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成语故事书大全(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承载着祖先的智慧和人生的哲理。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小学生必读的80个成语,以及这些成语背后的历史名人故事。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成语,语文考试再也不用发愁啦!


41、毛遂自荐

【毛遂自己推荐自己,比喻自告奋勇或自我推荐。例﹔竞选就是竞选者向选民作毛遂自荐。】

战国时,秦国出兵进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派他的弟弟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君决定挑选二十个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块去,但挑来挑去只选中了十九人。

这时,门客毛遂来到平原君面前说﹔”那就让我去吧﹖”平原君问道﹔”先生在我门下几年了﹕”毛遂回答说﹔”三年了。”平原君说﹔”有才能的人,好像一把锥子放进布袋里,它的尖儿很快就会露出来。先生来了三年,没有人提起您,我看您还是留下吧﹖”毛遂答﹔”您从来就没有像锥子那样把我放进您的口袋里,要是放进去了,它就会整个儿挺出来,何止露出一点尖锋呢﹖”平原君见他说得有道理,答应了他的请求。

45、鹏程万里

【大鹏鸟飞一万里,比喻志向远大,前途无限。例﹔并不是所有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都有鹏程万里的前途。】

传说远古时候,北海里有一条名叫鲲的大鱼,它能变成鸟。这只鸟叫鹏,身体特别大,光说它的背,就不知有几千里,飞起来,翅膀就像乌云遮天盖日。有一次,大鹏鸟从北海飞往南海,翅膀一扑,就击起三千里的巨浪,乘着一陈暴风,直上云霄,一冲就是九万里。

目光短浅的小雀对大鹏鸟飞得这么高,这么远,很不理解地说﹔”它要飞那么远干什么啊﹕像我这样跳上跃下,也有几丈的活动范围,要飞,在草丛中穿来转去,也够逍遥了。”出自《庄子》

46、普天同庆

【普天下共同庆祝。例﹔人类登陆月球﹐是普天同庆的大事。】

晋朝元帝生了一个儿子,心中大喜,决定赏赐群臣。一天,元帝上朝,群臣道贺之后,元帝依次给予赏赐。当殷洪乔领赏时,殷洪乔却谦恭地说﹔”皇子出生,普天同庆,臣无功劳,却得如此多的赏赐,真不敢当﹖”另一大臣中宗听了向殷洪乔打趣说﹔”皇子出生这件事,难道能让你有功吗﹕”话音一落,文武百官都捧腹大笑起来。出自《世说新语》

47、奇货可居

【珍奇货物可以囤积起来,比喻挟持某种技艺或垄断某种东西,向别人讨高价。例﹔任何新的发明﹐都被一些投机家看成奇货可居的机会。】

战国末期,卫国的大商人吕不韦去赵国做生意,遇见被作为人质扣押的秦国公子子楚。他认为从子楚身上可以做一笔政治性的投机生意,便同他父亲商量。

他问他父亲道﹔”种田的利润大约有多少倍﹕”他父亲说﹔”十倍。”“贩卖珠宝的利息呢﹕”“一百倍。”“拥立一个国王的利润呢﹕”他父亲惊叫道”啊呀﹖那就多得难以计算了﹖”吕不韦笑道﹔”那么子楚这种珍奇的货物囤积起来,可以赚取大利啊﹖”于是,他对子楚百般笼络,并拿出六百两黄金贿赂看守子楚的官吏,放子楚逃回秦国。

子楚回国后不久就登上了王位,他感谢吕不韦的恩情,任命吕为相国,封给他许多土地。出自《史记》

48、其貌不扬

【形容人或物的外貌丑陋,不端正。例﹔他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心底善良。】

春秋时,郑国有位贤人叫然明,他的相貌十分丑陋。有一次,晋国大夫叔向来到郑国。然明随着侍从混进叔向的住处,站在堂下,想看看叔向的风采。

叔向正在饮酒,听到堂下有人说话,心想,是谁讲话如此有学问有教养﹕这必定是然明。他急忙走过去,一问果然是然明,敬佩地说﹔”你的相貌丑陋﹑不端正,如果你不开口,我几乎发现不了你。”从此,他们两人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49、骑虎难下

【骑在猛虎身上,难以下来,形容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例﹔采取行动前不仔细考虑后果﹐往往会使自己陷入骑虎难下的境地。】

公元328年,东晋大将苏峻起兵反叛朝廷,逼攻京师建康(今南京),大臣温峤组织联军讨伐叛军。由于叛军力量强,联军不能一时取胜,主师陶侃的情绪有些消沉。

温峤对陶侃说﹔”在当前的形势下,不能回转方向,正像骑在老虎?I上难以下来一样,只有把它打死才是唯一出路。”陶侃听了温峤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振作精神,最后终于打败了叛军。出自《晋书》

小学生成语故事书大全(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大全)(1)

50、杞人忧天

【杞国人担心天会掉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担心。例:对于自己没有能力影响的事情,不要杞人懮天去多担忧。例﹔某些人担心生物工程的发展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这是不是杞人懮天的担心。

杞国有一个人,总是担心天会掉下来,愁得睡不好觉,吃不下饭。他的朋友见他这样担懮,就对他说﹔”天就是空气,你整天都在空气中间,为甚么担心它掉下来呢﹕”杞人问:”那么,天上的太阳、月亮和星星会不会掉下来呢?”朋友回答他说:”太阳、月亮和星星,不过是发光的空气。”杞人听了朋友的解释,觉得有道理,这才放下心来。出自《列子》

51、起死回生

【把死了的人重新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例﹔这个公司的财务已经到了崩溃的地步﹐任何措施都不能使它起死回生。】

春秋时代,有一位著名医生,名扁鹊。有一次,他路过号国,听说太子突然患病死去。扁鹊听了很怀疑,便和弟子一同向王宫走去。向一位臣子问清了太子的病情后,扁鹊说﹔”我是个医生,我能把太子救活过来。”臣子不信,扁鹊说﹔”你以为我是胡说吗﹕你进去看看,太子的下半截身子还是温暖的哩﹖”

号君听到后,立即亲自出来迎接扁鹊。扁鹊劝国王不要难过。他给太子诊断以后说﹔”这是尸厥症,现在还可以治。”说着,扁鹊叫弟子备针,他给太子的头﹑手﹑脚等处扎了几针。一会儿,太子慢慢苏醒过来。后来,太子又连续服了扁鹊的药,二十多天后,就恢复了健康。

这消息一传开,人们都夸扁鹊,说他能够把死人治活。可是扁鹊说﹔”我并不能医治死人,这是由于他没有真正死去,所以我才能使他活过来。”出自《史记》

52、取而代之

【把别人赶走,自己来代替。例﹔执政党非常腐败﹐若干在野党都想取而代之。】

秦朝时,项羽少年时既不愿读书,也不愿练武。有一次,他叔父项梁责备他,项羽说﹔”读书认字只能记住姓名﹓学习剑术只能抵得住个把人,我要学会能低档万人的本领。”于是,项梁就教他学习兵法。后来,项梁因杀人,受到追捕,就带项羽一同出逃。

一次,秦始皇巡游会稽时,车马仪仗浩浩荡荡,大路两旁站满了看热闹的人群,项梁和项羽也在其中。项羽看到秦始皇出巡的盛况,不禁说﹔”那皇帝位子可以夺过来,由我们代替他做啊﹖”项梁急忙用手掩住他的嘴,说﹔”别胡说,这会惹祸灭族的﹖”但项梁心里却非常赞赏他,认为他将来必定是个不平凡的人。 以后,项羽成为秦末起义军的领袖。他统率的起义军,首先攻打秦都城,推翻了秦朝。

53、孺子可教

【这孩子可以教育,赞扬青少年有成材的希望。例﹔他虽然天资不高﹐但非常努力认真﹐还是孺子可教啊。】

张良谋刺秦始皇没有成功,逃到下邳隐藏起来。一天,张良在一座桥上遇到一位老人。老人见到张良时故意把鞋子扔到桥下并对张良说﹔”小伙子,到桥下替我把鞋捡上来。”等张良把鞋捡上来后,老人说﹔”替我穿上。”张良就爬到地下替他把鞋穿上。老人满意地笑着走了。不一会,老人回转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可以教育啊﹖”他告诉张良五天后到桥上来和他相会。

五天后,天一亮,张良就来到桥上,但老人已经先到了。他责备张良来晚了并叫他五天后再来。第二次,张良在鸡叫时来到桥上,但老人又先到了。

这次老人大发脾气,怪他来晚了,叫他五天后再来。这次,张良不到天亮就来了﹐等了好长时间,老人才到。老人非常高兴,当即交给张良一本书并告诉他,读了这部书将来大有用处。张良回家一看,原来是部兵法书,他日夜攻读,后来成了一位著名的军事家。

54、如鱼得水

【像鱼得到水,比喻得到适合发展才能的条件或十分重要的助手。例﹔在这个公司里﹐他感到如鱼得水﹐很能够发挥﹐所以别的公私以高薪来聘请他﹐他也不愿意换职。】

东汉末年,刘备在军事上多次失利,最后带着剩下的几千人马到处奔逃,没有自己的地盘。这时刘备已经年近半百。他渴望得到人才图谋发展。他听说隐居的诸葛亮很有才能和抱负,就决心请诸葛亮。

他接连去了三次,终于在第三次见到诸葛亮。诸葛亮向他分析了形势,指明出路,确定了战略。从此,刘备便拜诸葛亮做他的重要谋臣。两人感情深厚,相处得非常融洽。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和张飞十分不满。

刘备向他们解释说﹔”我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得到了水一样啊,希望你们不要再多讲了。”关羽和张飞听了很惭愧,就改变了态度。

小学生成语故事书大全(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大全)(2)

55、入木三分

【进入了木头表面以下三分深的地方。现在比喻描写和观察的深刻。例:鲁迅对中国社会的观察真是入木三分。】

晋朝的大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他的字既秀丽又苍劲。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让木匠去刻出来。木匠发现他写字的墨汁渗透到了离木头表面三分深的地方。

56、三人成虎

【三个人可以造出老虎。假话重复多遍,就会被人当做真的。例:三人成虎的故事,说明谣言的可怕。】

战国时期,魏国国王把太子送到赵国去作人质,同时派一个大臣陪同太子去赵国。这个大臣出发之前,就问魏国国王:”如果有人说在大街上看到一只老虎,大王您会不会相信?”魏王说:”我不相信。”“那么两个人都这么说呢?”“我还是不相信。”最后大臣说:”如果有三个人都这么说,您信不信呢?”魏王说:”那我只好相信了。”

于是大臣说:”其实老虎不会跑到大街上。但是这样说的人多起来,就很像是真的。我这次陪太子去赵国,恐怕会有不少人趁我不在的时候在背后说我的坏话。希望大王不要因为说的人多而相信那些坏话。”

57、塞翁失马

【住在边境的一位老人丢失了马。比喻虽然受到了暂时的损失,却因此得到了好处。例﹔这次得病使他开始非常注意自己的身体﹐未必不是塞翁失马﹐好事一件。】

北方边境上,住着一个老头。有一天,他家的一匹马丢失了,邻居都来安慰他。可是老头并不难过,他说﹔”这说不定是件好事。”过了几个月,那匹马自己回来了,还带回来一匹骏马。邻居都来向他祝贺。

老头并不高兴,他说﹔”这说不定是件祸事。”有一天,老头的儿子骑着那匹骏马外出,因骏马跑得太快,摔下马来折断了大腿骨,正中了老头的预言。出自《淮南子》

58、舍本逐末

【丢掉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情轻重倒置,主次不分。例﹔一些国家的教育太强调死记硬背﹐这种舍本逐末的作法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齐襄王派使臣带着书信去问候赵太后,赵太后接过信,还未打开,就向使臣问道﹔”你们国家今年的收成怎样﹕百姓都安居乐业吗﹕齐王好吗﹕”齐襄王的使臣听了,很不高兴,说道﹔”我奉齐王的派遣来问候王后,王后也应该先向齐王问好。现在你却先问年成丰歉和百姓的生活,这不是有意轻视国王吗﹕”

赵太后向他解释道﹔”你想想看,要是没有好的年成,哪里还有百姓﹕要是没有百姓,哪里还有国王﹕过去人们一贯抛开根本的东西,而去询问一些枝节,这难道是正常的吗﹖”

59、实事求是

【根据实证,求索真相,指从实际出发,正确地处理问题。例﹔从实事求是出发﹐而不是从意识形态和教条出发﹐才能把国家的建设纳入健康的轨道。】

西汉时,景帝的儿子河间献王刘德,喜欢读书。他曾搜集过许多先秦的书籍,并严肃认真地从事研究,受到人们的赞扬。

史学家班固在编着《汉书》时,替刘德写了传记。他热情赞扬刘德研究学问的态度,说他用充份的事实做根据,然后从事实中寻求出正确可靠的结论。

小学生成语故事书大全(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大全)(3)

60、食言而肥

【吞食诺言而致肥,比喻说话不算数,不履行诺言。例﹔这个议员有食言而肥的记录,所以这次他很难被再次选上。】

春秋时,鲁国有个大臣叫孟武伯,他一贯说话不算数。有一次,鲁哀公举行宴会,在宴会上,孟武伯见哀公宠幸的臣子郭重也在座,就对郭重说﹔”你为什么吃得这样胖呀﹕”鲁哀公听了很不高兴,就借机讽刺孟武伯说﹔”他经常吞吃自己的诺言,哪能不胖呢﹕”出自《左传》

61、势如破竹

【破竹子,只要破头几节,以后就能顺刀劈开,形容作战或工作节节顺利。例﹔万事开头难﹐如果开头顺利﹐剩下的工作就会像势如破竹那样地获得解决。】

西晋时,晋武帝司马炎企图吞并吴国,但大臣们却各有不同看法,只有杜预的意见和晋武帝暗合。于是晋武帝派杜预为镇南大将军,率领大军,南下攻打吴国。战事进展顺利,出兵十天,就占领了长江下游各城镇。

可是这时,有人认为吴国立国久,又是大国,恐怕难以一下子打垮它。又说,天气太热,行军不便,不如暂停进军,等到冬天再说。杜预听后,却不以为然。他说﹔”今天我们的兵威正盛,就像破竹子一样,数节之后,必然迎刃而解。不能在这样的时刻停止下来。”于是晋军继续攻打吴国,果然节节胜利,灭了吴国。

62、守株待兔

【守在树下等待兔子,比喻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例﹔不付出劳动而空想成功﹐无疑于守株待兔。】

古时候宋国有个农夫,有一天,他在田地耕作,看见一只兔子疾跑过去,正好碰上一棵大树,把颈子折断了,死在树下。那个农夫就这样不费一分力气,拾得一只兔子。

从此,这个农夫就不耕田了。他只坐在那棵大树下,等待着跑来碰在树上的兔子。可是,再也没有第二只兔子跑来碰树,他的田地也都荒芜了。出自《韩非子》

63、熟能生巧

【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例﹔熟能生巧﹐每天练习﹐一定能掌握技巧的。】

陈荛咨善射箭。有一天,他在场地上练习射箭,箭箭都射中了靶子,看的人们都一齐拍手叫好。只有一个卖油的老人,只是略微点了点头,表示他并不十分惊奇。

陈荛咨见他这样轻视自己,便问这卖油的老人﹔”你也会射箭吗﹕”卖油老人回答道﹔”我不会射箭,不过,依我看,你虽然射得很好,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手法熟练就是了﹖”陈荛咨有点生气了,便说﹔”你不会射箭,又这么小看我,真是太不象话了﹖”老人说﹔”我是个卖油的,也从斟油上得了一点小经验,现在请你看一看吧﹖”

卖油的老人把一个盛油的葫芦放在地下,把一个铜钱放在葫芦口上,然后用油勺子将油从钱孔里沥下去。油沥下许多,可是一点也没有沾在钱孔上。卖油的老人笑着对陈荛咨说﹔”你看,这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地方,只是手法熟练罢了﹖”从此以后,陈荛咨再不敢以善射箭而自负了。出自《归田录》

64、百发百中

【射一百次中一百次,形容神箭手和神枪手的射击技术,或用来比喻计划事情很有把握。例﹔影响股票市场的因素太多了﹐任何人都难以做到百发百中。】

春秋时代,楚共王手下有个名叫养山基的人,善于射箭。有一次,他站在离柳树百步以外的地方,张弓搭箭,连发数箭,都射中了柳树的叶子。大家看了赞叹不绝。从此,辗转相传,就把他的箭术称为”百发百中”。出自《战国策》

小学生成语故事书大全(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大全)(4)

65、半途而废

【半路上就停了下来,比喻做事没有恒心,有始无终。】

从前,有个读书人叫羊子,离家去远方拜师求学,可是过了一年就回来了。他的妻子正在织布,见丈夫回来,便问﹔”你完成学业了吗﹕”羊子回答说﹔”没有。我非常想念你,所以回来看看。”

妻子一听,很生气,就拿了一把剪刀对羊子说﹔”你看,这用茧做成的丝线,由织布机一丝一线地编织起来,日积月累才能织出成匹的绢布。

现在我如果把它剪断,岂不是前功尽弃,白费了时日﹖你出外求学也是这样,知识要日积月累,假如学到半途而停止,不是和剪断丝线一样吗﹕”羊子听了妻子的话很感动,于是重新出外求学,一去七年,直到完成学业才回来。出自《列子》

66、杯弓蛇影

【把墙上的弓在酒杯里的影子当做一条蛇。比喻由疑心引起恐惧。例:他上过这次当以后,就杯弓蛇影,对谁都不相信了。】

从前有一个叫乐广的人。有一次,他请一位好朋友来家中喝酒。可是这位朋友酒喝得很少,好像有什么心事,不一会,便告别回家了。

这个朋友回家以后,就生病了。看了医生,吃了药,都没有用。乐广听到这个消息,就去看望这个朋友,问他怎么会生病的。朋友吞吞吐吐地说﹔”那天在你家喝酒的时候,我彷佛看见酒杯里有一条小蛇在动,我喝了那杯酒,心里非常害怕回到家里就得病了。

乐广听了,感到很奇怪。他回到家中,检查了原来喝酒的地方,发现墙上挂着一把弓,那弓的影子落在杯子里,看上去就像一条小蛇。于是他又把那位朋友请来,当场作了试验给他看,那位朋友恍然大悟,病也就痊愈。

67、鞭长莫及

【鞭子再长,也打不到(马肚子上),比喻力量所不能做到的事。例﹔他虽然很替自己的朋友担心﹐可是相隔万里﹐实在是鞭长莫及﹐帮不上忙。】

公元前594年,楚国攻打宋国。宋文公派大夫乐婴去晋国求援。晋景公召集大臣商议,准备出兵援救,大夫伯宗劝阻说﹔”我们不能出兵。古话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我们哪里管得着楚国的事呢﹕不如暂不出兵,且等楚国国势衰退以后再说吧。”

晋景公听了伯宗的话,就另外派了一位大夫到宋国去安慰一番,并没有援助宋国。出自《左传》

小学生成语故事书大全(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大全)(5)

68、宾至如归

【客人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样,形容客人受到很好的招待。例﹔这个宾馆的服务质量很好﹐旅客们都感到宾至如归﹐非常赞赏。】

春秋时,郑国子产奉郑简公之命,出访晋国。晋平公摆出大国架子,没有迎接他。子产就命令随行人员把晋国的宾馆围墙拆掉,把车马开进去。晋国大夫士文伯责备子产说﹔”我国为保证诸侯来宾的安全,所以修了宾馆,筑了高墙。

现在你们把墙拆了,来宾的安全由谁负责﹕”子产回答说﹔”我们郑国小,所以要按时前来进贡。这次贵国国君没有空闲接见我们。我们带来的礼物既不敢冒昧献上,又不敢让这些礼物日晒夜露。

我听说从前晋文公做盟主时,接待诸侯来宾并不这样。那时宾馆宽敞漂亮,诸侯来了,像到家里一样。而今,你们的离宫宽广,宾馆却像奴隶住的小屋,门口窄小,连车子都进不去﹓客人来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被接见。这不是有意叫我们为难吗﹖”

士文伯回去向晋平公报告。晋平公自知理亏,便向子产认错道歉,并立刻下令兴工,重修宾馆。

69、司空见惯

【”司空”看得习惯了,形容经常见到,不足为奇。这个地区的人对这类犯罪已经司空见惯了。】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曾做过苏州剌史。有一天,司空(掌管工程的官)李绅请他喝酒,并叫歌女作陪。刘禹锡喝得大醉,即席赋诗一首,其中有一句”司空见惯浑闲事”,意思是说﹔你这位司空看惯了这种奢华绮靡的埸面。

70、《死灰复燃》

【熄灭的炉灰重新燃起来,比喻失势者重新得势。例﹔决不能让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西汉武帝时,有个叫韩安国的官员,因犯法被送进监狱。狱吏田甲常常侮辱他。韩安国气愤地说﹔”谁能料定死灰就不能重新燃起来呢﹕”田甲听了说﹔”燃吧,如果再燃起来,我就撒泡尿浇灭它。”

不久,韩安国被释放出狱,重新做了官。田甲得知后,怕受到报复,逃走了。这时,韩安国扬言﹔”田甲若不赶快回来,我就要把他全家杀掉。”田甲只好出来自首﹐见到韩安国时吓得面无人色,连连叩头求饶。韩安国说﹔”起来吧﹖像你一样的人,才不值得报复呢﹖”出自《汉书》

71、双管齐下

【两枝笔同时并用,比喻同时做两件事情。例﹔这两个措施双管齐下﹐一定能够解决交通拥挤的问题。】

唐代著名画家张缲,擅长画松树,他能够一双手握住两枝笔同时绘画。一枝笔画苍翠的树枝,一枝笔画弯曲的树干,都画得生动逼真。因此,当时人们称赞他的画是”神品”。出自《图画见闻录》

72、太公钓鱼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设圈套的人对于自己的成功无所谓﹐而受骗者却自己送上门。例﹔他摆车库摊头主要是为了消遣﹐至于能作成多少买卖﹐那是太公钓鱼了。】

太公姓姜,名尚,西周时人,曾辅佐周武王灭了商朝。据民间传说,太公在出仕之前,隐居于渭水(在今陕西省境内)之滨。他常拿一根不带鱼饵的直钩钓竿,在水面上凭空钓鱼。一些樵夫看到他这样钓鱼都发笑。太公说﹔”我不是想钓真的鱼,而是想钓一位贤明的君主。”太公就这样期待了几十年,到他快八十岁的时候,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得知太公有治国才能,亲自请他出来做了丞相。 出自《武王伐纣平话》

73、贪小失大

【贪图小的失去大的,比喻贪图小利而造成重大损失。例﹔为了买一点便宜货而费去半天时间﹐是贪小失大。】

秦惠王想出兵攻打蜀国,苦于蜀国地处西南,山多路险,交通阻塞。秦王打听到蜀王是个贪利的小人,就派了几个技艺出众的石匠雕琢了五头栩栩如生的石牛,并将许多黄金挂在石牛尾巴上,假说是神牛尿的金屎。

消息传到蜀国后,蜀王便派使者到秦国去参观,表示愿购买这五头神奇的石牛。秦王得知后说,他愿将石牛无偿地送给蜀王,但希望蜀王修筑一条沟通秦蜀两国的大道,以便将石牛运去。蜀王信以为真,下令证召民夫,开山填谷,修路筑桥。准备迎接金牛。当道路修通后,秦国乘蜀国没有防备,一举灭了蜀国。

出自《新论》

74、天下无双

【世上独一无二,形容出类拔萃。例﹔这个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天下无双。】

战国时,魏国的信陵君无忌窃得兵符,调动魏军救赵国,战胜了秦国,受到赵国上下的称颂。但他担心魏王追究窃兵符之罪,便移居赵国。定居后,信陵君四处招纳贤士。他听说赵国的毛公﹑薜公素有贤才,便派人去召请,但他们有意回避,不肯来见信陵君。

信陵君打听到毛公藏身于赌徒之中,便亲自秘密地前去察访,终于结识了毛公。后来又打听到薜公藏身于卖酒人家,于是又独自悄悄地到卖酒人家寻访,终于也结识了薜公。

赵惠文王的兄弟平原君对自己的夫人说﹔”以前听说你弟弟信陵君为人出类拔萃,天下无双﹓今天看来,只不过徒有虚名,实际上是个行为荒唐的人﹖”信陵君听到这话后,认为平原君是一个不重才学,只重出身门第的人。后来,在平原君门下的一些人,认为信陵君精神境界高尚,便纷纷辞别了平原君,投奔在信陵君门下。出自《史记》

小学生成语故事书大全(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大全)(6)

75、退避三舍

【后退三个三十里,比喻对人让步或回避。例﹔发生争执时﹐如果双方都有退避三舍的态度﹐冲突就能很快解决。】

晋国的太子重耳逃亡在楚国的时候,楚王待他非常好,帮了他很多忙。有一次楚王问他:”如果你今后回到晋国做了国王,你怎么感谢我?”重耳回答:”那时候如果我们两个国家打仗,我就下令我的军队首先后退三舍(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后来果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出自《战国策》

76、外强中干

【外表强壮,内里虚弱﹓形容表面强大,内部空虚。例﹔这个国家由于片面偏重军事工业﹐整个国民经济并没有牢固的基础﹐所以实际上是外强中干的。】

春秋时,秦国和晋国之间发生了战争,秦穆公领兵攻打晋国,晋惠公率兵抵抗。晋惠公叫人给他的战车套上郑国产的骏马,大臣庆郑劝告说﹔”自古以来,打仗时都用本国的好马,因为它们适应本国的水土,熟悉道路,听从使唤。

如今您却使用外国的马,这种马看起来很强壮,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能耐,打起仗来一紧张,就会乱踢乱叫,不听指挥。到那时候,进退不得,您一定会后悔的。﹖”晋惠公没有听从庆郑的劝告。结果,战鼓一响,郑国马就惊慌起来,无法驾驭,战车陷入泥坑,想进不能,要退不得,晋军大败,连晋公也被秦军捉去,当了俘虏。 出自《战国策》

77、完璧归赵

【把璧完好地归还赵国,比喻把原物无损伤地归还本主。例﹔苏军不甘心将东北三省完璧归赵地还给中国政府﹐他们将东北三省的重要工业设备都搬运一空。】

战国时,秦昭襄王听说赵惠文王有一块宝玉,想把它骗取过来,便写信给赵王,愿意以十五座城池交换。赵王想,送去会受骗﹓不送去又怕秦国进犯赵国。后来,他决定派蔺相如到秦国去献璧,蔺相如到了秦国,当面把宝玉献给秦王,秦王看过之后,又把它交给左右的人看。

蔺相如见秦王没有交付城池的意思,就说玉中有点小毛病,需要指给秦王看,趁机把玉收了回来。蔺相如捧着玉,靠在柱子上,怒冲冲地大声说﹔”赵王派我来时,斋戒了五天才将宝玉交给我。你却这样随便接受它,显然没有交付城池的诚意。

现在我已经把玉收回来了,如果您想强夺,我宁愿把我的头同玉一齐在柱子上碰碎。”秦王怕玉碰碎了,同意齐戒五天再受玉。蔺相如知道秦王不可能交付城池,就趁机派人把玉送回了赵国。 出自《史记》

小学生成语故事书大全(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大全)(7)

78、网开三面

【撤掉三面的网﹓比喻放人一条生路。例﹔对他不要逼得太紧﹐还是网开三面吧﹐否则他会做出激烈的反抗﹐反而把事情弄糟。】

古时候,商国的首领商汤有一天到野外去玩,看见一个人张着四面网在捕鸟。捕鸟人祝愿说﹔”愿天上飞下来的鸟,地下飞上来的鸟都能进入我的网里来。”商汤听见后对捕鸟人说﹔”你这样做太残忍了,鸟儿都要给你捉光了。”他叫捕鸟人把网撤掉三面,只留一面。

商汤祝愿说﹔”鸟儿啊﹖你们愿意往左飞就往左飞,愿意往右飞,就往右飞,实在不想活了,就进入我的网里来吧。”

诸侯听到这件事后说﹔”商汤是一位仁慈的王啊﹖”于是有四十多个部落来归顺他。最后,商汤率领各部落的队伍灭了夏朝,成了商朝的第一个皇帝。 出自《吕氏春秋》

79、味如鸡肋

【味道和鸡肋一样。比喻对一件事情没有多少兴趣,但又舍不得放弃。例:经济学对他来说,味如鸡肋;但既然已经读了这么多年,也就只好学下去了。】

三国时期,曹操带领军队攻打一个城市,很长时间没有攻打下来。这时候,他感到进推两难:撤退吧,就前功尽弃,实在可惜;继续攻打下去吧,又实在没有取胜的把握。一天他在吃鸡的时候﹐感到这情形就像是吃鸡肋:实在没有多少肉可以吃,可是丢掉又舍不得。这时候有人来问他”今天晚上的口令是什么?”他就随口回答”鸡肋。”出自《三国志》

80、未能免俗

【指不能免于世上的习俗。例﹔尽管他这个人很有独立见解﹐但这个问题上他却未能免俗﹐采取了和大家一样的作法。】

晋初名士阮咸,和他的叔父阮籍都是当时旷达不羁的文人。他们叔侄俩住在路南,阮家同族的其它人家住在路北。凡住在路北的人都很富有,住在路南的都很贫寒。当时有个风俗,每逢七月七日,大家都要晒衣服。

有一年的这一天,路北阮姓人家大张旗鼓地晒衣服,都是些绫罗绸缎。阮咸没有什么好衣服,便用竹竿挑起一条粗布短裤晒在院子里。有人看见,感到奇怪,问其究竟,阮咸回答说﹔”不能免于世俗,我也表示个意思吧﹖”出自《世说新语》


声明:本文来自“小学语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尽快联系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