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首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比较中知诗意整合中品诗情)

1.用统整的方法学习同一类型古诗,发现其特点,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诗三首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诗三首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比较中知诗意整合中品诗情)

诗三首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教学目标】

1.用统整的方法学习同一类型古诗,发现其特点。

2.开启想象,感受诗中景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光镜未磨”的意思,感受湖光山色的壮美。

3.创设情境,诵读积累古诗。

【教学流程】

一、初读古诗,读通词句

1.继续学习,引出古诗。

师:第一次见面用什么方式打招呼最好呢?我说用歌声最好。我们来唱一首歌。

(播放《春晓》,学生跟唱)

师:我听到你们的歌声了,声音大一点,再来点掌声更好。(学生边鼓掌边唱)

师:谢谢大家!不过我也不是白听的,也想还大家一首。

(师用戏曲曲调演唱《饮湖上初晴后雨》)

师:知道今天学的是什么课文吗?

生:知道,《古诗三首》。

师:没错。上节课大家已经学习了李白的《望天门山》。怎么样,美不美?

生:美!

师:是的,大美,壮美。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另外两首同样美的诗。

2.齐读古诗,解释课题。

师:第一首就是老师刚才唱过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是宋代的苏轼。我们来读读第一首诗的课题。

生:饮湖上初晴后雨。

师:大家肯定预习过了。课题是什么意思?

生:在西湖上喝酒。

师:解释这个课题,关键是理解“饮”是什么意思。“饮”是“喝”的意思。喝酒,在湖上。预报一下天气。

生:在西湖上饮酒作乐,天气先晴天后来下雨。

师:真好。古诗最喜欢和小朋友玩文字游戏了,有时候明明意思在前的文字,会跳到后面去,而明明意思在后的文字,却偏偏跑到前面。比如说这个“饮”字,它就跑到前面去了。这个小朋友很聪明啊,他在理解意思的时候,把这个“调皮鬼”找了出来,给它排排队,放到这儿。(课件演示)当然,在朗读的时候,我们假装没看见。一起来读这个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很久很久以前你们杭州市的市长,他的名字叫——

生:苏轼。

师:真好。这节课学习的第二首诗,是老师没有唱过的——(出示课题)

生:望洞庭。

师:作者是唐朝的——

生:刘禹锡。

师:他的诗沉稳凝重,白居易以“诗豪”赞美他。苏轼喝彩的是西湖,刘禹锡点赞的是洞庭湖。大家预习过没有?会读这两首诗吗?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两首诗。(生齐读,教师用手打节拍)

3.认读生字,了解多音字。

师:一个生字读两遍。如果你觉得这个生字同时也是个新词儿,那就连起来当作一个词儿读两遍。有点考验大家,开始吧。

生:(齐读)苏轼。

师:真聪明,知道苏轼是个名词,所以连起来读苏轼。

生:(齐读)潋滟、亦、抹、庭、刘禹锡。

师:这个读得更好了,没有读成“禹锡”。一起读——刘禹锡。

生:(读生字)刘禹锡、未磨、盘。

师:不错。再来考考大家,这几个生字里有两个生字穿着“绿衣服”,说说这是为什么。(“抹”和“磨”两个多音字教学)

生:多音字。

师:说说这个“抹”还有一个什么读音?

生:mā。

师:我们在二年级学习“语文园地”的时候读到它的不同读音,一起念出来。

生:抹mā布。

师:这个“磨”还有一个不同读音——mó。当工具用的时候就读mò,此外都读mó。

二、比较阅读,体悟写法

1.听句猜诗。

师:生字读熟了,多音字也知道了,现在读起来一定更棒了。我们把生字和多音字放在古诗里,好好读一遍。全班同学分成两个组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好。第一组——青蛙王子组,男生来读。第二组——白雪公主组,女生来读。青蛙王子组,你们就读第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起——

(男生齐读)

师:真棒!太了不起了,声音亮亮的,脆脆的,读得有板有眼有节奏。白雪公主组有压力吗?

(女生齐读《望洞庭》)

师:自我感觉怎么样?

生:还好。

师:比较谦虚。其实你们真的不比刚才的青蛙王子组差,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们更注意了两个方面。第一,读出了古诗的韵味;第二,读出了这首诗的感情。这是苏轼在为西湖点赞,我们应该用赞扬的口气来读。节奏感和音乐感都读出来了。看到你们每个人都笑眯眯的,看到这么好的湖光山色,你们觉得——

生:很美。

师:想夸赞它几句,真好。

师:不过对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光会读诗还不是太厉害。

生:要会背。

师:我们来玩更厉害的。谁能根据老师说的话,猜一猜这是哪句诗。请听题: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不管是淡妆还是浓妆,总是一样漂亮、美丽。一起说!

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真聪明,再来一句。这次我不说话,你就看这一张图,猜猜是哪句诗。(出示图片:远远看去洞庭山一片翠绿,好像白银盘里装着的一颗青色的田螺。)

生: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大家有意见吗?一起来读。

生: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还真难不倒你们。不过现在更难的来了。

2.比较发现。

师:我要大家看着这两句诗(出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想一想,这两句诗里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也可以翻开书本第74页。允许同桌或者四人小组讨论,请你们找一找,比一比,发现一处说一处。谁先来?

生:都是描写山水。

师:专门写山水的诗叫山水诗。这是他的发现,还有吗?

生:都用了比喻。

师:哪里用了比喻呢?

生:欲把西湖比西子,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青螺”其实是什么?

生:湖中的山,像一个青螺。

师:“白银盘”指什么?

生:湖水。

师:这个同学发现了都有比喻,还有吗?

生:都是说杭州的。

师:你太有家乡意识了。不过,洞庭湖可不是浙江的,是湖南的。

生:都是写湖的,一个是西湖,一个是洞庭洞,都很美。

师:现在,我请一个同学把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归纳一下,有哪几个相同的地方,比如第一、第二、第三,用这样的方式说。

生:第一,这两句诗都用了比喻的方法来表达喜爱之情;第二,苏轼用了一个比喻,刘禹锡用了两个比喻;第三,这类诗叫山水诗,是用来歌颂山水的;第四,都介绍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

师:你简直就是我的老师,谢谢!原来这两句诗里有这么多相似的地方。下面,我们再好好地读一读这两首诗。(齐读)

三、解释诗句,想象诗意

师:现在老师又有问题了。刚才大家都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是个比喻句,还说把西湖比西子,那么你知道西子是谁吗?

生:西施。

师:你知道西施是谁吗?

生:古代美女。

师:你想不想看美女?(出示西施图文)我们一起读一读介绍。(生读)读到了哪些信息?

生: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师:(出示西施名片)那为什么不写“西施”呢?

生:因为西施拯救了国家,为国家做出了贡献,所以叫“西子”。

师:没错,“子”是古代对有道德、有水平的人的尊称。你还知道哪些带“子”的名人?

生:孔子、孟子、老子……

师:对了,孔子地位很高,那就把这句诗改为“欲把西湖比孔子”,好不好?

生:不好,因为后面说了“淡妆浓抹”。

师:“淡妆浓抹”不能形容孔子吗?

生:因为孔子不是美人。

师:这首诗有写西湖的美吗?

生:有,把西湖比作了西子。

师:这个我已经知道了。西湖的哪个美景已经被作者写出来了?

生:水色。

师:把它读出来。

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这两句话写了西湖之美,美在水色,美在山色。(出示西湖风景)我这里有两幅画,哪一幅是水光潋滟的美,哪一幅是山色空蒙的美?

生:下面那张是“水光潋滟”,上面那张是“山色空蒙”。

师:水光潋滟美在哪里呢?预报一下天气。

生:晴天,方好。

师:山色空蒙的时候是雨天。

生:雨天,亦奇。

师:现在我们明白了,晴天,湖面上——(水光潋滟),很好;雨天——(山色空蒙),很奇。我们一起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哪个同学再来读一读,读出西湖的美丽?

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其他学生跟读)

师:刚才我们看着文字想象出画面,现在到最难的时候了。(出示图片,指导看图)看着图片想一想,这张图是哪一首诗中的哪一句。拿出笔画一画,同时想一想这句诗的诗意是什么。有两个问题,听清楚了吗?开始动笔吧。

(学生圈画)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来说。

生:这幅图是《望洞庭》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这一句。

师:诗句找到了。那么,诗句的意思会说吗?

生:月光和水色相融在一起,湖面就像没有打磨过的铜镜。

师:你讲得真好。你姓什么?

生:我姓唐。

师:在古代的话,称他为“唐子”。叫他一下。

生:唐子。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湖光秋月两相和——

生:潭面无风镜未磨。

师:读得有些拖。请唐子同学带大家读一读。

生: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生齐读)

四、诵读古诗,升华诗情

师:我想起一件事。今年国庆节,我去绍兴旅游,看到一个地方在搞“你背经典我送礼”活动。假如有一天,西湖和洞庭湖也推出这个活动,你们会去参加吗?

生:会。

师:哪个同学来参加?我挑一个。我是西湖旅游公司的,欢迎来参加“你背古诗我送礼”的活动。你会背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吗?我听听,开始吧。

(生背诵流利)

师:西湖美不美?

生:美!

师:是的,西湖的晴天是美的。

生:西湖的雨天也是美的。

师:水光潋滟是美的。

生:山色空蒙也是美的。

师:答得多好!这个礼送不送?

生:送!

师:我先欠着,现在我再挑一位女同学。欢迎你参加洞庭湖旅游公司推出的“你背古诗我送礼”的活动!小同学,给我们背背《望洞庭》如何?

(生摇头晃脑地开始背诵)

师:背得怎么样?来点掌声。(生鼓掌)背得真好,而且你的表情笑眯眯的,听你一背,月光下的洞庭湖是恬静美丽的。我还想代表旅游公司问你一个问题:刘禹锡要去月光下看洞庭湖就看吧,他带着镜子干吗?

生:他没带镜子的。

师:那这句“潭面无风镜未磨”不是有镜子吗?

生:那是他把洞庭湖水比作了镜子。

师:哦,原来这样啊!洞庭湖水在月光下特别地平静,就像一面没有被打破的镜子一样。谢谢了!你们说,这个礼送不送?

生:送。

师:我们一起背吧!

(全班背诗)

师:都很好,都应该有礼。这样吧,老师就集体送一个礼给大家,请收好。(音乐起,教师用戏曲曲调演唱《望洞庭》,生边和节拍边唱)

师:收到了吗?这个礼物好不好?

生:好!

师:想不想带走?

生:想!

师:那就带走吧。

(生学唱“白银盘里一青螺”)

执教/何夏寿(特级教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