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能力的人不为自己而活(真正有能力的人)

有能力的人不为自己而活(真正有能力的人)(1)

文/夏莫

01、卷首语

人生路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呈现出不同的精彩人生。

有的人,一辈子活得像个小太阳一样,不断散发出温暖,去温暖身边的人,讨好身边的人。可是,却感觉自己越活越累。

有的人,生性凉薄,不讨好谁,不过度妥协,看似不好相处。可是,他的人生,却过得更加随心。

蔡康永说:“我不认为过于温暖,是跟别人维持良好关系的最佳方法,如果被温暖两个字绑住,就更加吃力。”

每天都在给别人送“温暖”的人,会不断消耗掉自己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且,人生在世,很多人根本不值得你百般讨好与付出。

人生一辈子,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拒绝,表达自我,活出自我。

一个人,在以下地方表现得很“薄凉”,往往很不简单。

有能力的人不为自己而活(真正有能力的人)(2)

02、与人相处很“薄凉”,不讨好谁

与人相处很“薄凉”的人,不会为了讨好别人,而忽略自我的感受。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总是想着讨好别人,那么,一定会无法做自己。

《女心理师》中的小莫,是个讨好型人格。他想和同事们搞好关系,所以总是会给他们买饮料,帮他们做文件整理的工作,替他们加班。

外出见客户,每次都是他在挡酒。即便他不能喝,身体不舒服,也不好意思拒绝。可他所付出的一切,没有赢来同事们的尊重。

反而,他遭到了他们的嘲笑和孤立。他的内心,越来越压抑、委屈,身心俱疲。

与同事相处,表现得太过于热情,不敢拒绝,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让他的内心世界濒于崩溃的状态。

毕淑敏说:“拒绝本身就是一种权利,你那么好说话,又有谁会体谅你?”

如果,总是在乎他人的感受,不断地降低自己的底线和原则,看似和大家相处得很好,其实得不到任何人的尊重。

学会拒绝,做人“凉薄”一些,反而会有更轻松的生活。

人生路上,“薄凉”一点,勇敢地做自己,不讨好谁。他人,如果欣赏你,依然会愿意和你做朋友。

有能力的人不为自己而活(真正有能力的人)(3)

03、交际上,很“薄凉”,不交低质朋友

很“薄凉”的人,在择友时,只与高质量的人交心。

余秋雨说:“在人际交往上,经常减肥排毒,才会轻轻松松的走以后的路。”

与一些低质量的朋友在一起,得不到任何的助力,还会让自己变得更加散漫,懒惰,对学习、提升都提不起兴趣。

与低质量的朋友久处,大家聚在一起,热闹一阵子,终究会散去。最终,不但消耗了时间,而且还无法让自己得到成长。

“凉薄”的人,不会随便对别人交出自己的真心。对于,价值观不合的人,以及行为习惯不好,或者人品不好的人,他们会选择冷漠对待。

每个人活在这个世上,都想寻找到更多知己,可一味热情,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卑微,与人相处时,并不平等,无法获得尊重。

“凉薄”的人,不会随意将合不来的人,请到自己的世界里。他们,只会珍惜自己喜欢的人,只会与自己所爱的人交心。

“薄凉”的人,不会为了低质朋友浪费时间和精力,而是懂得空出更多的时间,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努力提升自己,会对自己和未来有更加清醒的认知。

有能力的人不为自己而活(真正有能力的人)(4)

04、事业上,很“薄凉”,不被别人左右

人生路上,追求事业的时候,一定会听到很多否定、嘲笑的声音。身边的人,会质疑他的抉择,否定他的能力。

“薄凉”的人,不会过于在乎他人的目光,更不必事事听取他人的意见。而是,懂得坚定自我信念,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掌控自己的人生。

因为,他们明白,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与他感同身受,更不能完全理解他的想法。

若在人生路上,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理解,何不自己一个人默默地专注。人有目标,不要想太多,付诸于实践,总会有所得。

如果,在人生路上,总是在乎别人的想法,在乎别人的目光,而随意改变自己的初心,那么,可能最终会一事无成。

人这一辈子,最为重要的是活出自己。“薄凉”的人,坚定自己选择的路线,做自己,走心中认定的路线,活出无悔的人生。

有能力的人不为自己而活(真正有能力的人)(5)

05、总结

人生路上,活得“薄凉”一点,没有什么不好。

活在这个世界上,与人保持一些距离,反而会让自己更加舒服。不必和谁着急建立更密切的关系,若是志同道合,一定能成为朋友。

珍惜生命中出现的贵人,若是遇到知己,相互学习,彼此成就。那些总是约你一起消磨时间的朋友,就不要再频繁联系了。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别人说的未必就是对的。别人想要的,未必就是你心中所求。

不必太在乎他人的看法,按照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努力给自己一个更好的交代。

人生不必活得太过于热情,适当地“凉薄”一些,能给自己减负,也能活得更加简单从容。

人生不必想太多,不必满足他人的期待,不必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努力让自己开心就好。

-END-

作者:夏莫,新锐情感导师,心理学学者,全网超10亿人气情感作家,幸福女人管理师,专注情感、两性、婆媳答疑十余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