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历史价值(收藏青州历史文化的)

齐鲁网8月21日讯(青州电台王复明 张国荣)在青州博物馆免费开放之前,曾有外地游客问青州市民:馆里有什么好看的。回答是:就一个四合院寺庙呗,至于里面有啥东西,我们也不清楚。青州人自己不了解怎么能向外界推介呢。从2009年开始,青州市全天候免费向市民开放,不仅客流量猛增,而且大人小孩讲起馆藏文物头头是道,人人可当博物馆的“讲解员”。

青州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历史价值(收藏青州历史文化的)(1)

绿树掩映中的青州博物馆全景

青州市博物馆坐落于风光秀丽的青州古城西隅,雄距南阳河南岸,与范公亭公园毗邻。这座博物馆始建于1959年, 占地3万平方米,其整体古典式民族建筑群,四座两层大厅,有回廊连接,均以琉璃瓦覆顶,金碧辉煌,结构端雅,规模宏伟,烘托出浓郁的传统色彩和历史气氛。

这是一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馆藏文物4万件,其数量之大,品种之全,文物之精,名列我国县级博物馆之首。著名画家黄胄先生、费孝通先生专程来参观,留下了“青州博物馆,世界第一流,小大博物馆”的墨宝题词。说它小,它只是一个县级博物馆;说它大,它有丰富的馆藏,恢宏的建筑,是其它县级博物馆所不可比拟的。

博物馆门前蹲守的一对巨型狮子,为明朝衡王府门前的遗物。石狮昂首挺胸,神态威猛,虽经400余年沧桑而威仪不减。大门上方是著名书法家舒同先生题写的“青州博物馆”牌匾,浑厚庄重,气势恢宏,展示出博物馆的深厚文化底蕴。

走进博物馆,便是400平米的宽敞大厅,这里是游客汇集、休闲的场所。大厅南北墙壁装饰的巨型烧瓷壁画,分别取材于馆藏珍贵文物:明代冯起震的《竹园图》和仇英摹画的《清明上河图》。 来到院内,这是一个宽敞的四合院式结构,众多珍贵文物分别在8个展厅展出。馆藏文物在布陈方式上,坚持突出优势,突出特色,突出陈列的艺术性、科学性和观赏性的原则。

首先让我们观赏的是青州简史陈列厅。门前的一对铁鹤特别引人注目,高达 4.2米,重约3吨。左侧铁鹤铸造于明万历十二年,即1548年,右侧铁鹤铸于明万历十五年,为明衡王府的遗物,距今已有450年的历史。鹤长颈,高足,嘴微张,双足立于龟背之上。龟四足着地,呈伏卧状。在诡背四周饰有八卦图案,寓意着龟鹤延年,健康,长寿。

青州简史陈列厅,以大量的珍贵文物和文字、图片,介绍了青州的历史沿革,介绍了古青州的广县城、广固城、南阳城、东阳城、衡王府、满族旗城等的兴衰变迁,以及慕容德、李正己、杨妙真、邢玠 、王曾、范仲淹、富弼、钟羽正等历史名人达官重臣的政治业绩,和李清照、欧阳修、燕肃等文坛巨匠的文化成就。

接下来是中国古九州区域图。青州的名字起源很早。最早见于我国古老的历史著作《尚书·禹贡》,它记载“海岱惟青州”,大禹治水后,划分天下为九州,青州便是古九州之一,有“东方第一州”之称。根据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青州位于正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称之为青州。它是古九州中第一个见到太阳升起的州。

新石器时代,青州就出现了许多磨制精细,用途极为明确的石器,有专门用于砍树的石斧,用于纺线的石纺轮,还有用于收获粮食的石镰、石刀。在这些原始工具中,最珍贵的就是这件陶耜,它于1981年在郑母镇北高村出土,是国家一级文物。

东夷文化遗存文物中,青州有陶罐、陶壶等,但最多的是鸟形的陶鬶。陶鬶,是一种陶制容器,被古代先民用来盛水或酒等液体。青州出土的鸟形陶鬶,数量众多,而又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其中尤以在青州口埠镇赵铺村出土的鸟形鬶和城西南瀑水涧出土的“冲天流鬶”最为精美。

在春秋战国时期,青州一带为齐国腹地,孕育出了灿烂的齐文化。 齐国使用的钱币——齐刀币。它是仿照当时用以制造竹简的刀制成的。青州不仅有大量的齐刀币出土,还发现了齐刀币的钱范,也就是铸造齐刀币的模子。它是一件无价的国宝。

从秦汉时期,青州就是重要的建筑业和手工业中心。 馆内珍藏的空心汉砖,残长1.2米,宽40厘米,高20多厘米,砖上有“千秋”、“万岁”的文字图案,十分罕见;还陈列有“千秋万岁”和“永寿无疆”圆瓦当,也是历史珍品。另外,还展出了许多鎏金铜器件,如龙头铜饰、虎头铜饰、铜活页等,代表了那时的手工业水平。

青州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历史价值(收藏青州历史文化的)(2)

青州出土的石佛造像

魏晋南北朝,青州是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汇的重要地区,尤其是佛教艺术文化长足发展,寺院众多,著名的有七级寺、广福寺、兴国寺、南阳寺等。厅内展示的雕制精美、贴金施彩的佛造像,体现了那时的艺术风采。我们看到的这批佛像,就是在1996年轰动过世界的龙兴寺佛教造像。它被评为“1996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在博物馆还设有专门的精品展厅。青州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佛教造像400余尊,因其造像数量多,品种全,贴金彩绘保存好,雕刻精,跨越时间大, 是“中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近年来,这些佛像到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瑞士等国家和北京、上海等地展出,引起了轰动。龙兴寺始建于北魏,到明代初年被毁,共存世达800余年,是当时全国著名的寺院之一。遗址位于博物馆南侧,地上建筑早已不复存在。1996年10月,当时的青州师范学校在平整操场时,偶然发现了一座长方形的土坑窖藏。该窖藏东西长8.7米,南北宽6.7米。经过考古人员的抢救整理,出土了这批珍贵的佛造像。造像所属年代自北魏、东魏、北齐,至隋、唐、北宋,跨度约500余年。

青州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历史价值(收藏青州历史文化的)(3)

赵秉忠状元卷

博物馆古代书画精品厅内,珍藏着赵秉忠状元卷,她是青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是青州人赵秉忠于明朝万历年间考中状元的殿试卷,是明代以前唯一存在的状元卷。赵秉忠当时只有25岁,可谓风华正茂。状元卷为21折册页,通高47.6厘米,每折宽14.1厘米,天头8.6厘米,地脚为3.3厘米,中间行文高35.7厘米。状元卷分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作者及其上三代的简历,按规定为毛笔仿宋体书写,共4行。首折上方有篆书“礼部之印”四字方印,这一部分是弥封的,封条上盖有“弥封关防”的水印。后一部分为正文,正文共15折册页,每折6行,全文共2460字,用馆阁体小楷写成。试卷首页右上角顶天头有万历皇帝的朱书“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正文之后是大学士及礼部尚书,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等9位阅卷官的官职和姓名。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清代书法大家何绍基为苏轼写的《前赤壁赋》书法,以及清代画家李紫封的《葡萄图》作品、《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的书法中堂等等,都是罕世之宝。

青州博物馆悠久的历史,给青州留下了瑰丽的珍贵文物,犹如时光播撒的一路珠玑,昔日辉煌,今又流芳。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