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老巷旧貌焕新颜(成都整治背街小巷)

封面新闻记者 陈静 牛建平

宽窄巷子、锦里、太古里……这些驰名中外的街巷,是成都的“面子”。

背街小巷,虽背且小,但作为一座城市的“里子”,其边界乱象不仅影响环境秩序,更降低了这个城市的居民的生活质量。

2017年9月,成都市围绕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目标,启动老旧城区改造行动、背街小巷整治行动等“五大行动”,不断夯实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底色,让市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近一年时间,成都市城管委(市治理办)着力实施“五整治”、“五提升”,制定背街小巷、示范街巷指导标准。2017年,成都完成整治背街小巷1339条,打造示范街巷22个。成都市城管委(市治理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总结固化背街小巷治理工作经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健全常态长效机制。“2018年将再完成整治背街小巷1918条,打造示范街巷22个。”

一年多来,成都的背街小巷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封面新闻记者实地探访,带您聆听成都北街小巷“蝶变”背后的故事。

成都的“花鸟鱼虫”一条街现在好漂亮

新开街是成都知名的“花鸟鱼虫”一条街。背街小巷整治工作开展后,新开街得到了升级。

6月26日,记者现场走访发现,如今的新开街焕然一新,新增了许多绿化景观、街边的景观小品富有文化特色、店铺的墙面上绘制了熊猫图案非常可爱。

成都老巷旧貌焕新颜(成都整治背街小巷)(1)

新开街整治前

闹市中一条街 一度“老旧脏乱”

新开街始建于清光绪20年(1894年),连接青石桥南街至盐道街,街长300米,周边有省川剧院、盐道街中学、小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承载着老成都的记忆。街道两旁商家以经营花鸟、观赏鱼类、水簇、精品磁器为主要业态,许多老成都人对这条街都有记忆,是闹市中心一处独特的风景线。

但是近些年来,商家传统的店铺销售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经营活力逐年下降,市场逐步萎缩,失去了年轻消费群体。加之道旁店家污水直排路面、经营占道等造成了新开街环境“脏乱差”、交通“肠梗阻”的问题,给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蒙上了“灰尘”,成了城市管理中难啃的“硬骨头”。

升级改造 模块化管理 对街道“动手术”

督院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袁治说,在对新开街整治中,对临街的建筑做了立面整治,把空调冷凝水有组织的收集;对临街的商招、店招,进行了整理规范,对每个商家进行了排水系统的改造,经营观赏鱼的店家的污水,可以有序排放到排水系统,不会排到人行道上;更换人行道路砖,用火山岩,在暴雨的时候不会出现积水;街面标牌,座椅,增设了慢行自行车道。

临街的小区住户,安装了双层隔音玻璃。

督院街道城管执法中队副中队长李曦光介绍,他们运用“8+1”的模块化治理,对新开街市容秩序进行统一管理,八个协管队员管理模块和一个环卫作业快速处置模块,对路边出摊占道,乱排污水、乱扔垃圾等,进行统一协同治理。还在管理中实行商户自治的模式,对商户“门前三包”每月集中评比。

成都老巷旧貌焕新颜(成都整治背街小巷)(2)

新开街整治后

街道换新貌 居民生活有幸福感

阳晓虎在这条街道上做了20多年的水族馆生意。他的店铺很干净:“做水族馆生意,排水很多,但是以前街道排水不方便,污水到处流,改造中也给我们安装了排水系统,现在就干净多了;外面给我们安装了新的店铺招牌,我们的铺面在这次街道的打造中,得到提档升级,现在来的顾客也挺多。”

附近的小区居民,也到街道的人行绿化道上行走锻炼。今年73岁的冯爱丽在这条街生活了近二十年,看到街道变化一新,她高兴:“以前这条街很老很旧,现在很漂亮,大家住在这里很有幸福感。”

玉林街:我的酒够多,你的故事够吗?

长500米、宽25米,旧时曾为御林军驻地。多年后,谐音“玉林”,街名沿用至今。

一首《成都》,火了玉林路的小酒馆。20年老店“玉林路串串香”员工代成友证实:那首歌后,店里生意确实火爆不少。“游客比例大,每天都会排起长龙。”

成都老巷旧貌焕新颜(成都整治背街小巷)(3)

成都老巷旧貌焕新颜(成都整治背街小巷)(4)

玉林街整治前

“彩绘精美绝伦,像北京的798”

除了歌词里的酒,玉林路更吸引游客的,是墙壁上的画。

“在墙壁和17个井盖上进行创意彩绘,听取过很多老居民、商家的意见。”街办副主任王文甫当初的要求是:既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区、街道文化融合到画中,还要让市民游客喜欢看。

结果令人满意。

成都老巷旧貌焕新颜(成都整治背街小巷)(5)

玉林街整治后

栩栩如生的兰草、带着音符的小提琴、创意表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在不同主题点缀下,精巧细致的图案,让游客频频举起相机。

从北京来成都游玩的陈彤说,网上都说玉林路是酒吧街,没想到是彩绘一条街。“彩绘精美绝伦,有点像北京的798。”

为扩大宣传效果,彩绘中巧妙地设计了“廉”“修身”等文字,以及荷花、兰草、绿树等图案。“既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又能让市民感受成都文明新风尚。”

成都老巷旧貌焕新颜(成都整治背街小巷)(6)

玉林街整治后

“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我很满足”

刘玉兰67岁,在玉林路生活了30年。

“原先街上的公共厕所脏乱差,也没人管,现在比屋头的都干净。”刘玉兰眼中,最实惠的变化是公共卫生间。“现在有专人管理,不收费,环境像五星级。”

变化源于实施的“花间公厕”项目。通过花草藤蔓对公厕进行美化,培养居民共同美化居住环境的意识。

在“花开玉林”专项整治的同时,玉林街道办正在玉北社区建设蜀绣微博物馆,在青春岛社区建设剪纸微博物馆,在玉东社区建设川菜微博物馆等10个微型博物馆。“让都市人走到玉林的时候,可以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王文甫说。

在玉林西街11号的“大师传承堂”,民间手工艺人每周都会向居民群众免费开展剪纸、古琴、皮影戏等传统文化培训;在芙蓉诗社、子非书院,总是挤满了读书的游客。

看到今天的玉林路,刘玉兰很感慨;“5年前,路面还坑坑洼洼,墙上也常有人乱涂乱画,作为老玉林人,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我就很满足。”

历史老街支矶石街 现在是文艺“打卡”地

新打造后的支矶石街,咖啡店、文玩店、英语角……成了成都又一条文艺“打卡”街道。

成都老巷旧貌焕新颜(成都整治背街小巷)(7)

支矶石街整治后

支矶石街的美丽“传说”

有一个很古老的神话传说:有文字记载,在汉代,张骞通西域时,他一直往前走,到一处后怎么也走不通了,最后走到了黄河的源头,只有一条船,船里面就有一大块石头。他问,这是什么?神仙跟他说,“这就是天上织女织机下的一块石头,回到中土以后,到成都找严君平,就找得到她的石头。”成都最初的君平街,其实就是现在的支矶石街,街道的名字也是因这块石头而来,如今街道的入口花园内,还立着这块“支矶石”。

成都老巷旧貌焕新颜(成都整治背街小巷)(8)

支矶石街整治后

历史老街也需要提升改造

肖代钦是这条街上的老住户。他告诉记者,近年来,街道的管理上比较落后,出现了脏、乱、差的情况,“街道上车子乱停放、墙面脏乱、乱画乱贴等问题频频出现,街道一度变得很糟糕。”

成都市开展背街小巷整治,对支矶石街进行了升级打造。青羊区少城街道办宽窄巷子片区组长张宏介绍,在整治中,他们对街道立面进行了规范,商家店铺的店招进行了统一更新,重新打造公共绿化带、景观墙,对老旧市政设施更新,重新铺设地面,排水管网进行了更新;同时,发动社区居民骨干来共同参与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共同整治好环境。

成都老巷旧貌焕新颜(成都整治背街小巷)(9)

支矶石街整治后

升级为文艺“打卡”地

6月26日记者看到的是,街道的墙面上有立体的绿化植物,非常美观;有开着鲜花的街区小花盆;墙面上还设置了有文化韵味的浮雕;街道的道路也崭新干净;街道入口还有一个亭子、花园组成的小景观;街道墙上还绘制了小朋友的画作,五彩缤纷,非常漂亮……充满着浓浓的文艺气息。

街道两旁开了许多充满文艺气息的店铺,有茶艺馆、古琴社、户外俱乐部、私房菜馆等,店铺装修极具特色,富有文化韵味,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游玩“打卡”。

来这里吃饭休闲的游客王女士说:“街道很干净漂亮,店铺也很文艺,我们来这里玩觉得很舒服。”

成都老巷旧貌焕新颜(成都整治背街小巷)(10)

支矶石街整治后

黄彬在这条街上经验一家抄手店,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了,看着街道进行了升级改造,他很高兴,“街道变美了,来这里游玩、拍照的顾客多了,我们的生意明显好了很多,店铺的生意很好。”

老板张丹在这条街经营一家“丹丹小厨”私房菜,在他看来,升级之后的支矶石街吸引了更多商家入驻,“一家台湾经营民宿的专业公司也选择了这条街,就在我们店铺的对面开始民宿,正是打造之后的效果,提升了街道的风貌,让更高端的业态入驻,对我们的生意也是很大的提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