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晚上打更有什么后果 古人深夜为何要打更

古代有一特殊的夜间职业,叫做“更夫”,那为何“更夫”在古时不可或缺?如果没有了更夫,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而更夫自己又是如何知道准确打更时间的呢?

古人晚上打更有什么后果 古人深夜为何要打更(1)

所谓“打更”,顾名思义,就是“报时”的意思。中国古代按照天干地支,将一天的时间分为整十二个时辰,从卯时到酉时,也就是凌晨五点之后到晚上七点之前,被古人划分为白天,这段时间里,人们不是在劳作,就是在操持家务,处于清醒的状态,即便没有钟表,每天看着太阳的方位,树影的角度,或者天明天暗,就能大致辨别时间,因此这段时间是无需打更的。

可到了夜晚,人们熄灯入睡,天色也一直昏暗、不见光亮,古人又没有钟表,为了能够更好地辨别时间,以帮助自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时就需要专值夜班的“打更人”,以敲击竹棍或者敲锣的方式,协助众人辨别时间,而这些负责打更的人就被称为“更夫”。那么更夫一般是如何打更的呢?

古人晚上打更有什么后果 古人深夜为何要打更(2)

其实过程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挺复杂!首先咱们得知道,晚上哪段时间需要打更,古人将从戌时开始到寅时结束的这段时间划分为夜晚,也就是晚上七点到第二天凌晨五点之间,一共历经5个时辰,按现在的计时单位就是10个小时,更夫把每个时辰设置为“一更”,每过一个时辰便打一次更,直至凌晨5点,一共打五次更。

听起来是不是简单易懂,就跟定时闹钟一样,操作起来好像并不难?但其实这里边儿的学问可深了,在古代的许多文献记载中,就出现过不少因为更夫打错更,而导致祸事发生的实例,譬如一个官员原本应该寅时三刻就起床,准备入宫早朝,却因为更夫打错更,导致其“上班”迟到,那如果皇帝一不高兴,这官员可就是分分钟掉脑袋的事儿!所以更夫这个职业非常重要,可真要做好一个更夫、打好更却并不是那么容易!

古人晚上打更有什么后果 古人深夜为何要打更(3)

古代做更夫乍一听很简单,实操起来却并不容易,一旦打更失误还可能酿成祸端,那么打更难在哪里呢?

首先,要当一名合格的更夫,就必须熟练掌握每个时辰打更的手法,是的,你没听错,打更的手法并不是一概而论的,每个时辰都有不同的敲锣方式和吆喝的口号。首先咱们说戌时第一更,也就是晚上七点,打更人会第一次打更,这时的手法是连敲三次锣,每次都是一快一慢两下,并且嘴中吆喝“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因为这个时候通常是人们烧火做饭、进餐之后,火灾隐患极大,需要更夫特意提醒小心火灾隐患。

古人晚上打更有什么后果 古人深夜为何要打更(4)

接着是亥时第二更,晚上九点的时候,此时家家户户即将熄灯入睡,更夫敲锣的频率变成快速敲击两下,连敲多次,并呼喊“关门关窗,防偷防盗”,提醒居民在进入梦乡前记得关好门窗。之后到了子时第三更,晚上十一点左右,此时几乎所有人都已经入睡,整座城镇鸦雀无声,打更人吆喝的声音也低了下来,只是简单一句“平安无事”,轻敲手中铜锣,一慢两快。

大多数沉睡中的百姓并不容易听到这时的打更声,而打更的目的也更多是为了告诫某些潜藏于夜色中的偷鸡摸狗之徒,可见更夫并不单单只是一个类似报时员的工作,在静谧而危险的深夜,他们也承担着晚间巡逻,维护城市治安的职责,正因有了他们的存在,古代的百姓们才能在每个惶惶的夜晚安心入睡,这样一说是不是能让你感觉到几分温暖与伟大呢?

古人晚上打更有什么后果 古人深夜为何要打更(5)

三更之后,来到了凌晨一点,丑时第四更,气温降低,天将渐凉,打更人的更声变成一慢三快,口中念到:“天寒地冻,关窗关门”,温馨提示每个居民注意保暖。最后便是凌晨三点,寅时五更,打更的声音变得巨大而急促,一慢四快,持续时间也是五更中最长的一次,吆喝的声音也响亮非常:“早睡早起,保重身体!”

因为这时在古代,已经算是早晨,古人连皇帝都是五更起床准备早朝,所以五更的打更声必须响彻大街小巷,就像打鸣和闹钟报时一样,让每一个百姓都能从睡梦中醒来,不至于误了劳作或者上班的时辰。如何,这样一番复杂的操作梳理下来,是不是也让你觉得当个更夫很不容易呢?!

古代更夫打更,步骤繁琐,操作困难,那古代没有钟表,更夫又是如何知道准确打更时间的呢?

古人晚上打更有什么后果 古人深夜为何要打更(6)

古代的计时方式要么很笼统,没办法准确计算时间,只能大致估算,比如识别太阳的方位,或者树影的角度等等,要么就比较繁琐,需要专业的工具,譬如漏刻计时法,或者燃香计时法。

所谓的漏刻计时法,就是使用一种带孔的铜壶,里边儿装置着一把带有刻度的浮箭,当铜壶通过出水孔向外漏水时,壶中的浮箭便会随水面下降,浮箭与壶口对应的刻度也会随之变化,人们通过这种变化就能准确记录时间。

古人晚上打更有什么后果 古人深夜为何要打更(7)

燃香计时法也是同理,通过一炷香燃烧殆尽的过程来准确计算时间,比如有些香燃完一炷就是一个小时,有些是三十分钟,有些是一个时辰,在古代甚至有一种特质的长盘香,人们将它悬挂在房梁上燃烧,烧完一整支就是整整6个时辰十二个小时,免去了繁琐的添香过程。

但无论是漏刻计时法还是燃香计时法,在古代寻常百姓家是难以普及的,毕竟它们的成本都比较高昂,小门小户根本无力承担,而更夫因为职业所需,可以得到政府的相关配给,因此,为了每天准时打更,更夫则必须时刻紧盯计时器,时间一到就得马上行动,出门打更,如果误时惹出祸端,轻则遭到居民举报投诉,重则甚至可能人头落地、小命不保!所以才说,更夫真不是人人都能做的简单职业!

古人晚上打更有什么后果 古人深夜为何要打更(8)

而更夫之中也有非常著名的人物出现,比如我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的父亲“孙达成”,就曾是一名清末更夫,他从1845年结婚后开始回乡以农耕为生,并在夜晚兼职打更工作,不辞辛劳抚养了三子三女,其中一子一女很小的时候便夭折,剩下的孩子全都长大成人,学有所成,包括干出了一番伟大事业的孙中山。直到1880年,他才辞去更夫的工作,颐养天年。让人赞叹,真是一个伟大的父亲,一位合格的更夫!

当然在今天这个时代,家家户户都有钟表、手机,可以随时知晓准确的时间,更夫这个职业也就彻底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如果你哪天有幸去到重庆磁器口古镇游玩,在晚上漫步于街巷之间,你竟还能听到那充满着昔日古调的打更声,纵使如今物是人非,也总有那么些地方,永远保留下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髓的篇章!最后,也愿你在每个静谧的夜晚,都能安心入睡,一夜好梦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