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小品分析(对春晚小品坑的几大感想和建议)

#创作挑战赛#​

春晚小品分析(对春晚小品坑的几大感想和建议)(1)

春晚小品分析(对春晚小品坑的几大感想和建议)(2)

一太夸张

小品中,有局长暗访的味道。

当小品中的几位配角脱口而出,喊“局长”的时候,“主任”的瞬间表现,又是扒门儿,又是看窗户的,给人一种过于夸张的感觉!

“主任”的办公室里,居然又带“轮子”的椅子。

看来大大的小品,干“道具”也是挺累的,什么都得有。

“女局长”,被“主任”,用带轮子的椅子推出了屋子,她竟然瞬间跳窗而入。

这倒是逗乐了观众,但是乐过以后,却是给人“味同嚼蜡”的感觉:

太假,太夸张了。

二台词太多

春晚小品分析(对春晚小品坑的几大感想和建议)(3)

这个小品,每一个演员出场时,都是一般显得冗长的出场白!

尤其是这个小品,两个主人公,他们对故事情节的叙述,几乎占了这个小品的一半时间!

感觉这个小品的两个主人公,主要不是表演,而是用语言功夫给我们讲故事!

并且这个故事,还不是怎么大动人。

这样显得小品里边儿的主人公太“嘴碎”,好像比相声里面的语言,还要多。

这样,这个小品短短的剧情,竟然用故事主人公的语言,硬生生的拉长了15分钟!

三跟观众互动,太生硬

春晚小品分析(对春晚小品坑的几大感想和建议)(4)

春晚小品分析(对春晚小品坑的几大感想和建议)(5)

春晚小品分析(对春晚小品坑的几大感想和建议)(6)

最近几年,表演小品有一个现象,感觉心里很不得劲,那就是——

小品演员一出场,或者正在口述某一句“关键的台词”的时候,总是面向观众的频率太高!

演员,演员,你是在演剧情,与观众互动的时间有两个,一个是开场,一个是散场!

当中的时间段,面向观众,或者跟观众交流,都是不妥当的,生硬的。

这样频频的面向观众交流,给人一种最大的错觉就是:

勉强的给观众要掌声,要同情,要共鸣!

四,故事情节空洞无味

春晚小品分析(对春晚小品坑的几大感想和建议)(7)

“填坑”,这样的小事情,在生活中并不常见。

“女局长掉进坑里”,这样的大事情,更是非常罕见,甚至是绝无仅有。

人所共知,作品的故事情节,来自生活,是对社会生活的精准提炼!

创作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需要我们小品演员,要深刻的融入社会生活,“舍得上一线,舍得蹲基层”,这样才能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才能创作或者表演出具有生活意义的小品!

这倒好,给人的感觉是高高在上,空泛表演,脱离真实的社会生活。

朋友们,一家之言,只是为了抛砖引玉。

大家对我们的小品现状,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春晚小品分析(对春晚小品坑的几大感想和建议)(8)

春晚小品分析(对春晚小品坑的几大感想和建议)(9)

春晚小品分析(对春晚小品坑的几大感想和建议)(10)

春晚小品分析(对春晚小品坑的几大感想和建议)(11)

春晚小品分析(对春晚小品坑的几大感想和建议)(12)

春晚小品分析(对春晚小品坑的几大感想和建议)(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