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回娘家的故事(散文家园回娘家记)

不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印象中的父母总是年轻时的样子。所以,老是以忙为由,少有回家看望他们。

记忆中的父亲,留着分头,喜欢用梳子蘸着水梳头发,因为水蘸的有点多,经常梳过后,头发上留着非常明显的一行一行的梳印,总是一身发白的中山装,上衣兜里老插着支钢笔,帅气还有点文学青年范儿。父亲性格开朗,喜欢说笑,声音宏亮,所到之处老远就能听到他的声音。

记忆中的母亲,干净利落,留着两条齐尾短辫子,总喜欢用头油来给头发定型,所以丝毫不乱。小时候母亲梳头,我便站在旁边看,她有一把白色的小剪刀,专用于修剪发尾,天天梳好辫子,就用小剪刀把不齐的发尾剪整齐。母亲是那个时代的时髦人儿,坡跟的布鞋还带着两个装饰的小绒球,随脚步一跳一跳,像调皮的两只小耳朵。她常穿的纶喇叭裤,24彩的锦缎贵妃袄,把身段衬托得越发窈窕婀娜。

每晚睡觉前,她总要烧一锅热水让我和弟弟妹妹冼净手、脸、脚,上床前亲自用旧衣服拍干净我们身上的灰尘才让上床。虽然家里不是很宽裕,但她对于茶饭很讲究,普通的一日三餐总要追求味道和品质,色香味俱全,全家总是吃得很香。母亲很爱笑,且笑点很低,因此我家气氛一直都很好。

今年国庆假期第三天,因为参加亲戚婚礼得以顺路折回去看看。

随笔回娘家的故事(散文家园回娘家记)(1)

好久没回家了,心里很是期待,也有些兴奋。一路下着小雨,到了家门口,大门关着推不动,朝里看,家里厨房门开着,叫了几声爸爸,父亲才答应,显然很惊喜,急忙来开门。看见父亲的第一眼,心里突然好酸:穿着旧得掉色的衣服,不太干净整洁。背有些驼,黑且瘦,戴着帽子。

开门走进厨房,母亲坐在凳子上,我大声叫了一声妈,拉着她的手,她摸摸我才说是春燕回来了。她的手很凉,拉着我久久不肯松,一个劲问,下这么大雨,你怎么回来了,你冷不冷,你吃饭没有。母亲的衣服也不太干净,一头花白的头发,门牙掉了好几颗,眼睛因为靑光眼失明。(以前回家母亲总要看看我穿的衣服,以此衡量我过的好与坏,于是每次回家我都会刻意收拾以让她看后放心)。而现在她却看不清我了。我突然鼻子发酸,禁不住流眼泪,再回娘家,再刻意收拾,已没有意义,母亲看不见了,好惭愧,好惭愧!

我挣脱母亲的手,赶紧走进卧室,换掉衣服,希望在最短的时间为他们做一餐他们最想吃的饭。我先扫尽屋内所有的犄角旮旯,再给他们换上最干净好看的衣服,重塑他们我记忆中父母的模样。

父母真的老了,再也回不到从前。从前回家我女儿老远喊一声外婆,便听见宏亮的答应声,只要我们一回家,母亲总是忆苦思甜,高兴之处,笑得流眼泪。父亲忙着骑上车子上街给女儿买零食,我们返回时,她们总是送到村口,直到看不见我们,才回去。

晚上在家住下。给母亲洗完澡她早早就上床了,沒有忆苦思甜,也没有笑声,我一夜难眠……恨自己无能为力照顾他们。

因为母亲眼睛看不见,所以父亲管家。也许是父亲幼时的经历(父亲四九年生人),因此一直很节俭,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节俭了,甚至对自己吝啬。我真的想不明白,甚至是气愤,他都这么大年龄了,为什么还那么节俭?为什么我给他们买的新衣服不穿,偏要穿那么旧的?

收拾冰箱时,发现了好多剩菜和快烂的水果,我对父亲发脾气,倒掉。父亲像小时候受批评的我们,一言不发,默默听着!他们真的真的老了。

随笔回娘家的故事(散文家园回娘家记)(2)

因为家里有事,第二天早,五点我就起床,洗好他换下的脏衣服和床单。走时,仍下着大雨,父亲急忙拿把伞说送我们,我担心他淋湿了衣服感冒让他别送。母亲手扶着门站着,我说了一声爸妈我走了,眼泪便不由流下来,再也喊不出第二声。老公喊了几声妈,也没听见回,父亲说她耳背听不见!走了一截习惯性回头,没有他们挥手的身影……

回想当年,因为高考以3分之差落榜,父亲拒绝我复读,母亲态度模糊,几十年来每每想起总是难以释怀,总是在不如意时心生怨恨!今早临走时的场景让我突然释怀了……

突然我想明白了为什么父母老了那么省:因为没有安全感!作为子女给足父母安全感,才是我们最最最大的孝敬!因为弟弟工作远,父亲太缺乏安全感,所以才会那么那么的节俭!

父亲是我的启蒙老师,教我写毛笔字,写不好就罚跪,他说字是人的脸。第一次作文,我不会,哭,父亲说千古文章一大套,就看你套得妙不妙。后来给我订了好多作文周刊,让我每天积累三个新词,一个新句,完不成罚跪。如此后来,我的作文老师总当范文给同学们读。再后来又把我和弟弟转到县城上学,下班就做饭,骑自行车接晚自习放学的我。母亲在家务农,供应粮食和疏菜。父亲经常跟同事开玩笑说他是又当爹又当妈。

高三那年感觉父亲不怎么给我们买肉吃, 经常早出晚归,老是一个人蹲着抽烟。直到两年前,一次不经意的聊天中才知道,当年父亲单位整改,半年都没发工资,当时正值我高三要紧关头三天两头学校有费用,妹妹也在家里上学,一家五口人都指望着他,这可能也是当时拒绝我复读的主要原因吧。

爷爷奶奶就父亲一个儿子,他从不打麻将,同事喊他,他说家里三个孩子上学,还有父母要照顾,打不起……自己节衣缩食从没怨言,从不嫌弃母亲务农,每每星期天,早早回家帮母亲干农活。第一次吃黄元帅苹果和带鱼都是父亲单位发的。他老说女儿要富养,所以每月工资一发便给我5块钱的零花钱。为此弟弟有段时间老怀疑他是领养我表叔家的(因为我表叔常常惹弟弟说你爸爱你姐姐不爱你,你是我家给他们的)每逢过年我们姐弟三个都有新衣服,而他却还是那身发白的中山装……

随笔回娘家的故事(散文家园回娘家记)(3)

天下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每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不同!父亲之于我的爱是一种用赤脚走荆棘之路的精神传承,是一种浸入血液的责任感和担当啊!父母虽老了,变得矮小佝偻,但对我们的爱不但不减反而更加深厚。人说,只要父母在,我们永远是孩子,这也许就是我一直感觉父母还是当年的父母的原因……

作者:邵春燕

来源:紫柏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