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故事道理(我们能读到什么道理)

“颇思蜀否?”

“此间乐,不思蜀。”

蜀后主刘禅,正是因为这一句话得以保住自己的性命,得以善终,从此出现了乐不思蜀这个成语,供后人津津乐道的谈论,后主刘禅到底是真傻,还是大智若愚。#大智若愚#

乐不思蜀故事道理(我们能读到什么道理)(1)

这两种主张仍然是现代人争论不休的话题,时至今日,也没有定论,毕竟历史是一个事实,现在已经过去,现代人只能站在今天,以带入的方式来分析,一种事实,两种分析结果,

无论哪种分析结果,最后都映射到一个事实,就是后主刘禅未被直接处死,而是得以善终。

具体是因为太傻还是因为太聪明,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不管怎样,结果他应该还是满意的。

乐不思蜀故事道理(我们能读到什么道理)(2)

好了,来看看这个成语吧,

乐不思蜀,

现代多指,安于现状享乐,忘却自己的目标,忘却了最开始的初心。

举个小小的栗子:

新买了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超级喜欢的书,准备今天晚上开始阅读,一周之后读完这本书,多么好的事情啊,多么美好的愿望,多么令人兴奋的小目标。

乐不思蜀故事道理(我们能读到什么道理)(3)

好了,今天晚上开始阅读吧,好开心,等等,突然间有一个喜欢的电视剧上映了,怎么办?好纠结,算了,书什么时候都可以读,电视剧还是要看热乎的,明天还得跟朋友一起讨论(八卦)最新的剧情呢。

乐不思蜀故事道理(我们能读到什么道理)(4)

兴致勃勃地拿出喜欢的书,准备大干一场,

结果呢,然后趴在书上,看了一晚上的电视剧,

书问你:“颇思蜀否?”

你回答:“此间乐,不思蜀。”

拜托朋友,说好的看书呢?说好的大看一场呢?说好的学习呢?忘了自己的诺言吗?

乐不思蜀故事道理(我们能读到什么道理)(5)

第二天早上,揉了揉自己的熊猫眼,暗下决心,“今天晚上一定看书,再看电视剧是小狗。”

然而,次日清晨,仍然回答:“此间乐,不思蜀。”

是不是真的想看书?

是不是想让自己拒绝电视剧的诱惑?

是不是想提升自己的自律能力?

是不是想寻找好的方法来控制我自己?

是不是应该点个关注,寻找答案。

本文由“夜空梦想家”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