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听的吕剧姊妹易嫁(吕剧经典姊妹易嫁复排首演)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黄体军

“纸糊的舟船下不得水,土柱子怎能当梁撑。放牛的若能当了官,谁还种地受贫穷。他若得中是我的福,他若是落了榜,一刀割断这根绳……”近日,山东省吕剧院经典保留剧目《姊妹易嫁》,在济南百花剧院成功进行了复排首演。青年版和老中青版两个版本,各具特色,各放异彩,给了戏迷们巨大的惊喜。

对于一个剧种来说,一部经典在传承中往往闪耀着几代人的回忆,那么《姊妹易嫁》作为吕剧演出最多的一部经典,又贮藏着吕剧人多少青春的烙印和记忆呢?

最好听的吕剧姊妹易嫁(吕剧经典姊妹易嫁复排首演)(1)

《聊斋志异》与《姊妹易嫁》

《姊妹易嫁》于1961年根据《聊斋志异》的同名小说改编,在保留妹代姐嫁这一故事核心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了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创造性改编。把原来的鬼故事变成了一个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故事,给原来故事中有姓无名的人物分别取了名字,将毛纪在姊妹易嫁后中举进而做了宰相,改成了易嫁之前中状元,而且故事以娶亲为高潮戛然结束,删除了易嫁后姐姐一气之下做了尼姑的段落,使得故事更紧凑,更有戏剧性。

改编后的基本剧情是:张有旺的长女素花自幼与毛纪订婚,素花嫌毛家贫穷,执意悔婚。妹妹素梅劝说姐姐无效,又深感毛纪真诚,敬重其人品,愿代姐姐出嫁。完婚时始知毛纪已得中状元,素花悔愧不已。此剧由山东省吕剧团首演。1963年被拍成戏曲电影。

《姊妹易嫁》与吕剧另一部经典《李二嫂改嫁》并称“吕剧两嫁” 、“吕剧双璧”。因为它人物少,故事生动有趣,每次演出总少不了它,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今已演出三千余场,成为吕剧传统剧目演出最多的一部戏。

对于《姊妹易嫁》何以成为经典的问题,青年版和老中青版的八位演员表示了大致相同的看法:《姊妹易嫁》的故事诙谐,富于生活情趣,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剧中运用了很多喜剧艺术手法,轻松中透着紧迫,诙谐中透着严肃,剧情跌宕起伏,有哭有笑,让观众很容易在共情中分辨善美丑与善恶,即便放在在今天仍不失其启发意义;四个人物各自性格分明,有效互补,天然具有戏剧性交集;台词通俗易懂,上口,接地气;经典唱段好听有味,便于传唱。

最好听的吕剧姊妹易嫁(吕剧经典姊妹易嫁复排首演)(2)

最好听的吕剧姊妹易嫁(吕剧经典姊妹易嫁复排首演)(3)

四个少时伙伴一台戏

8月14日晚,青年版《姊妹易嫁》上演。有意思的是,演素花的彭莉媛、演素梅的杨柳、演张有旺的吴海涛和演毛纪的查涛,已在一起演出此剧约20年上百场,而且他们曾是山东省艺校的同学,又同是1998年进入省吕剧院;还有,四人在一部戏中同时出现,而且同是主角的戏,《姊妹易嫁》是唯一的一部。

从懵懂少年到如今都已成长为剧院挑大梁的青年骨干,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姊妹易嫁》便是他们青春叠加的最好见证。对这部戏他们也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认识。

“好戏非常需要演员之间默契配合,我们四人经过多年配合,对彼此的表演风格都很熟悉,对方的每一个小细节都能接得住戏,所以演起来很自然很放松。”彭莉媛深有感触地说。

和记者聊起素花一角,彭莉媛饱含深情地回忆道,为了演好这个人物,曾多次用心研读《聊斋志异》中的原文,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力争吃透人物性格。“这是陪伴我最久的一个角色了,我对她的感情非常深厚。”

演过上百场之后,怎么继续保持舞台上的新鲜度呢?彭莉媛说,这是角色的魅力赋予的。“比如素花这个人物,有自己的个性和追求,是最真实的自我,表演的时候更容易进入角色,入戏之后,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悟。”

姊妹易嫁的故事核心是妹妹代姐出嫁,把握好姊妹之间的情感关系,无疑是打通故事情理的关键。青年版中扮演妹妹素梅的演员杨柳对此有自己独到的理解。“素梅是个非常善良、单纯、勤劳、懂事、很善解人意的小姑娘,她体谅父亲的不容易,也能体会毛哥哥落榜被悔婚的失落,对姐姐所做的一切更是无能为力,所以她选择委曲求全代姐出嫁,我觉得这种情感比较难把握的就是一个度,尤其是跟姐姐之间的情感处理,对姐姐又爱又怨,但绝对不是恨,台词语气跟动作幅度把握不好很容易就会变成怨恨,这也是我在演出过程中琢磨最多的一个点。”

扮演张有旺的吴海涛,用“三个最”表达了对这部戏的深厚感情。“张有旺结合了老生和丑行的表演风格,感情丰富,富于变化,以说唱为主,在我吕剧生涯中,这出戏我演出最多,下功夫最多,从这个角色中受启发最大。”

扮演毛纪的查涛特别提到为了演好毛纪这一角色,自己特意为毛纪和素花之间设定年龄差的事,他假定两人之间大约相差四五岁。“这是戏里没有交代的,但设定了这个年龄差,戏里和戏外的东西都有了,演起来感觉就顺多了。”

最好听的吕剧姊妹易嫁(吕剧经典姊妹易嫁复排首演)(4)

最好听的吕剧姊妹易嫁(吕剧经典姊妹易嫁复排首演)(5)

难得一见的老中青配

8月15日晚上演的老中青版,年龄最大的今年57岁的国家一级演员谭连华告诉记者,已有六七年没演过这部戏了,但好像什么都没忘,音乐一起,顿时感到热血沸腾,好像焕发了青春,排了两遍就正式演出了。

“我对这部戏有特殊感情。”谭连华回忆说,“我原来是学小生的,后来改唱老生,就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演《姊妹易嫁》的张有旺开始的。”

此次老中青配,谭连华还有一个特殊的感受,演素花的任婧和演素梅的李佳欣两位青年演员都只有23岁,从年龄上讲是两代人,这让他对剧中的父女情有了更深的体会。“演起来我真的把她们当成了自己的女儿,非常真实自然,这种感觉和当年演出时大不一样。”

剧中毛纪的扮演者今年48岁的盖勇告诉记者,自己也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演《姊妹易嫁》的,因为此剧是剧院的精品保留剧目,所以有机会学演,非常重视,从一开始模仿,到慢慢随着舞台经验积累,再到根据自身优势加入自己的理解发挥呈现,每个阶段都有所不同。

“剧中毛纪这个角色是个书生,属于小生行,我主要是从人物心理贯穿动作入手,通过扇子、水袖和唱,表现其儒雅和书卷气,尤其是抓住了他的试探心理,如试探岳父,试探素花,试探素梅。这个试探过程,实际上正是姊妹易嫁的戏剧性变化的过程。”盖勇分析道,其实毛纪这个人物在戏中事最少,傍活为主,所以必须要唱的好听,身段动作要顺,与其他演员要配合好。

对于第一次一起搭戏的两位新人,谭连华和盖勇都一致表示了高度肯定。“她们都很优秀,从唱到形象,完成都很好。以老带新可以更好地传承,老演员的经验可以更好地把握节奏,新演员的靓丽可以让舞台出新意。剧院用老中青搭配,是戏曲传承的最佳搭配。”

任婧和李佳欣都是2018年考入省吕剧院的新人。两人都表示,这次“老带新”组合,和两位老师同台的机会太难得了。“通过老师们的带动,我们对人物的把握和故事节奏有了更深层理解,老师们的表演饱满充沛,很容易带动你的情绪,激发你的真实情感,这对我们青年演员帮助极大。”

任婧表示,自己非常喜欢素花这个角色。“她个性鲜明,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情绪变化也较多,所以很考验演员对人物的把握。通过不断的演出实践,我在表演上丰富了一些技巧,比如上下楼、屁股坐子、水袖花。接下来我会继续学习沉淀,争取有新的突破。”

李佳欣说,自己也很喜欢素梅这个角色,感觉自己和她在某些地方很相似,所以演起来很容易入戏。“素梅和素花两姊妹性格上有很大的反差,抓住这一反差,是表演的一个突破口。”“能够演出《姊妹易嫁》这出戏,我感到很幸运。它见证了我在表演上的一个变化过程,从刚开始的一知半解到后来渐渐理解领悟,唱腔和表演上都在不断提升。”

最好听的吕剧姊妹易嫁(吕剧经典姊妹易嫁复排首演)(6)

一出戏,演员爱演,观众爱看,这就是经典的魅力!相信《姊妹易嫁》这部镂刻着吕剧人无数美好记忆的经典之作还会一代一代演下去,观众也会一代一代看下去!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