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纠纷化解座谈(云和创新乡音工作室机制)

2018-11-07 11:06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吴梓嫣 徐婷 陈琳瑶 记者 聂伟霞

社区纠纷化解座谈(云和创新乡音工作室机制)(1)

在云和凤凰山街道贵溪村,成立不到两个月的“叶培武警务室”已成了村里外来人口齐点赞的“新娘家”。

“贵溪村外来人口数量大,是本村村民的5倍多,在基层治理上有很多复杂的难点。”贵溪村村委会主任王建跃说,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社区民警叶培武名字命名的“叶培武”警务室成立后,第一时间组织成立了外来乡贤协会,为村里解决了不少难题。

为巧解流动人口矛盾纠纷,实现安居乐业,云和探索建立“以外调外”治理模式,创立“乡音”工作室新机制,积极发动异地乡贤、党员干部、村民调解委员会等各类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充分发挥乡音、乡俗、乡情在调解中的作用,有效防止了信访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激化升级,促进新老居民和谐共进,维护社会稳定。

社区纠纷化解座谈(云和创新乡音工作室机制)(2)

“老乡,有什么困难你说说,我帮你们调解。”在位于县城的“刘彬调解室”里,看着着急的快要哭的老乡金某,刘彬排着他的肩膀安慰着。来自景宁的金某是一名木工,他自带工具帮云和一家木工店的洪老板打工,金某做了一段时间后店里就没活了,于是他就换了东家。当金某回到洪老板店里取当初没带走的工具时,两人起了矛盾,还动起了手,金某受伤。吵吵闹闹的两个人,最后闹到了“刘彬调解室”。经过刘彬一番劝解,双方终于达成协议,调解取得了成功,及时地将信访苗头隐患解决在萌芽之中。

乡情巧解“纠纷结”。2013年,云和县成立了由景宁籍乡贤刘彬命名的调解室,专门化解景宁籍流动人口之间及与云和本地居民之间矛盾纠纷的人民调解工作室。作为“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刘彬结合自身十多年的基层调解工作经验,总结提炼出了巧借一口乡音,借助专业力量、部门力量和社会力量等力量,有效防止了信访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激化升级。截至目前,“刘彬调解室”共调解矛盾纠纷270件,成功调解270件,成功率100%,涉及当事人570人,协议涉及金额720万余元。

近年来,云和县积极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阳光大调解”体系,创新调解工作法,构建多元调解平台,推动全域联动调解,着力构筑矛盾纠纷“大调解”云和样板。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排查并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789起,成功率达到99.63%。

社区纠纷化解座谈(云和创新乡音工作室机制)(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