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满清三百年(满清三百年功过几何)

怎么看待满清三百年(满清三百年功过几何)(1)

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共享国276年。有清一朝,既包含了“康乾盛世”这样代表古代封建王朝的治世巅峰,也有清末屡败于洋人之手不断割地赔款的屈辱历史。正是因为清朝的“犯我大清者,虽远必赔”,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网友愤慨地留言:满清误我中华!那么,清朝是不是真的如网友们所说那般昏庸误国呢?

我们先来说清朝做的好的方面:

一.清朝的政治智慧几乎达到中国封建王朝顶峰

自夏始,除了元朝和清朝,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农耕文明最大的外部威胁。抛开元朝这个本身由蒙古人建立的王朝不谈,对北方游牧民族削弱及管治最出色的就是清朝了。

怎么看待满清三百年(满清三百年功过几何)(2)

游牧民族

在蒙古草原上,清朝统治者的身份是各部族共同的大可汗,统帅女真及蒙古族诸部落。在内地十八省,最高统治者是皇帝,遵循中原传统的儒家秩序,减少了社会问题。清朝政府把草原当成军事力量来源,并以此制约内地;而把内地作为财政力量来源,以此来控制草原的军队。这是清朝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任何朝代对待不同民族地区的独特政治手段。

不像宋朝低声下气的绥靖政策和明朝历代不遗余力地征伐,清朝控制蒙古的手段可谓高明有效。清朝对蒙古不同部分使用了不同手段:对于内蒙古而言,清朝政府采取通婚直接控制统治高层,以通商和人口输出同化民间;而对于外蒙古,清朝则利用藏传佛教来控制人心。由于信教,蒙古人需要去喇嘛庙朝拜,因此原本是逐水草而居的蒙古人流动性大大降低,使得其对农耕定居社会的威胁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宗教的长处在于感化和控制人心,信众由此有了慈悲心,使得游牧民族嗜血和好斗的本性被压制。最关键的是,清朝政府规定蒙古每户人家,只能留一名男子传宗接代,其余男丁都要去寺庙出家当喇嘛。在这样的削弱下,蒙古人口被牢牢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下,曾经一扫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黄金家族”时代再也看不到影子了。

怎么看待满清三百年(满清三百年功过几何)(3)

清末喇嘛

另一个中央王朝的心腹大患--西藏,在清朝时期的管治水平也远强于其他朝代。清朝最高统治者在内地是皇帝,在蒙古是各部落的“大汗”,而在青藏高原则成了文殊菩萨转世。达赖喇嘛被视为观世音菩萨转世,大清皇帝是文殊菩萨转世的话,两者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相当,清朝统治者借藏传佛教之手,成为宗教首领一样的人物,对普通百姓产生了一定的精神控制。再加上达赖喇嘛和班禅转世由中央册封,乾隆朝开始,中央直接派遣驻藏大臣进行管理,历代游离在中原以外的青藏高原自此终于被中央政府直接管理。

二.中国版图得到大幅度实质扩张

虽然我们常说古代中国各朝代版图有多么庞大,可事实上,除内陆十八省以外,中央对周边多是虚的册封为主,实际管理不多。

满清在1644年入关,自带东北和内蒙部分的领土。到1662年,彻底消灭南明政权,平定内地。1690年代,第一次击败准噶尔,把外蒙纳入帝国疆域。1720年代,再次大败准噶尔,把西藏(含今青海)纳入版图。至1750年代,通过一次大型歼灭战,清朝彻底平定准噶尔汗国,西域(即新疆)彻底被收入,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棠叶形版图形成。

怎么看待满清三百年(满清三百年功过几何)(4)

清朝版图

乾隆朝开始,清朝统治达到鼎盛,除中原稳定外,东北、蒙古、西域和西藏等地也破天荒被中央政府进行有效管理。说到实质性管理,不论是大汉或者是大唐,都未曾做到:

  • 西藏(含青海)一直游离于汉唐管控范围;
  • 长城以北及东北地区不被汉唐长期稳定管理;
  • 西域(新疆)始终是独立到半独立状态接受汉唐管治。

怎么看待满清三百年(满清三百年功过几何)(5)

名义上的明朝版图

而最好的证明莫过于和前朝相比较。清的前朝大明是我国古代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王朝,现在网络上那些关于大明“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等让后人热血沸腾的文字,虽然代表了我们后世对明王朝气节的敬佩,但落到实处来说,明朝在对于中国领土的继承和开拓上做的并不好。

怎么看待满清三百年(满清三百年功过几何)(6)

明朝实际管理范围

我们可以从历史中看到的是,大明对广袤的辽东以北地区不存在实际统治,明朝所设立的奴儿干都司对东北地区实际占领管辖作用其实仅仅维持了二十余年。这种“实际统治”政策是建立在明朝的“扩张性”政策基础之上,而当明朝政策转向守成后,其废置也就成了必然。

怎么看待满清三百年(满清三百年功过几何)(7)

女真部族战争

大明年间多数时候,中央政府对东北的政策是:册封女真部落一个称号,委任其代为管理,而实际管理者认不认同册封,是否听从调遣,则要划上很大一个问号。建州女真首领猛哥帖木耳,1412年被明朝册封为建州卫左都督,后来建州女真南移,与明朝交往密切,建州部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繁荣;而到了1583年,努尔哈赤袭封为建州左卫指挥使,继承其祖、父遗甲十三副,统一女真各部乃至攻下中原。同样大明对西藏地区也不存在实际统治,只有单纯册封,缺乏行政管理,没有驻军。

三.人口极速增长,小农经济达到巅峰

怎么看待满清三百年(满清三百年功过几何)(8)

古代中国人口增长趋势

清朝以前,中国的人口增速十分缓慢,两汉时期人口巅峰为6000万左右,隋朝是5000万左右,唐朝是8000万左右,宋朝突破了1亿,明朝也在1亿左右。人口增长缓慢,其根本原因是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停滞,生产力低下,土地的承载力有限;其次是战争破坏严重,在清朝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王朝有超过150年的“太平盛世”,最长的是从唐初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不过140年。

怎么看待满清三百年(满清三百年功过几何)(9)

康乾盛世

清朝入关后,随后就实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如康熙在1669年下令废除圈地令,并规定圈地也将退还给农民。这项措施缓解了人地矛盾。另外康熙朝鼓励人们进行荒地开垦,甚至根据开垦的多少来授予官职。到康熙末年,全国荒地基本上得到开辟。清朝的耕地面积很可能突破了18亿亩,为历史最高值。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废除了新生人口的人头税。乾隆普遍推行“摊丁入亩”。这项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以至于人口滋生,历史空前。从1644年到1840年,清朝共历经了将近200年的稳定时期,如果从1661年统一汉地十八省开始算,依然有180年的稳定时期;中间虽然经济了三藩之乱、白莲教起义、苗乱等,但是总体上来说并没有造成太大的经济破坏。

怎么看待满清三百年(满清三百年功过几何)(10)

马铃薯

清朝时期,许多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早已被引进了中国,如玉米、甘薯、马铃薯等。这些高产作物能够种植在贫瘠的土地上,还可以套种,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因此,在明清人均耕地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高产作物能够解决一部分人的粮食问题。高产作物的引进又加速了西南山区的梯田、荒山的开垦,使得云贵地区的耕地面积和人口能够大幅度增加。

怎么看待满清三百年(满清三百年功过几何)(11)

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下,清朝的人口得以迅速增长。在清朝初期,全国人口约为5000万左右,然而在乾隆时期就已经突破了3亿,在道光年间就突破了4亿人口,约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个人口数据一直维持到了新中国建立初期。

人口的暴增也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人均耕地面积下降,生态自然遭到了破坏,生活水平降低等。但是人口也是一个国家能够走向强大的基础之一。在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断入侵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而凭借人口规模庞大,中国让西方国家难以征服。日本侵华期间,由于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和地理空间,使得中国能够以人海战术、持久战术来拖垮日本。如果没有在清朝时期的人口大增长,那么中国近代作为农业文明对战工业文明将是灾难性的。


虽然清朝对中国历史做出了极大贡献,但对于任何事情,我们都要辩证地看待分析,清朝也落下不少为人诟病的口实。

一.入关泄愤施暴,屠杀百姓

清军入关时,我国人口应在8000万到一亿五千万之间,而清军烧杀三十九年始定。满清最初的全国人口统计,为10633326人(减少了4000多万)在满清入关后,中国人口损失的总数,粗略估计超过5000万。如果再考虑人口出生的因素,最多可能超过一亿。这一时期中国的人口大量消失,多半是死于战乱、饥荒等原因,这些与清朝初统治者的放纵及有意为之脱不开关系。

扬州十日

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发生在清军攻破扬州城后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的事件。由于当时南明将领史可法对清军的殊死抵抗,在同年四月廿五日(5月20日),清军攻占扬州后,当时大雨倾盆,多铎宣布在扬州城内进行了屠杀。当时的幸存者王秀楚所著《扬州十日记》中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名“扬州十日”。

怎么看待满清三百年(满清三百年功过几何)(12)

扬州十日记

清军攻破扬州城后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大肆屠杀,史载:“诸妇女长索系颈,累累如贯珠,一步一跌,遍身泥土;满地皆婴儿,或衬马蹄,或藉人足,肝脑涂地,泣声盈野。”“初四日,天始霁。道路积尸既经积雨暴涨,而青皮如蒙鼓,血肉内溃。秽臭逼人,复经日炙,其气愈甚。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室中氤氲,结成如雾,腥闻百里。”后来由城内僧人收殓的尸体就超过了80万具。

嘉兴三屠

怎么看待满清三百年(满清三百年功过几何)(13)

嘉定三屠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闰六月二十六日,浙江布政使司隶嘉兴府为反抗清军暴行,嘉兴民众揭竿而起,乡的明翰林学士屠象美、明兵科给事中李毓新主其事,降清的明嘉兴总兵陈梧反正任大将军指挥义师,前吏部郎中钱棅助饷。二十六日城陷,逃不出的居民除大批年轻妇女被清军掳掠和一些僧人幸免外,几乎全遭屠杀。按当时人口来推,可能约500,000余人遇难。

江阴八十一日

江阴八十一日是指1645年夏江阴人民为抵制剃发令,在江阴典史: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等人领导下进行的斗争。因为前后长达81天之久,故被称为“江阴八十一日”。 (参考百家讲坛纪连海先生的江阴八十一日讲座)

怎么看待满清三百年(满清三百年功过几何)(14)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此役,10万江阴百姓面对24万清军铁骑,两百多门红衣大炮,血战孤城,抗清81日,击毙清军7万5千余人,亲王3名,大将军18名,最后城破,屠城,无一人降,城内死者九万七千余人,城外死者七万五千余人。 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被后世称为“江阴抗清三公”。后世传纪对江阴的评价:“有明之季,士林无羞恶之心。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为得意;而封疆大帅,无不反戈内向。独阎、陈二典史乃于一城见义。向使守京口如是,则江南不至拱手献人矣。”

二.大兴文字狱,钳制紧固人民思想

虽然文字狱古已有之,但满清前期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文字狱案件为数之多,规模之大,在历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的。彼时,清朝统治者动辄指斥人们“语含怨望”,“狂悼讥刺”,罗织种种罪名,大兴文字之狱。

怎么看待满清三百年(满清三百年功过几何)(15)

大兴文字狱

由于检举揭发此类案件者有功,隐瞒不报或办理不力者有罪。一时告密诬陷之风大盛。有些人牵强附会,断章取义,告密邀功;有些人挟嫌诬陷,凭空捏造,以报私怨。文网密布,冤狱迭起,文人士子人人自危,惟恐一不小心,陷入罗网,或是受到株连,祸从天降。

正如诗人龚自珍《咏史》一诗中所说的:“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清代的文字狱是导致“万马齐喑”的政治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说至今遗毒未消。

怎么看待满清三百年(满清三百年功过几何)(16)

四库全书

清政府利用编书的机会,大量查禁图书,销毁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在《四库全书》编纂期间,凡是不利于清朝的,或是触犯了他们忌讳的,都要加以删除和篡改,或是大量地进行销毁,甚至连宋代的书写到抗金的,明代的书写到抗元的,也遭到同样的厄运。单是在浙江省,从乾隆二十九年到四十七年,就进行了二十四次大规模的检查和销毁。全国范围内列入全毁的书目有二千四百多种,抽毁的书目有四百多种,销毁的总数在十万部左右。

怎么看待满清三百年(满清三百年功过几何)(17)

清朝文字狱案例记载

禁止大量图书,禁止文人士子会盟结社,不准聚众讲学,这些办法还不足以窒息反清思想。清政府初期为了镇压汉族知识分子,控制言论,压制排满思想、巩固他们的专制统治,必然要采取更加残酷的暴力手段。文字狱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下,作为加强专制统治而兴起的。

清代的文字狱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愈演愈烈。前后一百多年,有案例可查的大小案件不下一百起。在这些案件中,被判处死刑的有二百多人,受到株连而被判处各种刑罚的更是不可胜数。

怎么看待满清三百年(满清三百年功过几何)(18)

庄氏明史案明细文本

早期最大的文字狱案件,是庄氏明史案和戴名世南山集案,都是由于编写当代的历史而招祸的。可看作是一次有意识的小题大作,其目的是给有反清思想的汉族知识分子一个暴力的威胁。而雍正时的吕留良、曾静之狱,算是清代文字狱中唯一的谋反案件,它既有理论,又有行动。当然,这个反抗的力量是十分微弱的。

怎么看待满清三百年(满清三百年功过几何)(19)

文字狱

直到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文字狱高潮已经过去,还发生了所谓《笃国策》案。湖南省未阳县六十九岁的老秀才贺世盛,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及第。他平时经常替别人代写词状,又把道听途说的传闻和成语故事之类,拉杂地拼凑出一部“著述”,题名为《笃国策》,准备写成以后上京城去投献,以求贷得一官半职。因为这本书上写了批评捐官制度的意见,这就成了“妄议朝政”,照例应当凌迟处死,子孙都要处斩。不过当时已经逐渐放宽对文字狱案件的处理,乾隆皇帝认为贺由于科举不中而不满,写那些文章只是发发牢骚而已,还不是肆意悖逆,于是“从宽”改为斩决,子孙免罪。

清朝的法律甚至有这样一条规定:不许秀才们对国家大事提出任何建议,否则就算“违制”。不但要革除生员资格,还要受到惩罚。可是,凡是献计献策的生员,难免要议论到朝廷的政策,批评官吏的行为,提出某些建议,这就必然违背这—规定。于是,轻者革职,重者处斩,或是“立毙杖下”。

怎么看待满清三百年(满清三百年功过几何)(20)

康熙字典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印行的《康熙字典》,不仅是奉旨编纂的,而且以康熙年号命名,足见政府对它十分重视。可是有个书生王锡侯,竟敢批评《典康熙字》,说它收字太多,难以贯穿。他自己编刻了一部《字贯》,意是说,这本书可以用字义把零散的字贯穿起来,正好弥补了《康熙字典》不足。此案一发,甚至连累两江总督受到降级的处分。江西省的布政使、按察使也受到株连,被革职治罪。

三.闭关锁国,军事和生产技术停滞,晚晴丧权辱国

稍知清朝历史的人都知道,清朝自顺治与康熙统治清朝时期,就开始实行海禁,到1757年时,乾隆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西洋贸易,这就是“一口通商”政策,也是全面闭关锁国的开始。

怎么看待满清三百年(满清三百年功过几何)(21)

乾隆皇帝面见英国使臣

由于闭关锁国,限制了中外技术文化交流,愚民政策使民间科学技术发展陷入停滞甚至倒退。清朝统治者自诩“天朝上国”,将西洋科学视作“奇技淫巧”,沉迷在伟大帝国的梦幻里不可自拔,最终应了英国使臣马戛尔尼那句话:“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她胜过邻船的地方,只在她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怎么看待满清三百年(满清三百年功过几何)(22)

到了晚清,从鸦片战争输到八国联军侵华,从《南京条约》签到《辛丑条约》,中国赔款白银数以亿两,割地181万平方公里,如果算上对外蒙失去控制力导致后来其独立,总计约336.45万平方公里。除了割地赔款,通商口岸、关税、铁路及矿产等尽失于列强之手,人民负担沉重,民不聊生。中国百余年国难从晚晴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国家地位一落千丈,甚至出现了亡国灭种的危机。

虽然由于历史的必然性,农业封建文明会被工业资本文明打败直至消灭,但清朝统治者的所作所为仍然会被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无法抹灭。

怎么看待满清三百年(满清三百年功过几何)(23)

总体而言,满清误国一说虽有一定道理,但完全把近代中国的国耻归结到清朝身上也太过武断且有失公允。我们应当总结明清开始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是:封建思想僵化,漠视科学发展,满足于小农经济,统治者为维系一人一姓的王朝无所不用其极,而不顾天下众生和国家未来。不知各位看官对待这一问题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评论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