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饮食著名书籍(通俗魏晋史你可能不知道)

第三章:才高八斗

功名不可为,忠义我所安。

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残。

生时等荣乐,既没同忧患。

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

揽涕登君墓,临穴仰天叹。

长夜何冥冥,一往不复还。

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

——魏晋 曹植《三良诗》

1节、呵呵哈哼,看我七步成诗

迄今为止,看到的最牛的夸人和夸己有才华的话,不外乎谢灵运谢大叔的那句:“天下文才十斗,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占一斗,余者天下共分之。”曹丕在自己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论文集《典论》中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谢大叔说出这样的话,可见他把当时天下的所有的文人都给“轻”了,但还好有自知之明,说自己还不是天下第一,天下第一是已经郁闷而死了将近一百年的曹子建,但至少是当时的天下第一。为了谢大叔的高傲气魄也为中国语言史上诞生了“才高八斗”这个成语,赞一个。

魏晋南北朝饮食著名书籍(通俗魏晋史你可能不知道)(1)

这一章,就讲述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曹子建的高才。

清代袁枚写故事,说黄庭坚读书写文章有一句话叫:“书到今生读已迟。”这话用到曹子建身上很可能也适合。或许子建老弟就是受了老曹读书的遗传。十来岁的小屁孩儿,背诵十几万字,这不是小数目,据说在科举时代,你只需要弄懂弄通十二万字的东西,你就可以无敌了。曹老弟一辈子,左手一壶酒,右手一支笔,醉眼朦胧,醉口一开,醉手一抖,便是半个天下的锦绣文章。

魏晋南北朝饮食著名书籍(通俗魏晋史你可能不知道)(2)

他老爹曾经怀疑这个生于乱世,长于军队的儿子是不是吹牛皮,问他说:“你小子这文章不是抄别人的啊?”

小子建非常气愤,说:“老爹你文章写得好,你怎么能小瞧人呢?你儿子这么聪明,写文章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儿吗?您老要是不相信,可以当面出题考试,小儿我言出为论,下笔成章。抄别人的,哼哼,小儿我还不屑一顾呢。”

后来铜雀台的时候,子建老弟,惊采绝艳,下笔成文,老爹对他另眼相待。

被后世最为称道的一次对子建弟弟文才的考验,就是阿丕哥哥对子建弟弟的那次。

话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总要做一件事就是论功行赏,平时跟阿丕关系一般的人自然就没有得到什么好处。既然皇帝都已经登基了,还有些不安好心的人还对曹老爹当年那句“我的小四不错啊,可以继承我老曹家的传承”耿耿于怀,这话分明是不怀好心,想挑拨自己的兄弟之间的感情。做一个合理的推测,曹老爹有可能把曹老弟推到前台作为曹老哥的磨刀石,把曹老哥训练成一位合格的继承人。

魏晋南北朝饮食著名书籍(通俗魏晋史你可能不知道)(3)

阿丕哥自然明白,在那个言论还算自由的社会里,他不可能堵着别人的嘴不让说话,也不可能杀光所有人,毕竟笼络人心才是一个优秀的帝王首先要做的事。想让暗中支持曹子建的人都闭嘴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捶”弟弟的“岗”,弟弟被打击了,谁还敢站出来再闹腾,不想要脑袋了吗?所以才有了下面的故事。

记得那是一次王的盛宴,阿丕哥把所有人都请到洛阳北宫,喝酒吹牛侃大山,酒喝得差不多的时候,阿丕哥突然摆起了皇帝的架子,满脸肃杀,对子建弟弟说:“老弟啊,大家都对你的才华钦佩不已,连皇帝老哥都不是你的对手,要不要给大家来首诗,祝祝酒兴啊?”

子建说:“哥哥文采飞扬,我怎敢撄其锋芒?”

阿丕哥哥说:“弟弟不必客气,既然是祝酒兴,就该来点刺激的。嗯,限你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不然的话,诗没有,脑袋也没有。我想弟弟那么爱喝酒的一个人,脑袋没有了,疼一下倒是不打紧,但是不能喝酒了,该多遗憾呐!哼哼哼……”

魏晋南北朝饮食著名书籍(通俗魏晋史你可能不知道)(4)

众人听着阿丕皇帝阴冷的笑声,喝下去的酒,早变成冷汗排出体外,各个不寒而栗。

曹子建慢腾腾的站起来,哼哼唧唧嘟嘟囔囔说了一句话:“嘿嘿哈哼,命题作文有何难,哼哼哈嘿,看我七步成诗。”缓缓的迈出自己的脚步,一步,两步,三步……每一步落地,都仿佛踩在众人的心上,一滴滴冷汗混着酒精落地,又瞬间被众人紧张的情绪产生的无行的热量蒸发成酒气,王的盛宴中飘满了醉人的酒气,可众人感觉到的掩藏在酒气之后杀气。

五步,六步,六步半……

魏晋南北朝饮食著名书籍(通俗魏晋史你可能不知道)(5)

子建的第七步没有落地,而他的嘴张开了:

“煮豆持作羹,漉菽(lù shū)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众人都暗暗泄了口气,擦了擦额上的汗水。

至于这首诗的理解,不用多讲,说一点比较偏的。后世流传的这首诗,多是四句,或许觉得省去的两句太俗气。其实前两句在介绍一种美味的调味品:豆豉。豆豉应该在战国时期都有了,不过在汉末魏晋时期,这差不多是一种美味的时尚小吃。在“史上第一”名人轶事八卦汇编《世说新语》中就介绍了一段关于豆豉的小故事。咱们先穿越一下,穿越到六十多年后的西晋帝都洛阳城。

话说六十多年后,打江南来到洛阳的“二俊”陆机、陆云兄弟俩,被西晋的贵族膏粱子弟王济所看不起。王总想跟人家文斗一把,可惜自己学业不精,只好跟人家比一比自己最擅长的——吃。在一次酒席上,王济请大家一起吃羊酪,趁机刁难陆氏兄弟,说:“我是有点看不起你们腐酸文人,亡国之奴还有什么脸面跑到我洛阳来呢?你说说你们江南地偏一隅,有啥好吃的吗?我洛阳的羊酪不错,可谓天下美味,你们可以尽情的、敞开了吃。”

魏晋南北朝饮食著名书籍(通俗魏晋史你可能不知道)(6)

陆机淡淡地说:“王总,我说句不好听的话,您别生气,与我们江南的珍馐相比,你这羊酪就跟野菜汤没啥差别,而且还是没有放入豆豉提味儿的三流野菜汤。”(有千里蓴羹,但未下盐豉耳!蓴chún,即莼,莼菜,一种味道鲜美的水生蔬菜,有药用价值。)

这句说一是说,北方的美味跟我们南方垃圾堆里扒拉出来的剩饭差不多;二是说,豆豉是一种绝妙的提味儿佳品。

写文学作品,写出一道菜来,看曹子建不仅仅是个文学才子,也是个美食家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