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泰航空机队规模(香港国泰航空重大战略调整将亮底牌)

香港国泰航空机队规模(香港国泰航空重大战略调整将亮底牌)(1)

北京商报讯(记者 肖玮)由于经营承压,香港最大航企国泰航空近日深受“裁员”、“被收购”等传言所扰。据多家国外媒体报道,国泰计划于1月18日召开年度领导会议,并披露相关重大战略计划,届时,国泰未来走向何方将揭晓谜底。

据悉,在年度领导会议中,国泰将向大约350位高级管理人员讲解新业务策略, 并会向全体员工公布。国泰还会阐释新策略方针的由来、公司如何应对当前的挑战,以及新业务策略方针如何改变作业模式。但对于这次会议是否涉及裁员计划,国泰没有正面回应。

业内普遍认为,因环球经济持续恶化、远途航班竞争加剧、头等舱及商务舱客位需求减少近5%等,国泰航空去年中期业绩倒退,客运收益率下跌逾10%。最新市场分析报告指出,国泰很可能披露去年业绩亏损消息,如果此预测属实,这将是2010年以后国泰再次出现亏损。与此同时,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泰航空股价已跌至历史最低水平,在对18位行业分析师进行的调查中,没有一位给予该股“买入”评级。

也正是因为经营压力持续增大,国泰航空近两年变动连连。该公司先是于2016年1月28日宣布将国泰全资持有的港龙航空改名为国泰港龙航空,英文名由Dragonair改为Cathay Dragon。去年10月,国泰航空又发布消息,取消了下半财年的盈利预测,并宣布将对业务进行深入检讨。

为了给经营减负,国泰航空一直在节省成本上疲于奔命。去年5月,该公司行政总裁朱国梁指出,客运业务开始转差,收益受到冲击,需要进一步控制成本,故推出三招节流措施,包括检讨营运和预算、停止一切非必要的部门自主开支,以及暂停招聘非关重要职位。

不过,似乎有关节流措施并未有生效,不久前,香港当地媒体报道,朱国梁于内部月刊中指,集团正面对近年最严峻的挑战,业界经历结构性转型、而非周期性下跌,集团必须求变,改变现有作业模式以提升收益。一位不愿具名的航企高管称,除了面临中国内地大型航空公司的竞争外,近期港币兑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也导致国泰航空的运营成本不断上升。此外,香港低成本竞争对手香港航空公司的迅速扩张也使国泰压力倍增。

事实上,近两年来,中国航企不断加密海外航线网络。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仅去年第四季度,民航局就向17家国内航空公司颁发了国际航线经营许可,涉及航线56条。“以往,在中国内地没有大批国际航线的时期,国泰航空吸引了大批内地中转旅客,但随着国内航企竞相出海,消费者开始青睐直飞航班,这对国泰的客流量是一大冲击,” 航空观察员王疆民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但有传言称,中国内地大型航空将收购国泰,短时间内难度较大,另外,国泰航空在2016年再次被列为全球最安全的航企,具有较大品牌影响力,短期的经营困境应该可以通过业务调整来自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