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货三种核心思路(先学会这些黑话)

我们的某红薯账号因为太荒芜,只有20个粉丝(44是最近发内容后涨起来的,后面会讲),总被人问是不是假号

卖货三种核心思路(先学会这些黑话)(1)

卖货三种核心思路(先学会这些黑话)(2)

于是前段时间心血来潮认真发了两条笔记,分析古装剧里的龙须刘海和日剧女演员的妆容,内容和图片明明都很正常,然而却每发一条就被屏蔽一条,说违反了社区规则。

我们算是有自媒体经验的,可左看右看都检查不出什么毛病,后来咨询了一下专业人士才知道,原来是用的一张日剧剧照的角落里,有非常非常小而且还半透明的日本电视台的字母logo,人眼几乎注意不到的那种,属于违规引用境外媒体,吓得赶紧删了重发,因为据说内容违规达到一定次数还有可能会封号。

卖货三种核心思路(先学会这些黑话)(3)

于是我去仔细阅读了社区规则,才知道,好家伙,原来讲究有那么老多。既不能长时间不发东西,也不能发得太频繁;既不能过度P图,算法会认为你虚假,又不能不加修饰,算法认为你内容质量低。

可是很割裂的一点是,平台公告说不能炫富、不能标题党,但一刷新推荐内容,发现流量池里的大博主们也还是在晒钻石豪车,标题里充斥着“yyds”、“绝绝子”这样的无效话术,让人困惑。

当然这些讲究不是红薯一家独有的,大部分短视频平台都有各种各样的禁忌。比如说最好不要提钱字,所以博主们都把元说成米(money的谐音),潘嘎之交里,嘎子他潘叔就把挣钱说成是挣W,再配上搓指头的动作,很形象了。

卖货三种核心思路(先学会这些黑话)(4)

类似的还有无论是口语还是文字,都最好不要出现死字、血字,统统用字母缩写代替。不能说第一、最好之类绝对化的词。

我当然理解,这些事无巨细的准则是为了限制虚假宣传、标题党等等劣质内容。但实际效果往往是普通用户发一个“今天第一次做了某某事”,本来是很正常的叙述,只因为含有“第一”,就不会被推送,没有阅读量。但专业的商家、大博主却总有办法规避,从而形成一些暗语。

卖货三种核心思路(先学会这些黑话)(5)

我就刷到过饭店打广告说自己是第二好吃的餐厅,评论里一堆好奇的问谁是第一,热心网友回答:第一因为违反广告法,被屏蔽了。

不仅你要发内容有学习成本,只作为观众有时也会陷入懵逼状态。

某破站的vlog博主们因为暗广太多被扒过一轮,后来就想出一些让商家看不出来而观众能看出来的办法,比如产品名字前标一个※、或者介绍产品时做某个特定的表情,就说明了所讲的东西是植入等等,这时候弹幕都刷“懂了”,可新观众进去会一头雾水。

卖货三种核心思路(先学会这些黑话)(6)

李佳琦直播间不能提别的平台,所以对比各个渠道价格的时候,会管代购叫舅妈,免税店叫缅甸,或者哼哼一个免税店的音调作为暗示。

卖美妆产品时,按平台规定,功效是不能随便宣传的,除非能够出具相应的官方检测报告。但这样就能不说了吗?他们还是会把消炎、抗炎说成抗火火,闭口说成开口、门才口。说某产品是“天花板”,涉嫌夸张,那么就说它是XX界的“吊顶”,就没事了。

卖货三种核心思路(先学会这些黑话)(7)

一些影响力没这么大的主播,还会说得更明显,比如用谐音,把变白白说成变伯伯。用拟声词,把保湿功效说成“biábiá”,是模仿皮肤补水后拍上去Q弹的声音。减肥功效不能说,就说可以让你从贾玲变瞿颖,总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最后受为难的只有观众而已。

但话说回来,你说限制严吧,又有一些比被屏蔽的东西危影响更不好的内容可以存在。某手的土味吃播博主为了多带货,每天直播三场,每场持续两三个小时,也就是一天有八九个小时都在不停吃,吃完了还会站起来给粉丝展示肚子,撑到像怀孕五六个月。他们倒是不拿观众当外人,会直接讲自己下播是要去催吐。

卖货三种核心思路(先学会这些黑话)(8)

一个人再能吃也有限,大博主又纷纷开始带徒弟,人一多,就玩一些很低俗的性暗示游戏,比如说某胖姐让女徒弟亲一口她老公就给吃鲍鱼,男徒弟亲一口她本人给吃炖肉,或者女徒弟做错什么事,惩罚她们亲男徒弟等等。直播时也会讲各种性生活细节(不是谈性色变的意思),还会讲老公去唱歌点陪酒,还在直播间开玩笑说要招募代孕等等,让人很疑惑平台的标准到底在哪里。

卖货三种核心思路(先学会这些黑话)(9)

平台推荐类的内容看多了,会有一个感受,就是获取信息的门槛没有降低,反而越来越高了。

就拿购物来说,某红薯上搜什么都是一水夸,只见种草不见拔草。某乎这几年悄悄变成了广告贴大本营,好不容易找到一篇不是广告的,看到一半才后知后觉,好家伙,原来是个写手编的自述体小说,想继续看下去还得花钱充会员。万万没想到一个知识问答社区,最终走向了鼓励用户编故事来变现的道路,迷你晋江是你吗?

卖货三种核心思路(先学会这些黑话)(10)

卖货三种核心思路(先学会这些黑话)(11)

各种APP切换一轮,最终发现有参考意义的还是购物网站或者点评网站的差评,不过这也会导致花半小时筛选出来的东西,再花几秒浏览一下差评又迅速下头了,如此反复做无用功,以至于网购本是想图个方便,反而比去线下更花时间和精力,决策成本高到令人发指。

卖货三种核心思路(先学会这些黑话)(12)

这几年图片、短视频、直播这些形式越来越主流,看似人人都能发表内容,但因为有信息推荐机制在,各个平台又有极其细致而刁钻的规则,边界越来越窄,高压线无处不在,导致真正随手发的东西根本不会被看到,只有抱着当职业博主的自觉,去学习各种起标题、立人设、蹭热点的技巧,才有可能获得流量。

身处其中,每天要学习yyds、绝绝子这样的无效用词,购物要花时间看直播、研究攻略,还得去学习另一套暗语和话术,上学时都没这么累。这套东西又没营养又速朽得厉害,有时候怀疑自己的脑袋有必要装这些吗?但如果一无所知,又好像就彻底被时代淘汰了。说出来有点像九斤老太,但这确实是我们每天都会面对的纠结和迷惘,不知道大家有这样的困惑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