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鸣镝祸事往勿复陈(鸣镝惜衣有衣)

痛心鸣镝祸事往勿复陈(鸣镝惜衣有衣)(1)

整理 | 康壮

图源 | 网络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自古以来,中国有节约粮食的传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部分人群中,奢侈浪费之风起来了,“土豪”式生活方式出现,节俭意识缺乏,并直观反映在餐饮领域。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时,这样指出。他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据今年7月13日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机构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2020年饥饿人数至少新增约8300万,甚至可能新增1.32亿。

据测算,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其中,大型餐馆、游客群体、商务聚餐等是餐饮食物浪费的“重灾区”。

痛心鸣镝祸事往勿复陈(鸣镝惜衣有衣)(2)

狠刹浪费之风 制止餐饮浪费

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对守护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新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逐渐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好”的转变,但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片土地上每天有14亿人吃饭,这是我国需要直面的基本国情。

有些人碍于面子大摆筵席,有些人点外卖却根本吃不了,甚至有些人包括孩子因为挑食,饭摆上来了却不爱吃等等,最终都是浪费。

“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不是花了钱就能心安理得地浪费,不要因现在吃得饱吃得好就放松“饿肚子”的警惕。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

浪费之风务必狠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社会风尚的形成,绝非一日一时之功。

痛心鸣镝祸事往勿复陈(鸣镝惜衣有衣)(3)

多管齐下有力制止餐饮浪费

减少和杜绝浪费问题需要多管齐下。

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针对不同的个体多管齐下,首先对于消费者要推出惩戒制度,规范餐饮行为,惩罚浪费行为;对于餐饮企业,则要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刚性长效机制。

加强立法,以刚性制度约束制止餐饮浪费集中执法力量,形成部门联动态势,织密法律保障网络。要针对机关单位、企业、餐饮公司、学校等,精准设定监督主体,对浪费现象采取警告、公示、训诫、罚款等多种手段,完善惩治浪费的法律体系。

加强宣传教育,让大家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有效载体,加大宣传。8月11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发《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你我做起》,关注了全国餐饮企业反对浪费的优秀做法,其中,消费者按人头点餐,商家提供小份菜,方便顾客适量点餐。

痛心鸣镝祸事往勿复陈(鸣镝惜衣有衣)(4)

杜绝餐饮浪费我们能做什么?

节约意识的树立、节约美德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习惯也要从孩子抓起,把勤俭节约等美德教育贯穿始终。把勤俭节约作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方面,纳入学生思想品德课程教育体系中,同时,针对城市居民、商务人士等群体,采取亲身体验、典型引领等方式,让节约理念入脑入心。

公众应增强对我国人口多、耕地少、水资源短缺、粮食安全压力大的认识,常怀危机意识,杜绝餐饮浪费,节约每一粒粮食,乃是一个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常识。

即便是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下,节约仍是一种个人美德、社会公德。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

惟有从每一个人做起,才能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帮助我们克服任何困难险阻,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