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寺江南第一寺(南朝第一寺古鸡鸣寺)

鸡鸣寺江南第一寺(南朝第一寺古鸡鸣寺)(1)

山门

古鸡鸣寺,始建于西晋,几番易名,东吴为栖玄寺,南唐称净居寺,宋朝改法宝寺,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赐名鸡鸣寺,始成定式,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有“南朝第一寺”的美誉。

没来南京之前,一直听闻鸡鸣寺的樱花值得观赏,可惜我与青山君访鸡鸣寺是在酷暑时节,上午十点左右,山门处已经炙热难耐。

鸡鸣寺江南第一寺(南朝第一寺古鸡鸣寺)(2)

正值暑假旅游旺季,寺内游人络绎不绝,拾阶而上,层层台阶上都是鞋履,或缓慢移动,或驻足玩赏。骄阳难耐,入寺后我与青山未曾停歇,一口气来到了寺庙最高处的平台,沿阶席地而坐。而我们对面,正好便是高耸的药师佛塔,左手边是一方径口约两三米的香炉鼎,鼎内早已插满香,烟雾袅绕。香炉左边是一方影壁,题着“鸡鸣香海”四个大字,和眼前香客不绝、青烟环绕的热闹景象甚是吻合。

鸡鸣寺江南第一寺(南朝第一寺古鸡鸣寺)(3)

香炉影壁

青山与我坐在屋檐台阶下躲阴,看风景的同时,也看来往香客。寺内有免费的清香三柱,香炉旁白设有台案,案上有几盏点燃的莲花烛灯,供点香之用。拈香朝拜的香客,男女老少,衣着各异,有人朝东,有人朝西,又或者东西南北来个大环绕。

有人闭上双目静默许愿,有人嘴里念念有词频频作揖,然后小心翼翼将清香插进香炉,这可是个技术活,因为香火过于鼎盛,香炉外延一圈早已插满了,想要完成最后的仪式,需得十分谨慎小心,不然滚烫的香灰落在手上,也是非常痛的。

鸡鸣寺江南第一寺(南朝第一寺古鸡鸣寺)(4)

鸡鸣寺江南第一寺(南朝第一寺古鸡鸣寺)(5)

青山指着佛堂前的匾额“渡一切厄”说:“佛家讲‘不妄言’,而这牌匾就是最大的妄言。”

“四时三餐,皆是修行,佛渡有缘,说渡一切厄,只是说可去渡,并没有说就一定能完成渡。”我一边摆弄着手机拍照,一边随意答道。

鸡鸣寺江南第一寺(南朝第一寺古鸡鸣寺)(6)

屋檐下的风铃

青山不置可否,开始了静坐发呆,而我则开始了拍照,屋檐下的风铃,烛台的莲花灯,插满香柱的炉鼎……顶着烈日一番拍摄后,披散的头发在脖颈处缠绕黏腻,我也败下阵来,无力地枯坐在台阶上,对青山说:“这么热的天,一会儿就不去音乐台看鸽子了吧。”青山连连点头,十分赞同我的提议。

酷热之下,我和青山都只捡阴凉的地方走,从香台沿着石阶而下,有巨树遮阳,且时时有微风,一解暑气,游玩兴致方恢复了些。

鸡鸣寺江南第一寺(南朝第一寺古鸡鸣寺)(7)

从鸡鸣寺出来,近在咫尺的城墙和玄武湖,畏于骄阳似火,我和青山决定直接去南京大排档吃饭。大排挡店内的陈设,以灯笼营造出暖色调氛围,二楼视觉尤佳,不过菜品嘛,只能说非常一般,除了一道盐水鸭尽显南京本味,我们点的其余菜品都表现平平。鸭血粉丝煲尤为令人失望,比起前日在街边小店的来,有云泥之别。

鸡鸣寺江南第一寺(南朝第一寺古鸡鸣寺)(8)

福袋

同样基于烈日原因,我们过总统府而不入,早起的原因,其他景点也兴致缺缺。休后,附近沿着梧桐树荫略略走了一下,专门去了买了昨晚的水果店,买了些李子,慢悠悠地乘地铁去高铁站,第一次的南京之行,就伴着这一袋香甜的李子暂时画上了句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