狈这种动物存在吗(常听说狼狈为奸)

我们都熟悉一个成语,那就是狼狈为奸,通常形容两个行为卑鄙的人勾搭在一起,做一些对其他人不好的事情。那么这个成语来源是什么呢?从字面意义上不难看出,这与两种动物有关,一种是狼,狼我们大家都很熟悉,是一种凶猛的掠食动物,经常以集体形式生活,是食物链顶级的生物。另外一种则是“狈”,那么,狈是什么动物呢?

狈这种动物存在吗(常听说狼狈为奸)(1)

狈,这种动物我们目前经常见于很多传说中,而且通常与狼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的人说它们是一种比狼弱小,但是比狼更加聪明的动物,善于寻觅猎物和协助狼王组织狼群狩猎。正是这种本领让它们与狼群形成了共生关系,由于狼前肢短小,不善于奔跑,所以狼群在狩猎的时候,通常会由一只强壮的狼背着狈活动,狈会用两只短小的前肢紧紧的抱住狼的后背,用后腿奔跑,这样才能与狼群保持一致。

狈这种动物存在吗(常听说狼狈为奸)(2)

但是,截至目前,尚且没有任何关于狈这种动物的影像纪录,没有相关确切可信的目击记录可以证实狈这种动物的真实存在,也很少发现狼群可以和其他种类的动物有共生或者长期合作关系。有研究发现最接近狼狈合作的是一种郊狼,这种郊狼并不以群体生活,通常单独行动或者形成两三只的小群体,以小型哺乳动物为食物,因此它们的狩猎对象相对于狼群来说要小得多,同时也更加灵活敏捷,比如兔子等,奔跑迅速且狡兔三窟,这些都加大了郊狼的狩猎难度。

狈这种动物存在吗(常听说狼狈为奸)(3)

然而,大自然是一个和谐的世界,一个物种能够正常地繁衍下来,必然具有其特殊之处,郊狼就学会了一种本领,那就是合作,它的合作对象是一种獾,獾体型较小,可以出没于一些洞穴中驱逐猎物,但是它行动缓慢,单独狩猎成功率不高,因此它与郊狼行成了优势互补,獾可以钻入洞穴中驱赶兔子等猎物,郊狼则守在洞穴口守株待兔,而后它们会很默契的分配了猎物。当然这种合作只存在于单独的狼和狈的合作中,如果同时有几只狼,狈则会避开,因为即使捕获到了猎物,自己也分不到。

从现实研究来看,狼似乎并不真实存在,那么,狼狈为奸这个词从何而来呢?它究竟是如何被人们发现的?这个问题似乎可以从一些上了年纪的老猎手的经历中得到答案。

狈这种动物存在吗(常听说狼狈为奸)(4)

上个世纪初,在西部一个偏远山区中,有一位老猎人,他常年在山中以打猎为生,当时的大山中猛兽很多,有豹子、狼群、野狗、猞狸、狐狸等,要想在这些野兽出没的区域安全的狩猎是很不容易的。老人之所以能够安全进山,除了丰富的经验、谨慎小心、懂得适可而止外,还能根据时节避开猎物缺乏的季节,避免与野兽争夺食物。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依仗,那就是一只极为出色的猎犬。

狈这种动物存在吗(常听说狼狈为奸)(5)

那只猎犬特别具有传奇色彩,系母犬与公狼的杂交品种,母犬生了九只小狗最后因为难产仅剩下一只存活,这最后的一只小狗就被老人捡到,并用羊奶喂养长大,这只小狗体型十分健壮,善于搏斗野性十足但是忠心耿耿,经常独自在山中捕猎,野外生存能力很强,几乎不惧独狼等猛兽,即使面对狼群也能全身而退。

有一次,老人在狩猎一只兔子时候,追踪一只兔子到一个树洞中,突然从洞中蹿出一只额头长着白毛的老狼,很快就与老人缠斗在一起,眼看老人不敌,猎犬及时返回与老狼斗在一起,一番打斗后,老狼体力不支,被猎犬咬断了一只前腿后狼狈逃窜,消失在了山中。

狈这种动物存在吗(常听说狼狈为奸)(6)

当年冬天,一场大雪来得突然且时间很久,大雪封山之下,山区中食物也非常匮乏,很多野兽都难忍饥饿,纷纷出山寻找食物,村里的牲畜成了它们觊觎的对象,但是村里有护卫狗群,还有猎人,这些野兽一时难以得手。然而,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事情发生了变化,一个大型狼群围攻了村子,更加诡异的是这群狼采取了声东击西的策略,很快就突破了村子的防御,咬死了很多牲畜。此后连续几天,狼群总会从不同方向袭击村子,导致村子难以防御,这时候村里的老猎人才认真观察起来,他们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在狼群的中心圈内,一只狼趴在另外一只狼的身上,每逢狼群出动的时候,总能听到它的叫声,仿佛狼群的军师一般。

狈这种动物存在吗(常听说狼狈为奸)(7)

此时,老猎人才如梦初醒,原来狼群中有只狈!他知道,要想解决困难,必须先消灭这只狈,当天下午,老猎人选取了几只猛犬,用肥硕的羊尾巴喂食了半饱,在狼群出动之前,老猎人对自己的猎犬指向了狩猎目标,就是那只狈,随着猎犬冲向狼群,只见犬牙交错,嘶吼声不断,当夜,只有老人的那只狼犬独自返回,它伤痕累累,奄奄一息,口中拖着那只狈,老人一看,原来是只老狼,而且他还认识,就是之前袭击过他,被自己猎犬咬断腿的那只白毛老狼。

狈这种动物存在吗(常听说狼狈为奸)(8)

没多久,狼群就散去了,而老人的猎犬也因为伤势过重离去了。老人说,原来狼就是狼群中经验丰富的老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