用化学防治,不用毒性农药,而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进行处理。

(3) 防倒伏:黄秋葵因主枝侧枝发展繁茂,防倒伏是一个重要工作。一、开花结果后,植株长势进一步加快,每次浇水施肥后,都需要进行培土,为防倒伏;二、封行前,进行最后一次培土,多培,防倒伏;三、在风雨较多地区,以竹杆或树枝插于植株旁进行捆绑,加强防倒伏。如此处理后,防止倒伏的效果是不错的。加强巡查,如果发展哪里有倒伏的迹象,及时加强防范。

总结:

黄秋葵是近些年引进的新兴品种,因为口感佳、营养好而颇受欢迎,是我国港澳台以及近邻日本的热门菜。大陆消费者接受并喜好黄秋葵的人也越来越多,有很大的种植发展潜力。要种植,技巧少不了,我觉得我的总结可能对大家都会有所帮助,至少具有启发意义。如果有啥不懂的,或者意见不同的,欢迎留言评论,我们一起探讨,我们共同进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