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前你有哪些困惑(大家关心的22个原版阅读写作问题)

写作文前你有哪些困惑(大家关心的22个原版阅读写作问题)(1)

本文授权转自:知识规划营

图片:unsplash

鸡娃圈夸张的家长,大家该见过不少。

一般来说,他们会以幼儿园小孩的语数外能力为指标,通过不断地提升目标年龄段的高度,来展示自己鸡娃能力和努力。

比如,大班就会方程式,完成纯文字的自主阅读。英文更厉害了!学前蓝思值580L,GE四年级水平。

当妈的觉得太骄傲了,比老师效率高多。可学英文真的这么容易超车吗?一个家长花够时间,就能口吐ABC,碾压美国小孩了?

这是把阅读想简单了。

孩子测出的词汇500 ,从数字上是达到了美国三年级的阅读水平,但实际阅读能力却跟不上。因为阅读不仅是词汇量的累积,还有词汇的广度,思维的深度,甚至对复杂句子的理解能力。

之前总有做阅读的朋友跟我说,想要搞好英文阅读,先要搞定中文阅读。如果只是按蓝思一个维度给小孩选书,是不可能读下去的。

学前阅读一味拔高追求数据,这和让大班鸡娃解方程式一样无用,真正可以提升能力的原版阅读归根结底就四个字:

适龄和兴趣。

三年级心智成熟,做好思想的铺垫之后,再提升阅读能力事半功倍。

我认识很多厉害的小孩,有五年级英语就达到了国外十二年级的同等水平;有被Philip Exeter录取的年度唯二学生;也有不到九岁的21世纪杯小高组冠军…

这是真正有教育智慧的家长把控节奏,加上孩子的努力,最后取得的结果。

为了让大家更正确地理解原版阅读培养的方法,不抢跑内卷和焦虑,今天请了一位牛娃Nemo的妈妈解惑。

Nemo在五年级时,英语程度就达到了相当于美国十二年级的同等水平。Nemo妈妈在家庭学习氛围的营造和不功利的态度上,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以下为原版阅读群Nemo妈妈讲座部分Q&A内容。

回答人:Nemo妈妈,下文简称R

01

原版阅读,如何正确辅导?

Q1.在家进行的原版阅读如何操作,是朗读还是默读?读几遍?需不需要检验读的是否明白?有的人说只要耕耘,不要收获,只管读就好,精读的工作交给老师,这样的原版阅读可以吗?

R:开始她会愿意给我读,后来朗读太慢,她就不再读出来了。我会时不时地问几个问题,为的是增加阅读的乐趣,不是为了检验。

如果孩子读不懂的话,他不会主动去看那本书的。

精读如果您喜欢和他一起就可以一起,如果您的目的就是为了检查效果,最好不要一起,会败坏孩子读书的兴趣的。

他真正感兴趣的书,会自己反复看的。我女儿最近又开始重读过去飞速看过的书了,而且读的比过去慢很多,这是她在按自己的节奏精读,可以鼓励(注意不是强迫)孩子写写书评,我会在她跟我说了半天她看书的想法后跟她说,不如你把刚才的话记录下来。

Q2.阅读要产生共鸣才能深入阅读下去,5年级孩子用什么样的方法理解12年级书籍的内涵?

R:我非常喜欢这个问题,其实我一直想表达的也是不能什么都来自于书,有些道理是读了书才明白,而有的书是懂了道理才看得懂,说的就是这个问题。

理解力不仅仅来源于阅读,女儿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基本是跟她平等对话的,一开始我跟他爸爸会讨论政治、经济、哲学、艺术、新闻时事、婚恋观甚至娱乐八卦(不是刻意为了给她听),后来,她慢慢也能加入我们的对话了,我相信这些铺垫对她的阅读理解都是很有帮助的。

而且,我经常发现她有她的角度,所以我不能抱着教她、给她的思想去跟她探讨,我们必须是平等的才有讨论的空间。

比如,我读过不下30遍的《傲慢与偏见》,她第一遍看就问了我一个我从来没有想到的问题,她问我:为什么伊丽莎白(女主角)家的女儿没有继承权,而咖苔琳夫人(男主角的姨母)的女儿却有?这个问题涉及了十八世纪末英国继承权规定,是可以深挖时代背景的一个好问题。

必须说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理解力是不一样的,她可以理解《哈姆雷特》中人类宿命般的悲剧含义,但是无法理解《丧钟为谁而鸣》中深厚的反战情绪,她乐于思考《小妇人》中女权意识的觉醒,但是对《变形记》中对主流社会和虚伪关系的讽刺却无法领会。

在我看来她只是阅读能力到了十二年级,但是完全看懂那些背后的东西,远不是把标化考试答案做对那么简单的事。

Q3.中文阅读能力是否会限制英文?阅读理解做题能力如何提高?

R:对中文的问题我没什么资格回答,女儿中文不太好,不喜欢读中文书,我也建议她在中文方面多花些时间。

不过这也间接回答了问题,那就是中文没有限制英文。标化考试从来不是我的目的,她把该有的做好了,考试成绩会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Q4.阅读(精读)需要和抄写、背诵联系在一起吗?

R:我们没有联系在一起,我喜欢阅读,但对文字之美不是特别有感受力,这点女儿和我不同,她会自己去抄她觉得好的东西以及背诵。

我的建议是不要做任何破坏阅读兴趣的事,我自认为是个很好的阅读者,但是如果有人逼迫我背诵和抄的话,我会很反感。

这部分对我在讲座里提到的阅读的第四个目的有关系,跟别的目的都不大。

Q5.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语文阅读和英语阅读同样重要,学业压力也大,如何能结合日常学习,快乐阅读有效阅读?

R:时间就是海绵,挤挤总是有的,小学是十几年学生生涯里最轻松的,如果此时没有时间阅读,中学就更没了。

建议大家一段时间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在理解力的层面上,中英文阅读可以相互促进,但是在工具使用的层面上绝对是替代效应,就像你用惯了筷子,除非必须,你不会改用叉子一样,所以要两条腿走路,不然一定会一瘸一拐。

不过话说回来,双母语是个伪命题,尤其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强势语言基本只能二选一,家长不要太贪心啦:)一天哪怕每个拿出二十分钟来阅读,俩种语言就是40分钟一堂课的时间,他读英文投入时就明天再中文,反之亦然。

给如此重要的阅读分配一天40分钟不算多。

Q6.在读科普读物的时候,陌生科普单词怎么解决?总觉得孩子理解有些困难,是不是找中文科普?

R:这个问题因为我女儿没有遇到过(她英文遇到一个新词汇,哪怕是专业词汇,也会直接记英文的意思,就像我们看到中文二氧化硅,会把它当专有词汇记住,她英文的学习方式完全按照native speaker来的),所以不太好回答您。

但是我个人的经验是可以的,科普类有了中文打底会更容易理解,只是这又回归了把英文当作第二外语学习的模式,会比较费劲,如果没有英文环境,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Q7.阅读原著前需要先读中文版本吗?

R:不要,早期阅读就是故事的走向牵引孩子往下看,知道结局谁还愿意往下看。

Q8.词汇量的拓展问题,会用phonics拼读流利,但不理解意思,或者不能准确理解意思,如何和孩子一起精读?

R:建议先过听说关。

Q9.原版书籍是否有可以借阅的资源推荐?

R:皮卡书屋,学校的图书馆。

Q10.孩子具有一定自主阅读能力后,请推荐一个书单,以便顺利从启蒙逐渐过渡到精通。

R:对于书单的推荐是很个人的,男生、女生、兴趣是什么,我们可以带孩子去书店或者在网上让孩子自己看看,这个阶段会很快过去,不需要买很多桥梁书,而且我不知道大家对初章和中章的定义是什么《junie.b.jones》算初章吗?

老鼠记者?小屁孩日记呢,女巫维尼呢,Ramona 系列,这个书单在网上很容易找,可以试着买一两本让孩子感受一下,通常是喜欢起来就是一大套。

Q11.从初章到中章的进一步深入阅读,如何选择阅读的书单,有没必要进行分类阅读。

R:我觉得不能简单的用初章阅读和中高章阅读来区分什么应该注重质什么应该注重量,因为孩子在读初章的时候他的能力和心智是相对应的,此外很多看似的大部头比如Harry Potter或者Persy Jackson都是休闲读物,不用仔仔细细精读,除非你本身是书迷,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反而是动物农场或者是蝇王,《柳林风声》或者是The Giver, Kensuke's kingdom...都不是什么大部头,但是真是值得精读的好作品,举个更容易理解的例子,就像我们是应该精读《城南旧事》还是应该精读《楚留香传奇》一样。

个人观点,是否喜欢Fiction决定的是一个人的文学写作水平和情感的丰富度,Non-Fiction决定的是否能把事情表达清晰,说理的水平和思考的深度以及知识面的广度,所以我会更重视后者。

年轻时我天然喜欢看前者,但当我有好奇心和思考的需求时,我就会完全投向后者的怀抱。

我会建议孩子多看Non-Fiction, Fiction的阅读在精,不在多,当然这建立在孩子已经具备了原版阅读的能力和兴趣的基础上,如果还没有这个基础就先别挑剔种类,一次解决一个问题。

Q12.请问孩子高年级后看了哪些书(哪些名著)?是否要求精读?如何精读?

R:不知道名著的定义指的是?按照一般的理解,她一直迷莎士比亚,从四年级起陆续看了原版《驯悍记》《第十二夜》《麦克白》《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三年级看了《变形记》和《小妇人》,四年级看了《傲慢与偏见》,今年看了《简爱》、《月亮与六便士》、《神曲》,此外不知道《偷书贼》、《人猿泰山》、《饥饿游戏》、《纳尼亚》、《弗兰克斯坦》算不算名著?

因为现在我已经不太关心她在看什么书了,所以除了这些是我看到,或者她来跟我讨论过的,别的我也不太清楚,她喜欢的就会读很多遍,用自己的方式精读。

Q13.单词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孩子是如何背诵单词的,有没有什么好的工具?

R:除了在新格思上精读课时她背过单词,此外就没怎么看到她背过单词。如果一定要推荐的话,小学可以用wordly wise 3000(她用过几次,觉得不错,但没有时间)。

中学可以用membean的账号,里面一个词就是一套学习方法,包含词根。(她用过两次觉得好,但还是没时间)

Q14.孩子从国内初三考取了国际学校,暑期怎么做好英文的衔接,能否推荐一些戏剧类英文?怎么知道孩子真的读懂了?要规定文学类写概要,科普类写笔记吗?还是完全相信孩子?

R:原版小说。戏剧类的我特别推荐王尔德(《认真的重要》、《莎乐美》)和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撒勒姆女巫》),前者的语言连我这种感受不到文字之美的人都为之沉迷,后者的思想性却不亚于很多文学大师,当然还有《奥狄浦斯王》、《麦克白》、《伪君子》这样的经典大作可以看。(英文版请自行搜索,我英文不算好,看的都是中文版)

孩子真的看懂的并感兴趣的东西会自己拿起来重复阅读的,科普类除了阅读,B站上有很多纪录片,可以看,可以相辅相成。

比方说,二氧化硅我们只看书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在纪录片上直接显示出玻璃、陶瓷,我们就大概知道是什么了。

Q15.家长英文水平很差,怎么引导孩子原版阅读 ?

R:跟孩子一起学,刚有孩子的时候我也是重拾被荒废许久的英文,现在翻看当年给她讲的绘本里还有很多标了音标,现在虽然也没多好,但是至少能用“play ground english”跟学校的老师沟通了,也看了一些原版书。

Q16.孩子学说话的时候,我曾对她说过一些简单的英文语句,也唱英文歌,后来停止了,现在孩子三岁,汉语表达已经不错了,当我再对她说英文的时候,她就说我听不懂,这种情况怎么样能够开始阅读英文绘本呢?

R:先过听说关,重新开始唱歌看卡通,读绘本。

Q17.我家宝宝差不多4岁,在读牛津树,读到5级。曾报读培训机构,但深感学习效率很低。请问现阶段父母如何在家引导,能使小孩顺利过渡至独立阅读?

R:四岁宝宝的问题,我想今天的分享应该可以解答了。总体而言,还应该在听说阶段,读写不是这个阶段要解决的问题。

三年级看了很多神话后,可以看一些相关的希腊历史,作为进入Non-Fiction的入口。

此外有很多值得精读的书如上面提到的The Giver, Kensuke's Kingdom等,同时可以尝试写一些书评,来加深对书的理解。

Q18.孩子在国际学校9岁半。一年前开始读哈利波特后,map测试的阅读部分有了大幅提高。蓝思值900-1000。这一年中自己又感兴趣将哈利波特全7本重读一遍,同时上外教精读课,完成相关作业,但map成绩没有变化。不知接下来该如何引导?

R:您遇到的情况我也遇到过,前面大幅提高,后面就比较缓慢了,这个比较正常,语言能力到了,但是受年龄所限,认知能力到不了,这是厚积薄发的过程,现在建议多看一些Non-Fiction,扩大英文词汇量和多方面的知识。

Q19.四年级孩子(AR5.4)听读了两三年Captain Underpants系列、老鼠记者系列这类书,曾引导他读其他类型的小说或是科普书,但都很少有他喜欢的,他主动看的还是那一类书,怎么样渡过这个瓶颈期?你的孩子会有这种现象吗?

R:也有这样的情况,我会有意无意的推荐给她一些我觉得好的书,拉她看科普的纪录片,然后慢慢的她会扩大阅读的范围,如果孩子身边的孩子都喜欢看某一类书,这是一个风潮,你很难逆风而行,只能慢慢渗透。相信孩子,随着年龄增长会有所变化的。

Q20.看您的简历您曾经从事过插画创作。孩子今年9岁,说想当一名插画师,能否从您自身的经历给一些建议,孩子可以从哪些方面努力,去实现这个梦想?插画师要求素质有哪些方面?怎样有机会接触这个行业?

R:艺术行业需要的努力比一般的行业更甚,有点类似演艺界和竞技体育,winner takes all,所以行业平均回报并不高,追求理想要承担什么样的现实代价,这是首先需要孩子了解的。

说到插画本身,央美有专门的插画专业,它和别的纯艺术类(如油画、雕塑、国画)还是有区别的,你的创作有可能受限,受作者和编辑包括排版、甚至印刷的限制,但是如果是自己创作绘本,则自由度会大很多。

微博上有很多很优秀的插画师(Victo倪傳婧、小新插画、杉泽、Mitty爱画画的米蒂等),可以关注,看看他们的日常生活,创作过程会对你有所启发,选择一个职业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了解的越清晰越有助你作出选择。

当你开始画画就会进入一个圈子,就会越到各种各样的机会,只要作品足够好,就会有机会。

02

写好英文作文的方法

Q21.学写英文作文有什么好方法?

R:老外训练写作特别科学,只要按照他们的方法练习,就能写出差不多的文章来,给初学者推荐两本练习写作的很有趣的书The Usborne出的Write Your Own Story Book和Creative Writier's Handbook,主要就是教孩子怎么构建文章的架构,英文写作的标准我也觉得更加科学实用。

举个例子,他们特别在乎的是文章体现的内核、然后是结构、然后是精准的表达、最后才是看文学性的要求。这就好比一件精美的首饰,设计是第一位的,然后是工艺,最后才是上面镶嵌的宝石,也就是那些华丽的辞藻,但是中文教学要求孩子们最多的反而是“好词好句”,就如同在设计丑陋的作品上镶嵌翡翠一样。

以上纯粹是写作练习,是建立在平时有思考,肚子里面有货的情况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内容,那么问题不在写作上,在阅读和思考上。此外语法和单词也是基础。

Q22.如何把精读转化为写作?有人建议背诵,是否可行?如果不行,那正确的方法是什么?

R:读再多也转化不成写作,必须下笔。遇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用背诵来促进写作也是比较中式的写作训练方法,在国际学校的写作作业里如果出现别人的句子都要用引号的,不是特别建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