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足坛历史上巅峰对决(百年恩怨最佳死敌)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但是在足球场上,这句话却是有瑕疵的。

说到宿敌,你会想到什么?是米兰德比中的烟花盛景、英德大战的历史恩怨,亦或是英超双红、南美巴阿之间的火爆冲突?远到西班牙国家德比,近到中超的京津沪粤德比,似乎每支球队都需要有一个宿敌来鞭策着自己的成长。本文就盘点了著名的几对宿敌,以及它们之间的相爱相杀的故事。

AC米兰vs国际米兰: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世界足坛历史上巅峰对决(百年恩怨最佳死敌)(1)

1908年10月18日,在米兰城以北50公里远的瑞士边陲小镇齐亚索,AC米兰与国际米兰进行了第一次交锋。110年后,当两队又一次相遇,这其中走过的,是两队跌宕起伏的发展历史和相爱相杀的交锋故事。

世界足坛历史上巅峰对决(百年恩怨最佳死敌)(2)

当然,“米兰德比”还有许多的别称。比如“圣母德比”,这个更加文艺的名称来源于米兰大教堂塔尖上的镀金圣母像,它是米兰城的地标,在空中俯瞰着这座城市的子民们。又比如“烟花德比”,这源于2005年欧冠1/4决赛中米兰双雄的第二次遭遇,主场作战且总比分落后的国际米兰队的进球被吹引发了争议,球迷们积蓄已久的怒火在这一刻被引燃,杂物和水瓶诉说着他们的不满,而在绚烂的烟火背后又包含着所有人的无奈。

意大利的人文历史学家约翰-福特曾经在作品中写道:“支持哪支米兰球队大多数时候取决于你生在哪个家庭,以及生在什么时候。”诚然,这两支球队在发展历史中都有着各自的兴衰,并始终屹立不倒。AC米兰的辉煌期莫过于 “米兰王朝”了,在运筹帷幄的萨基和卡佩罗麾下,球队收获了16座奖杯和58场不败,而队中的荷兰三剑客范巴斯滕、古利特和里杰克尔德还在1988年包揽了金球奖评选的前三位。国际米兰的代表作则是由莫拉蒂家族缔造的两个“大国际时代”,大家更为熟知的肯定是后者,也就是那支创造了17连胜纪录并最终实现三冠王的球队。

光荣的背后,也有没落的身影。AC米兰曾经两度降级,而国米也曾经多年无冠,但是它们却又都能够最终完成涅槃重生。作为曾经欧洲最著名的同城德比,如今的两支球队却又一次遭遇了困境,在新老交替和财政问题的困扰下,米兰城的足球陷入了低谷。老马尔蒂尼与法切蒂、三剑客与三驾马车、巴雷西与贝尔戈米、小马尔蒂尼与萨内蒂、贝卢斯科尼与莫拉蒂……米兰城走过了许多位功勋名将,而如今却缺乏可以肩负起责任的新旗手,剩下的只有了大家的情怀。不过各位内拉祖里、罗森内里们不必心急,球队的低谷只是暂时,复苏只待新的机遇。因为底蕴这东西,真的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客观存在的。

世界足坛历史上巅峰对决(百年恩怨最佳死敌)(3)

德国vs英格兰:世纪悬案,历史恩怨

世界足坛历史上巅峰对决(百年恩怨最佳死敌)(4)

英德足球之间,到底有多大仇呢?引用《观察家报》曾在2001年说过的一句话:“整整一年改善英德外交关系的努力,可以被一场英德足球比赛就毁掉。”

作为现代足球的鼻祖,英格兰在世界足坛有着很多的宿敌,比如和阿根廷。德国亦然,他们和近邻荷兰足球也是较量了多年。但是和英德相比,这些球队间的敌视程度还远远不够。作为欧洲的两大强国,地缘政治因素就奠定了两国在各个领域的竞争关系。其实,这两个国家本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在早年间并不对立。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英国的“汉诺威王朝”,而我懂的球迷们更是知道德国足球本就是自英国传入。但是这一切都被战争所改变,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敌对情绪并不能随时间消磨掉,反而激发了两国本来的矛盾和冲突。而足球,就是在和平年代发泄情绪的一个途径。乔治-奥威尔曾经说过:“体育,就是战争减去开枪。”此之谓也!

纵览两国国足的战绩,德国人凭借着四个世界杯冠军和三个欧洲杯冠军的战绩毫无争议地占据着上风。相比之下,作为现代足球发源地的英格兰,却只有1966年本土世界杯中的一次夺魁经历,但就是这座冠军奖杯,成为了英德足球敌对冲突的导火索。在那届世界杯的决赛中,英格兰和西德在常规时间中战成了2-2平,比赛来到了加时赛中,英格兰队前锋赫斯特劲射击中横梁后又弹回草皮上飞出,由于球速较快,谁也没能够看清皮球是否完全越过了球门线。但是边裁认定进球有效,于是英格兰队再一次获得了领先,并最终以4-2的比分成功夺冠。

世界足坛历史上巅峰对决(百年恩怨最佳死敌)(5)

世界足坛历史上巅峰对决(百年恩怨最佳死敌)(6)

无独有偶,2010年世界杯1/8决赛的英德大战中,门线悬案再一次上演,只不过,这一次的受害者变成了英格兰人。最终的结果是,兰帕德的有效进球被裁判吹掉,三狮军团也遗憾地告别南非。不过,这次门线悬案也是有着积极意义的,那就是它推动了门线技术的发展,这套“鹰眼”系统辅助裁判们能够做出更加准确的判罚,而类似于英德这两次“命悬一线”的疑案也将不复存在。

不只是悬案,英德的交锋史中还有很多经典画面,1996年,德国还曾在英格兰承办的欧洲杯上的捧起过冠军奖杯,这对于英国球迷来讲堪称耻辱。其他的经典有很多,比如在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中盖德-穆勒的加时赛绝杀,比如2001年在金童欧文率领下的那场5-1的“慕尼黑大捷”,还比如在1990年世界杯半决赛失利后莱因克尔的那句“足球就是双方各派11人,120分钟后以德国人的胜利来结束的游戏”……每当英德相遇,最不缺少的就是谈资,甚至是在两队都处于低谷的时期。2000年欧洲杯小组赛,青黄不接的英德双雄再次相遇,1-0,英格兰也终于时隔34年后再一次在世界大赛上战胜德国,没错,34这个数字意味着上一次的胜利就是那次充满悬疑的世界杯决赛。当然,最终两队都没能晋级淘汰赛,罗马尼亚和葡萄牙在这个死亡之组实现了胜利大逃亡。

除了对立,也有统一;除了敌视,也有温暖。最近的一次是波多尔斯基的国家队告别赛,而最远则要追溯到一战时候的“圣诞停火”。1914年的圣诞,对峙的英德士兵自发休战,并走出战壕进行了一场和谐友爱的友谊赛——在这一刻,无关生死却高于生死的足球,真的做到了“西线无战事。”

曼联vs利物浦:两代霸主双红会,此恨绵绵无绝期

世界足坛历史上巅峰对决(百年恩怨最佳死敌)(7)

作为现代足球的鼻祖,英格兰和“宿敌”一词很有联系。国家队层面有德国、阿根廷等宿敌,而国内也有各种德比,北伦敦德比、曼市德比、利物浦德比……但是结怨最深的,还是利物浦和曼联之间的“双红会”。

至于到底有多大仇呢,不如想一想,你亲眼见证过两家俱乐部之间有过转会交易吗?

首先,这两座城市很近,一条M62高速让它们之间只剩下了1小时的车程距离,地理因素为两队的竞争关系先埋下了伏笔,而剩下的事儿还得从工业革命说起。那时候的英国是世界霸主,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两座城市也是重要的工业城市,曼彻斯特以轻工业著称,而利物浦则是依靠港口发家致富,也是臭名昭著的“三角贸易”的重要支点之一。起初的曼市要依靠利记的港口来进行贸易,利记则趁火打劫、提高税收,这引起了曼市的不满,于是他们决定要修建运河来开辟新的航线。随着运河的开通,两座城市的形势发生了逆转,利记走向衰败而曼市逐渐崛起。这就像是利物浦和曼联两家俱乐部的形势,早年间的利物浦在香克利的率领下占据着绝对的上风,但是近些年,曼联在老爵爷弗格森的带领下成为了英超时代最成功的球队,这种此消彼长的落差情绪也滋生了球迷之间的对立心理。

真正让两家俱乐部成为宿敌中的最宿敌,是因为那两次悲剧——慕尼黑空难和希尔斯堡惨案。不理智的狂热球迷们竟然对这两起人间悲剧进行了重点地嘲讽,这直接将两家俱乐部推向了对立的两端。

世界足坛历史上巅峰对决(百年恩怨最佳死敌)(8)

世界足坛历史上巅峰对决(百年恩怨最佳死敌)(9)

弗爵爷曾经曰过:“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把利物浦从xxx王座上踢下来!”而对于利物浦市的球迷们来说,无论是利物浦还是埃弗顿的球迷,他们几乎都很憎恨曼联。弗格森与达格利什是当年的最大看点,球员时代的两人曾在苏格兰(预备队联赛)就有过交手,弗爵爷代表着流浪者,而达格利什代表着凯尔特人,可见两人真的是天生的对头。成为教练后,弗爵爷在双方的交战记录中占据上风,但是利物浦却在达格利什的率领下统治着英甲,直到后来,达格利什还率领布莱克本在弗爵爷手中抢下了一个英超冠军。主教练之间的竞争延续到了现在,穆里尼奥和克洛普两位个性主帅的狂人之争也同样精彩。别忘了,还有利物浦名宿阿兰-汉森的那句著名的打脸预言“靠孩子你什么都赢不了”,这些争斗为双红会加足了戏码。

近几年的双红会,最大的看点是苏亚雷斯和埃弗拉的那次歧视风波。2011赛季首回合的双红会赛后,埃弗拉投诉苏亚雷斯对他种族歧视,苏牙也因此被判罚8场禁赛。而在次回合交手时,苏牙拒绝和埃弗拉握手,再一次引起了风波。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以互怼闻名的加里-内维尔和卡拉格的解说组合,这两名双红名宿实力诠释了什么是“相爱相杀”。

有趣的是,利物浦和曼联的第一次交锋就是生死战。1894年4月28日,英甲副班长曼联(时名为牛顿西斯)与英乙冠军利物浦在升降级附加赛相遇,最终利物浦2-0获胜,第一次获得了顶级联赛的参赛资格,而曼联则是队史中第一次惨遭降级。由此看来,这两队成为宿敌的确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巴西vs阿根廷:球王之争,百年死敌

世界足坛历史上巅峰对决(百年恩怨最佳死敌)(10)

所谓最佳宿敌,就是用来互相成就彼此,用伟大的对手来激励和鞭策自己变得更强。

巴西和阿根廷就是这样,恩怨百年,而且一见面就是火星撞地球,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肯定是政治因素,毕竟作为南美洲的两大强国,相互间少不了争夺和摩擦;民族原因也很重要,这是殖民统治的遗留问题,巴西人认为自己的民族融合性强而阿根廷人认为自己的血统更加纯正;还有经济原因,两国经济的此消彼长让国民之间形成了心理上的抗衡。这一切让巴阿之间逐渐对立,这种情绪也自然而然地延续到了足球场上。

很多人都认为巴西vs阿根廷,就等于贝利vs马拉多纳。的确,他们是两国足球史上最伟大的球员没有之一,作为旗帜性人物被用来比较也是情理之中的。这一思路延续到了后来的大罗vs巴蒂以及现在的内马尔vs梅西之中,巴西球迷们都希望内马尔转会巴黎后能够收获真正属于自己的荣誉,进一步可以比肩梅西,而这其中,又有着另一层隐含的意思:“隔壁又出球王了,我们要加油啊!”话题回来,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贝、马两位球王是真的无法相较高下,要我说,就算五五开吧!反正他们踢球水平之高,都好像开了挂一样。

世界足坛历史上巅峰对决(百年恩怨最佳死敌)(11)

球场上最初的结怨是源于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的那场无头公案。当时实行的是双小组赛制,也就是在小组赛结束后再进行新一阶段的小组赛,小组第一直接晋级决赛而第二晋级季军争夺赛。当时的巴阿在小组中相遇并互交白卷,这间接导致了主场作战的阿根廷需要在最后一场比赛中净胜秘鲁4球以上才可以晋级决赛。最终结果令人大跌眼镜,阿根廷6-0狂胜秘鲁并最终本土夺魁,成就了国家英雄肯佩斯,而巴西只拿到了季军。

1982年,两队再次在世界杯相遇,巴西队3-1获得了胜利,而本场的焦点却在于初登世界杯舞台的马拉多纳的那张红牌。1986,属于老马的世界杯自不用说,到了1990,巴阿交锋再一次引发了争议。这一次的胜者是阿根廷,凭借着马拉多纳的神奇助攻,“风之子”卡尼吉亚单刀破门。更迷的是,多年后老马在接受采访时无意中透露,在比赛中巴西队后卫布兰科要水喝,于是阿根廷队医就顺势递过去一瓶“迷魂散”,导致布兰科全场处于迷离状态。此事真实与否已无从知晓,不过这为两队的交锋史又添上了一笔仇恨。1995年美洲杯半决赛,巴西队前锋图里奥手球停球后破门,帮助球队2-2逼平阿根廷,并在点球大战中最终获胜。到了21世纪,巴西队占据了上风,在2004到2007三年内,他们分别在美洲杯和联合会杯的决赛赛场上击败了阿根廷。

毫无疑问,巴阿是世界足坛最出色的球队之二。2018世界杯,希望巴阿两强能够重拾过去的辉煌,在欧罗巴大陆上一剑封喉!

皇马vs巴萨:世纪大战,最佳宿敌

世界足坛历史上巅峰对决(百年恩怨最佳死敌)(12)

文化产业常被当做政治工具,而足球又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皇马自不用说,它叫“皇家”是位于“马德里”的球队,它的背后是政府和皇室,代表着正统;巴萨则是加泰罗尼亚的一个重要的象征,也是这个民族的典型代表,加泰渴望着独立,于是巴萨自然而然就成为了这个渴望的载体。民族矛盾也好,地域冲突也罢,至少在足球领域,这两支球队都给球迷们带来过足够多的快乐,它们的针锋相对也成为了大家津津乐道的谈资。历数皇萨大战,经典无数,它们是一生的死敌,有着百年的恩怨,却又一同代表着西班牙足球,征战欧冠,荣誉无数。

说到皇萨恩怨,就不得不提到当时的西班牙佛朗哥政府,独裁专权是其主要的特征。皇马是保皇一族又是首都球队,它作为西班牙的代表被重点扶持,而当时的皇马也在欧冠赛场上收获颇丰。反观日常嘲讽中央的巴萨,当时的西班牙内战刚刚结束,加泰民族支持的反皇一派落败,自然会受到重点的打压。在这一时期,巴萨曾因球迷嘘国歌事件被禁止在主场比赛6个月,俱乐部功勋主席甘伯也被勒令下课,另一位时任主席索诺尔更是因不满独裁统治而被秘密处决。另外就是那一场至今仍是很迷的11-1,当时的国王杯半决赛首回合皇马在客场0-3输球,回到主场却以11-1的大比分强势逆转。关于这场比赛也是众说纷纭,但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皇萨矛盾已激增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皇萨交战史上不乏经典。1994年1月8日,巴萨曾在主场5-0大胜皇马,而一年后,皇马又以一个5-0还以颜色。之后就是梦之队与银河战舰的此消彼长,两队球星各领风骚,普约尔和劳尔成为了两队的旗帜,现在则是C罗和梅西成为了两队各自的灵魂人物。而梅西出道时的成名作就是2006/07赛季国家德比的那场3-3,在比赛中他的帽子戏法帮助巴萨力挽狂澜。当然,如今国家德比最流行的就是“晒球衣”,梅西曾在伯纳乌球场进球后选择了晒球衣的庆祝动作,而几个月后,C罗带领皇马在西超杯中击败巴萨,进球后的他同样选择晒球衣来回击。

皇萨两队水火不容,但是历史上却有很多球员有过“叛逃”的经历。大家都熟悉罗纳尔多、埃托奥、路易斯-恩里克等人的故事,当然最著名的就是被扔了猪头的菲戈。还有两个人也同样值得关注,他们是舒斯特尔和迪-斯蒂法诺。迪-斯蒂法诺其实并没有效力过巴萨,但是他的所有权有一半却是属于巴萨。最终在这场争夺战中,巴萨选择了放弃,一部分是因为当时的政治压力和不明的资金来源,另一部分则是因为当时队中已经有库巴拉这样的核心。无论如何,迪-斯蒂法诺在皇马继续了自己的征程,一个传奇球员的生涯故事也从此开始了。

无论争端如何,不可否认的是,皇萨的球迷都是幸福的。他们的主队是世界顶级的豪门,有着极其高的声望,更坐拥荣誉无数。而对于这两家俱乐部来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还在继续……

世界足坛历史上巅峰对决(百年恩怨最佳死敌)(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