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人教版语文导学案(人教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一个接一个导学案设计)

课文从儿童生活实际出发,采用诗歌的体裁,以小见大,揭示了“我”积极、乐观、阳光的心态。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本课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课文除了有识字写字的任务,还有通过朗读体会“我”的心态变化,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课文包含的道理,充分感受阅读的魅力。因此,作为导学案设计,我将重点放在朗读上,通过各种方式的读,“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将“边读、边看、边想”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教学的目的,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人教版语文导学案(人教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一个接一个导学案设计)(1)

课前准备

1.了解踩影子、跳房子游戏。(学生)

2.踩影子、跳房子等各种游戏的相关视频。(教师)

3.教学辅助课件。(教师)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猜测导入(用时:5分钟)

(一)教师指导

1.出示孩子们玩各种游戏的视频,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

3.指导理解课题中的“接”字。

4.你觉得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接一个”做什么呢?

(二) 学生活动

1.根据视频内容,说出游戏的名字,并根据引导说出课题。

2.齐读课题。

3.识记“接”字,并说说“接”在课题中是什么意思。

4.说出自己的猜测,注意语句要通顺、连贯。

一年级人教版语文导学案(人教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一个接一个导学案设计)(2)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15分钟)

(一)教师指导

1.课件出示读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用自己熟悉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指导学生自由学习生字,阅读全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指名读第一小节,教师引导识记“觉”“再”“过”“各”“种”“样”“梦”几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觉”的正确读音,学习“夕字旁”。

3.设置情境,引导学生用“各种各样”练习说话。

4.指读第二、三小节,识记“伙”“伴”“却”“趣”这四个字,学习“卩”这个部首。

5.训练说话:伙伴、有趣。

6.齐读最后一个小节,识记“这”。

(二) 学生活动

1.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先独立学习,再同桌互读,交流学习情况。

(1)先借助拼音读一读,认一认,拼不出来的请教同桌。

(2)学生找出难读的音,会读的学生当一当“小老师”领读。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样”和“种”可以利用偏旁帮助理解识记;“梦”“各”“觉”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也可采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再”可以用笔画法识记。

3.根据图画和各种情境练习说话。

4.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并能组词。

5.尝试用“伙伴”和“有趣”这两个词语说话。

6.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这”。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10分钟)

(一)教师指导

1.指导学生按小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2.指导学生自由读文,明确课文主要内容。

(二) 学生活动

1.先标出小节,然后朗读。

2.分小节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我”的哪些经历。

一年级人教版语文导学案(人教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一个接一个导学案设计)(3)

四、认真观察,指导写字(用时:10分钟)

(一)教师指导

1.指导书写“过”“各”。

(1)帮助学生认识“横折折撇”这个新笔画。

(2)提醒学生注意“过”字的书写顺序。

(3)指导学生观察“各”字上半部分“折文”的写法。

2.指导书写“种”“样”。

(1)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相同的地方。

(2)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3.师范写,边写边讲解。

4.巡视学生临写情况,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5.反馈指导。

(二) 学生活动

1.学生观察:

(1)“过”“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根据课件演示字的笔顺,学生书空。

①“过”的笔顺:先写里边的“寸”,再写外边的“辶”。

②“各”字的撇、捺张开的角度要大,下面的“口”不要写得太小,要保持字体的平稳。

2.“样”和“种”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而且禾和木做部首后,最后一笔捺都变成了点。

3.教师边范写边讲解重点字和重点笔画。

4.学生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用时:5分钟)

(一)教师指导

1.听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师范读全文,导出课题及目标。

(二) 学生活动

1.学生听写生字。

2.齐读课题。

一年级人教版语文导学案(人教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一个接一个导学案设计)(4)

二、读悟结合(用时:25分钟)

1.引导学生找到能体现出“我”不太高兴,有些惋惜的句子。

2.引导学生找出“我”惋惜、不高兴的原因。

3.引导学生想象场景,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

4.指导理解前三个小节每小节的最后一句话。

(1)理解“不过”一词。

(2)体会三个感叹号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

5.指导学生感悟“我”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6.指导学习最后一个小节,说说自己的经历。

7.指导学生男女生配合朗读全文。

(二) 学生活动

1.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想,画出课文中体现“我”的惋惜和无奈的句子。

2.思考并交流:“我”为什么不高兴?(玩踩影子,大人叫回家睡觉;做着好梦,大人叫起床上学;和小伙伴玩跳房子,上课铃响了。)

3.学生交流读出感情。

(1)大人是怎么“叫”“我”的。

(2)读出惋惜和无奈之情。

4.学生通过前后联系理解句子。

(1)“不过”表示意思转折。

(2)三个感叹号说明“我”很高兴,很兴奋。

5.学生根据课文说出“我”是怎么让快乐一个接一个的。

6.配合朗读,读出感情。

三、指导写字(用时:10分钟)

1.指导书写生字:“伙”“伴”“这”。

(1)指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这”字的写法。

(3)指导书写带“亻”的两个字:“伙”“伴”。

2.反馈评议。

(二) 学生活动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说说“辶”和“亻”的写法。

3.学生仿写。

4.评议展示的字。

5.继续练写一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