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寒旅行(高烧天出门怕化)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极寒旅行(高烧天出门怕化)(1)

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中

其实还“隐藏”着长度计量单位呢!

欣赏名句的同时

看看你能找到它们吗?

穿

点击下方空白处看答案

《初秋行圃》

[宋] 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咫、尺

在长度计量器具出现之前,古代曾用人体某一部位与外界进行比较、测量。例如“布手知尺”就是一种古代计量规范,且拇指指尖至食指指尖的长度为一尺。

极寒旅行(高烧天出门怕化)(2)

不过“布手知尺”仅限于男子所进行的“布手”操作,女性进行“布手”操作时“尺”的长度一般比男子小。为区分男女“布手”形成“尺”的量值,规定女性拇指尖至食指指尖的长度为“咫尺”。

古代通常认为1 尺=10 寸,而历朝历代“尺”的量值并不一致,鉴于“咫尺”出自宋代,且宋代的1 尺 ≈ 31.4 厘米。因此《初秋行圃》中的“咫尺”,可以理解为“蝉的声音听起来很近,可走到旁边却又不发声了”。

此外,“尺”在古代诗词中有时也代表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在唐朝的中和节(农历二月初一,谓之中正平和)当天,皇帝会给大臣赏赐尺子,望臣子们要像尺子一样,公平公正,廉洁奉公。

点击下方空白处看答案

《劝学·节选》

[先秦] 荀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跬、步、里

诗中的“跬”“步”“里”是我国古代长度计量单位。但其实“里”起初是居住单位、面积单位,之后才演变为长度单位。

“跬”“步”“里”“尺”之间关系复杂,1 步=2 跬;

唐代以前 6 尺= 1 步,300 步=1 里;

唐代以后 5 尺= 1 步,360 步=1 里。

极寒旅行(高烧天出门怕化)(3)

因此,《劝学》中所说的即为“半步半步的前行,但只要不停顿也能远行千里”。比喻做事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成功。

计量小问答

战国时期,1 尺 ≈ 23.1 厘米,那么你知道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中“五十步笑百步”的“五十步”和“百步”究竟有多远吗?

极寒旅行(高烧天出门怕化)(4)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五十步”约合 69.3 米

“百步”约合 138.6 米

点击下方空白处看答案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唐]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传说,“丈”是由大禹根据自己的身高定义的计量单位。在《说文解字》中,“丈,丈夫也。周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

由此看出“丈夫”的“丈”正是长度计量单位,也就是说,古代男子的身高“长八尺”即称为“丈夫”,而周初时1尺≈19.7 厘米,因此当时的“丈夫”即为身高1.58 米的成年男子。看来,古时候的“丈夫”还真不是个“大高个”呢!

而李白在这首诗中也是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来比喻愁之深重。

明朝时期,1 尺 ≈ 32 厘米,那么你知道出自明朝周清原的小说集《西湖二集》中的歇后语“丈二长的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丈二长的和尚”究竟有多高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丈二的和尚竟高达约 3.84 米!

当然,不排除有小说家虚构的成分

点击下方空白处看答案

《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寻、常

没想到,“寻”和“常”也都是古代的长度计量单位吧。最早的度量方法是伸开双臂,双臂间的距离称作一寻,1寻= 8 尺。“倍寻谓之常”,也就是说,“常”是“寻”的两倍。

那么,为什么明明作为长度单位的“寻”和“常”,组合在一起成了“普通、平常”之意?

宋人宋祁在《宋景文公笔记》中说道“孙权用吴,诸葛亮用署,终不能得中国一寻一常之地”,意思是孙权领导吴国,诸葛亮领导蜀国,都想北伐进攻中原的魏国,结果都未侵占到魏国一点土地。“一寻一常”便是用了夸张的手法,意思是很少的疆土。

由此可见,对于古代诸侯来说,“寻、常”所代表的“尺寸之地”实在太小了,所以才衍生出了“普通、平常”的意思。

极寒旅行(高烧天出门怕化)(5)

· 完 ·

其实除诗歌外

古代计量单位同样“暗藏”在成语中

赶紧到评论区来分享一下吧~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版权或其他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告知

供稿:市计测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