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节气的小故事:节气之美处暑

编者的话

在伏天结束前后,处暑节气便如约而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农谚有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处暑时节,也是青海河湟地区秋收的好时节。原野逐渐由夏之绿转为秋之斑斓,清风过,树木开始抖落一身“旧衣”。田间,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静待农人收获;油菜籽箕荚由青色变浅黄色,孕育滚圆的籽粒;田垄裂隙间,土豆好似跃跃欲出……垄间地头,农人们忙碌的身影是此时天地间最美的风景。

处暑之美,美在时序的流转;处暑之美,美在丰收的喜悦。本期“江河源·节气之美”,带您领略作家和画家笔下暑云散去凉风起的处暑之美。

处暑节气的小故事:节气之美处暑(1)

处暑·汗洒金穗甘甜入心 朱锦明 绘

处 暑

李万华

先前的雨在昨天傍晚有了结局:响雷之后,阳光从云间漏出。我以前听见过一种版本的“四毒”,云层里的太阳门缝里的风,蝎子的尾巴后娘的心。我在昨天傍晚见到云层间的太阳时,觉察到一束束太阳光金盏菊一样漂亮,惹人喜爱,因此对“四毒”开始质疑。先前的雨曾连绵不断,仿佛时日将一如既往,再无晴朗之时,但四五日后结局突然出现。这成为一种降示。因为这降示从未离开过我们,以至于我们常常忘记它的存在。

今早我看到阳光下的水色窗外。青杨、瓦楞、烟囱、苔藓、野草、墙头、猫咪。它们在一起,组成一种过去。但在瓦楞的远处,水泥墩子正在蒙上保暖层。我还是喜欢看破旧的瓦楞。一只鸟在那里跳跃,野草如同新绿,苔藓油滑,青杨枯白的树干始终贴着两枚啄木鸟。猫咪像女王一样在树荫斑驳的墙头走过。我记得先前的女王一身灰黑,这几日一转角就是一袭淡黄,原来女王是可以倒班的。如果她们在墙头走过,我就从卧室跑到客厅,或者从客厅跑到卧室。隔着玻璃,吹弹一番。但她们到底是女王,从不扭头,也不斜视,孤绝的样子,将日子从立秋走到处暑。

这一天我还看到蜀葵,一地东倒西歪,来自民间的花朵,“花如木槿花相似,叶比芙蓉叶一般;五尺栏杆遮不尽,尚留一半与人看”,拙朴。还有翠菊和紫丁香。紫丁香一定已经第三次开放,这一年。这是种殷勤的花朵。

说处暑分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在这一时,我只能感觉到早晚正在水一般凉去,看不到鹰在俯冲,也看不到谷穗垂到大地。

离离暑云散

陈劲松

诗人白居易在《早秋曲江感怀》中曾写道:“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写的就是处暑时节的景象。到了处暑节气,中午依然很热,但一早一晚已生出丝丝凉意。

少年时,每年的暑假大多时间我都会住在果园里。在一张小木床上顺着床腿绑上几根竹竿,在竹竿顶端再横捆上几根,再把塑料布绑在竹竿上,一个简易的住所就做好了。处暑时节,很多的水果已经采摘过了,梨子、红富士等一些水果成熟期较晚,很多人便选择睡在果园里,防止有人偷。我睡在果园,主要是喜欢果园的夜晚,凉爽,舒适。

最好是有月亮的夜晚,月上中天,皎洁而明亮,虫鸣唧唧,此起彼伏。我喜欢一个人在果园里闲逛,每一棵果树都是我熟悉的,熟悉到可以知道哪个枝条上有一颗全树最大的果子;果园的每一平方米土地也都是我所熟悉的,我知道哪里长了几棵野菊花,哪里还藏着一个晚熟的西瓜。有时会有一点的薄雾,在果园里缓缓飘动,让一切显得有些朦胧了。草叶上挂满了露珠,滴落在我穿着拖鞋的脚上,已有了浓重的凉意。月亮照在湿漉漉的叶子上,闪着幽幽的白光。梨子、红富士已经快要成熟了,累累硕果压弯了枝条,在风中缓缓摆动着,散发出好闻的香味。有夜行人从远处骑着自行车哗啦哗啦地过来了,可以听到他嘴里哼着不成曲调的歌,又听着他哗啦哗啦地骑着自行车远去了。

夜渐渐深了,吹过的风有了一丝的凉意,该回床上睡觉了。

链接 处暑

当太阳到达黄经150度时为处暑时节,于每年公历8月22日至24日交节,它是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

处暑处于冷热空气交替的时候,俗谚称“一场秋雨一场凉”,通过秋季降雨,凉爽的空气才能逐渐占上风,然而此刻暑气虽止,但暑热尚未完全褪去,不停地与冷空气争夺阵地,因此有时会出现强对流天气,降雨过程中经常伴有强烈的雷电。

处暑前后,冷空气南下次数开始增多。南方地区,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遭遇高温天,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青海河湟地区,处暑时节迎来收获期,此时农人们会时刻关注天气变化,不失时机地做好抢收抢晒工作。天气晴好时,穿梭于田间地头,将一年忙碌的成果收入仓中。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

稿件来源:青海日报 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